重庆市璧山县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建筑业稳步发展。2007年底,全县纳入统计范围的建筑企业有44个,其中三级以上施工总承包建筑企业32家,三级以上专业承包建筑企业12家。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05.7万平方米, 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11564万元,同比增长24.8%;完成建筑业增加值44004万元,同比增长8.9%。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07年,我县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不断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大力优化投资环境,狠抓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全县固定资产投资保持了持续增长,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增添了后劲。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48594万元,同比增长34.9%,增速比上年提高9.2个百分点,其中:建设与改造投资449904万元,同比增长31.4%;房地产开发投资98690万元,同比增长53.5%。按经济类型分,国有经济投资111223万元,增长59.7%;集体经济投资33407万元,同比下降35.9%;私营个体经济投资288444万元,同比增长36.5%;其他经济投资107299万元,同比增长53.5 %;外商投资4411万元,同比增长17.8%。全年工业投资282565万元,同比增长24.8%。 房地产开发规模继续扩大,销售情况较好。全年40家房地产企业共完成投资98690万元,同比增长53.5%,增幅比上年提高9.6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43472万元,同比增长30.6%。全年房屋施工面积213.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66.7%。其中:新开工面积129.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91%;住宅施工面积168.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67.3%。全年房屋竣工面积43.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1.4%。其中住宅峻工面积33.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0.8%。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61.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6.3%,其中住宅销售面积56.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5.5%。 五、交通运输邮电业 交通建设成效显著,客货运输稳定增长。2007年末,全县公路里程达1520.4公里,其中:一级公路16.3公里,二级公路162.3公里,三级公路32.5公里,四级公路514.9公里。公共汽车24辆,出租汽车147辆,民用汽车5276辆。全社会公路客运量2726万人次,同比增长16.1%;全社会公路货运量752万吨,同比增长21.1%。 邮电通讯持续稳步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收入18891万元,同比增长4.8%,其中:邮政业务收入2209万元,同比增长30.0%;电信业务收入16682万元,同比增长0.3%。拥有电话交换机总容量96946门,拥有固定电话用户115829户,小灵通用户27179户,移动电话用户231710户,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14068户。 六、国内贸易 2007年,在居民收入快速增加、三大零售巨头(苏宁、国美和新世纪)分店入驻璧山、房地产业火爆带来的联动消费效应、中央和地方扩大内需政策效应的释放等有利因素的作用下,我县城乡居民的消费需求逐渐被激活扩大,城乡消费品市场持续繁荣活跃。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7681万元,同比增长17.0%,增速同比提高1.5个百分点。分城乡看,城镇市场实现零售额141419万元,同比增长17.4%;农村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46262万元,同比增长16.7%。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243312万元,同比增长16.6%;住宿餐饮业零售额41330万元,同比增长19.6%;其他行业零售额3039万元,同比增长13.7%。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经营状况良好,全年实现商品零售额35966万元,同比增长36.5%。 七、对外经济 全年进出口总额3718.7万美元,同比增长34.0%,其中进口总额815.4万美元,同比增长11.7%;出口总额2903.3万美元,同比增长42.0%。 全年招商引资项目67个,同比增长76.3%,当年招商引资合同资金480000万元,同比增长84.6%,实际到位资金133000万元,同比增长41.4%。 八、科技、文化、教育、卫生 科技创新取得一定成效。年末全县拥有县级学会、协会25个,会员12550人,乡镇科技协会36个,会员1320人。拥有科研机构8个,开展科技研究项目77项,其中市级以上项目21项目,全年全县共获得专利授权87件。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稳步发展。年末全县拥有文化馆1个,体育场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档案馆1个,文化站13个,电影发行公司1个,歌舞厅64个。公共图书馆藏书10.05万册,广播覆盖率和电视覆盖率分别达100%和98.4%,全县有线电视用户达到13.8万户。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年末,全县拥有各类学校79所,其中:普通中学23所,小学53所,职业中学1所;拥有在校学生73077人,全年各类学校招生17375人,毕业生17442人,大中专录取人数4836人,其中大专及以上人数2179人。 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得到加强。医疗设施不断改善。年末,全县拥有卫生机构34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8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妇幼保健院1个。卫生机构床位数1245张;拥有卫生人员1557人,卫生技术人员1415人,占职工总人数的90.9%。全县拥有执业(助理)医师766人,注册护师、护士297人。农村合作医疗取得进展。2007年全县参保农民38.77万人,比上年增加5.98万人,同比增长18.2%,参合率达82.96%,比上年提高13.5个百分点;筹集资金1984万元,有57.18万人(次)的农民获得补偿,补偿金额1747万元。卫生防疫和妇幼保健工作成果显著。2007年卡介苗、糖丸、白三联、麻苗接种率分别达100%、98.1%、97.62%、96.67%;流脑、乙脑接种率分别达85.23%、97.62%;乙肝接种率98.57%;产妇住院分娩率97%;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7.95‰。 九、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收入高位增长,支出结构逐渐优化。全年辖区内财政收入完成148260万元,同比增长70.5%。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完成108333万元,同比增长97.7%,地方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达12%,同比提高4.8个百分点,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52788万元,同比增长46.2%。全县财政预算内支出137965万元,同比增长59.8%,其中一般预算支出82724万元,同比增长18.4%。地方预算内教育支出16795万元,同比增长33.9%;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5848万元,同比增长42.0%;医疗卫生支出5353万元,同比增长81.3%。 金融机构存贷款持续增长。年末,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为840760万元,比年初增长14.1%,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655119万元,比年初增长11.1%;人均储蓄余额10569元,比上年增加1014元,同比增长10.6%。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449172万元,比年初增长27.1%。 保险业稳步发展。全年保费收入18456万元,同比增长18.9%;赔款支付6125万元,同比增长181.7%。 十、人口、人民生活、社会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