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荣昌县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2-01 重庆市荣昌县统计局

荣昌县统计局

2009年3月20日

2008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拼搏,共克时艰,努力降低罕见特大自然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县的不利影响,国民经济保持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00317万元,比上年增长20.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3917万元,增长7.3%;第二产业增加值563258万元,增长29.7%;第三产业增加值323142万元,增长15.1%。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9.4%,比上年下降2.9个百分点;非农产业比重为80.6%,提高2.9个百分点。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1.2%,上升4.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29.4%,下降1.6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6854元,增长20.0%。“十一五”以来,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7.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6%、第二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8.0%、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3%。

图1  2005—2008年荣昌县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图2  2005—2008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二、农业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46411公顷,比上年减少1013公顷,下降2.1%;油料种植面积6685公顷,增长19.4%;蔬菜种植面积13560公顷,增加394公顷。

全年粮食产量297350吨,比上年增加17521吨,增产6.7%,其中秋粮产量275660吨,增产10.2%。蔬菜产量334282吨,增长4.3%。肉类总产量67205吨,增长20.2%;水产品产量6190吨,增长22.1%。

表1  2008年主要农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产品名称 单位 产量 比上年增长%

粮食产量 吨 297350 6.7

#小麦 吨 8157 -43.6

稻谷 吨 183950 29.9

玉米 吨 33979 -18.9

油料产量 吨 15592 32.9

蔬菜产量 吨 334282 4.3

肉类产量 吨 67205 20.2

#猪肉 吨 48782 4.2

#禽肉 吨 10262 19.1

生猪出栏 万头 66.7 5.3

羊出栏 万头 0.7 40.2

家禽出栏 万只 660.8 18.5

禽蛋产量 吨 9430 2.5

牛奶产量 吨 1750 25.0

水产品产量 吨 6190 22.1

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10758万元,比上年增长23.9%,其中农业114515万元,增长15.8%;牧业169513万元,增长32.0%。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506928万元,比上年增长31.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43户,实现增加值449090万元,增长39.9%;实现新产品产值56928万元,增长30.7%;中国名牌产品产值41425万元,下降25.7%;重庆名牌产品产值60004万元,增长39.1%;产品销售率98.8%,比上年下降1.3个百分点。

图3  2005—2008年工业增加值及其增长速度

 

表2  2008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其增长速度

指标名称 增加值(万元)比上年增长(%)

工业增加值 449090 39.9

#大中型企业 163652 21.5

#轻工业 132220 52.5

重工业 316870 36.1

#国有经济 9628 11.5

集体经济 7052 42.2

股份合作制经济 2602 -17.4

股份制经济 321440 27.3

外商及港澳台经济 8246 5.4

其它经济 100122 120.2

#采矿业 169097 24.6

制造业 251204 55.3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28789 6.4

表3  2008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产品名称 单位 产量 比上年增长(%)

配混合饲料 吨 180922 11.8

原煤 吨 3002893 5.7

洗煤 吨 1828605 -12.6

水泥 吨 375306 -20.4

焦炭 吨 203818 6.3

阀门 吨 44261 114.8

摩托车 辆 137421 -33.7

苎麻布 万米 313 -52.9

发电量 万千瓦小时 65309 -2.8

全县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10.5%,比上年提高45.8个百分点;主营业务收入1226742万元,增长61.0%;利税总额122360万元,比上年增长74.1%;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108973元/人·年,增长47.0%。

表4 2008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

指标名称 单位 2008年 比上年增长(%)

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 % 210.5 45.8点

其中:总资产贡献率 % 16.9 2.9点

资本保值增值率 % 166.4 54.6点

资产负债率 % 48.6 -7.4点

流动资产周转率 次 4.4 0.7次

成本费用利润率 % 5.8 1.4点

全员劳动生产率 元/人 108973 47.0

主营业务收入 万元 1226742 61.0

利税总额 万元 122360 74.1

利润总额 万元 63789 101.3

应收账款 万元 65764 27.4

全县建筑业实现增加值56330万元,比上年增长16.3%。年末全县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37家,从业人员1.66万人。全年建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372.72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72.7 %;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26.58万平方米,增长7.7%。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37809万元,比上年增长56.0%。分城乡看,城镇投资500955万元,增长71.3%;农村投资136854万元,增长17.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22850万元,增长122.0%;第二产业投资323231万元,增长62.4%;第三产业投资291728万元,增长46.1%。

图4  2005—2008年固定资产投资及其增长速度

 

表5  2008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及其增长速度

指标名称 2008年(万元) 比上年增长(%)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637809 56.0

按投资类别分

建设与改造 572524 60.3

#基础设施 194366 117.8

房地产开发 65285 26.1

按登记注册类型分

#国有投资 192152 43.1

民间投资 445657 62.5

按城乡投资分

城镇投资 500955 71.3

农村投资 136854 17.5

按三次产业分

第一产业 22850 122.0

第二产业 323231 62.4

#工业 320461 62.8

第三产业 291728 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