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荣昌县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荣昌县统计局 (2003年2月25日) 2002年是我国加入WTO的第一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紧围绕“办企业、抓特色、扩集镇、夯基础、办实事”的工作思路,大力推进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不断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积极扩大对外开放,努力克服发展中的困难,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 一、综合经济 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初步测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跨过37亿元台阶,为37.18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32亿元,比上年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13.60亿元,比上年增长12.2%;第三产业增加值13.26亿元,比上年增长12.7%。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4598元,比上年增加420元。2002年,三次产业结构为27.76∶36.57∶35.67,与上年比较,第一产业比重下降1.2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上升0.2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上升0.97个百分点。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结构不够合理,经济基础脆弱,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低收入群体收入增长依然缓慢,就业和再就业矛盾较为突出。 二、农业和农村经济 农业生产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农民收入稳定增长。2002年,全年实现农林牧渔总产值15.81亿元,比上年增长6.2%。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增加值的结构由上年的55.3:3.3:36.6:4.8调整为54.6:4.2:36.2:5.0。全年粮食播种面积57788公顷,比上年减2169公顷,粮食总产量29.73万吨,比上年增长0.67%;油料1.24万吨,比上年增长6.81%;,肉类产量55667吨、比上年增长5.36%;水产品产量6031吨,比上年增长4.11%、蔬菜和果用瓜26.05万吨,比上年增长7.33%。 生猪生产稳步发展,草食牲畜、家禽稳定增长。畜牧业总产值达到63909万元,比上年增长4.62%,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重为40.44%,出栏肥猪54.19万头,比上年增长1.84%,猪肉总产量4.06万吨,比上年比增长1.86%,家禽出栏695.36万只,比上年增长9.97%。 乡镇企业经济总量不断上升,乡镇企业效益稳步增长。全县乡镇企业完成总产值36.4亿元,比上年增长21.3%;实现营业收入43.5亿元,比上年增长18.3%;净利润1.35亿,比上年增长19.7%;实交税金1.4亿元,比上年增长28.3%。 农村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取得成效。全县共完成各类水利工程19333处(次),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68万亩;新建农村人畜饮水工程2492处;新建高升桥水库1座;农业机械总动力14.73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2.44%,农用排灌机械1.83万台,比上年增长7.6%;全年农村用电量4540万千瓦。全年人工造林8.6万亩(退耕还林还草5.1万亩,荒山造林3.5万亩),零星植树200万株。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技改力度加大,新产品开发取得好成绩,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6.85亿元,比上年增长13.6%,全部工业增加值10.11亿元,比上年增长13.2%,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7.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2.79亿元,比上年增长29.1%,规模以上工业中,轻工业产值5.43亿元,比上年增长39.8%;重工业产值7.36亿元,比上年增长17.2%。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产值5.22亿元,比上年增长19.5%;集体工业产值0.62亿元,比上年增长16.9%;股份制企业产值6.11亿元,比上年增长36.5%。 工业产销两旺,工业经济效益稳步提高。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2.85亿元,比上年增长23.5%,产品销售率达97.5%,上升0.3个百分点;实现利税总额5588万元,比上年增长22.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63.1%,比上年提高15.1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18640元/人,比上年增长21.2%。 建筑业保持较快增长势头。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3.48亿元,比上年增长9.10%。全年建筑业完成施工产值7.62亿元,竣工产值6.09亿元。建筑企业施工面积135.31万平方米,竣工面积99.29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在国债和一批重点项目的支持下持续快速增长,投资规模不断扩大。2002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93亿元, 比上年增长12.5%。其中基本建设投资30309万元,比上年增长26.0%;更新改造投资为10280万元,比上年增长19.4%;房地产开发投资8760万元,比上年增长2.6倍;其他投资59957万元,比上年减少3.4%。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稳步增长,居民消费信心指数有所增强,市场物价稳定。消费领域进一步拓宽,住房、汽车、旅游、教育等成为消费亮点。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25亿元,比上年增长10.5%;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41830万元,比上年增长10.50%。商品交易市场不断发展。年末共有商品交易市场82个,全年商品交易市场成交额88316万元,比上年增长11.93%。 六、交通和邮电业 交通运输有新突破,2002年全年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5455万元。新修油路40公里,投资1890万元;油路改造投资960万元,新建(改造)桥梁7座325.5延米,投资590万元;山区公路改造5条60公里,投资890.5万元;其他基础设施投资1124.5万元。全年公路货运量197.3万吨,比上年增长2.5 %;公路客运量完成1239.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4.6%。 邮电事业迅速发展。全年邮政、电讯业务总量10026万元,比上年增长25.01%;年末全县固定电话用户75311户,比上年增长18.63%;新开通小灵通用户3274户;移动电话用户50000户,比上年增长31.41%。 七、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进程,全年新增城镇面积0.3平方公里,完成了1 个农民新村规划。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城市基础投资完成1275万元,新建、改建道路面积5.39万平方米,新增排水管9678米,新增绿化4.40万平方米,新增路灯860盏,完成海棠路“道路、绿化、光彩”工程,重点加强了主次干道道路建设。 城市环境污染治理得到加强,主城区内机动车禁止鸣笛,饮水工程(高升桥水库)水源得到有效保护,排污总量、建筑施工噪声、娱乐场所噪声、机械噪声得到严加控制;县主城区年综合噪声58.7分贝,达到二类标准;继续加强对护城河、空气、重点污染源的监测,全县工业污染源实现了达标排放,空气质量进一步好转,全年空气质量平均综合指数为70,比上年的空气质量平均综合指数82下降14.63%。 八、财政与金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