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大足县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大足县统计局 2008年2月28日 2007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市委三届二次全委会精神,紧紧抓住重庆建设一小时经济圈和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战略机遇,进一步统一思想,振奋精神,真抓实干,全面提升直辖市的“窗口”和“门户”形象,在“加快”和“率先”上下功夫,强化以工业、旅游为重点的产业发展,狠抓招商引资,大力推进宝邮路特色经济带建设,加大投融资力度,努力扩大城乡消费,全县经济出现了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发展指标屡创新高,经济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在一小时经济圈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中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一、综合 经济总量进一步壮大,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创新高。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55631万元,比上年增长16.0%。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83041万元,比上年增长12.5%;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85804万元,比上年增长20.5%;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86786万元,比上年增长12.0%。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为21.39:45.09:33.52,三次产业分别拉动经济增长2.4、9.3和4.3个百分点,对GDP的贡献率分别为14.9%、58.4%和26.7%。按常驻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1254元,比上年增长16.8%。个体私营经济增加值达到40.2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46.8%,比上年提升了2.6个百分点。 二、农业 大灾之年后恢复性增长。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81215万元,比上年增长10.4%,其中:种植业产值147461万元,增长26.8%;畜牧业产值104936万元,比上年增长37.2%。全年粮食种植面积66558公顷,比上年增长6.0%;油料种植面积8128公顷,比上年增长12.1%;蔬菜种植面积11430公顷,比上年增长8.4%。主要农产品产量均有较大幅度增长。 表一 主要农产品产量表 序号指标名称单位2006年2007年同比±% 1粮食吨31766542365933.4 2油料吨129311451012.2 3蔬菜吨20564322627510.0 4水果吨188272578337.0 5肉类吨56882603686.1 6#猪肉吨44032461374.8 7牛肉吨3603785.0 8羊肉吨43553322.5 9禽蛋吨9985104454.6 10水产品吨127001423311.5 新培育市、县级龙头企业13家,组建专业合作社24个,创绿色品牌2个,农产品优质率、商品率分别达到70.5%、64.2%。被中国果品协会命名为“中国枇杷之乡”。宝邮路特色经济带带动作用明显,东西两翼发展步伐明显加快。一镇一品、各具特色的现代农业已具雏形并产生效益,为农民带来实惠。农产品价格大幅攀升,农村劳动力价格持续走高,农民收入增速创新高。3个百强镇建设持续快速推进,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9亿元,新增房屋建筑面积32.9万平方米,新增城镇常住人口8300人。 深入贯彻中央1号文件,以新农村建设总揽“三农”工作,新农村建设呈现重点突破、梯次推进、以点带面的良好局面,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年共硬化村级公路151.6公里,新建人行便道289.1公里,完成各类水利工程4705处,病险水库除险销号10座,解决了3.1万人的饮水困难;新建维修水利设施686处,建沼气池1046口,整治农村环境1116户;完成中低产田改造2.1万亩,实施生态家园富民工程2500户;完成国家重点公益林管护23万亩,栽种补植各类苗木561万株,建立义务植树基地3378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0.1%,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县”和“全国绿色小康县”称号。建文化体育场所46处,建便民诊所482个,新农合参合率达到73.6%。新建村级服务中心61个、五保家园49个、技物配送店185处。 三、工业和建筑业 规模工业户数增多,发展后劲足,效益向好。企业户数突破100户大关,达到110户,规模工业占全部工业的比重不断攀升。实现全部工业总产值1200000万元,同比增长30%,实现增加值322424万元,比上年增长20.5%。其中规模工业实现增加值109732万元,同比增长33.0%,比上年快7.9个百分点;规模工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的比重达到34.03%,比上年提高了12.35个百分点;工业品产销率为98.5%,比上年减少0.3个百分点;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10.8%,比上年提高了37.9个百分点;主营业务收入350493万元,比上年增长44.88%;实现利润27392万元,比上年增长44.08%;实现利税总额46738万元,比上年增长41.72%;总资产贡献率为24.6%,比上年增长4.0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88356元/人,同比增长78.7%。 表二:2007年大足县规模工业总产值主要分类情况 指 标总产值同比±% 工业总产值35255642.3 按经济类型分:集体企业151359.4 股份制企业21349346.0 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4601526.2 其它经济7791351.9 按轻重工业分:轻工业6765541.3 重工业28490142.5 表三:2007年大足县规模工业主要产品产量 主要产品名称单位产量同比±% 原煤吨91275827.9 售电量万瓦小时382928.76 水泥吨14041257.2 碳酸锶吨53140-24.6 天青石吨264062-11.5 酒千升1623116.3 工业园区建设加快。2007年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1.25亿元,完成土地整治800亩,道路硬化0.5公里,新建标准化厂房8000平方米,新入园企业35家,投资23.9亿元,重庆朝野房地产商砼基地建成投产,产值上亿元的企业达到4家,5000万元企业10家,园区成为了县域经济新的增长极和支撑点。 建筑业持续增长。全年实现增加值63380万元,比上年增长10.1%。全县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实现营业利润5851万元;工程结算税金及附加4910万元。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92353万元,比上年增长33.0%。其中:50万元以上项目投资294881万元,比上年增长49.1%;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59337万元,比上年增长9.9%;工业投资完成126650万元,同比增长56.68%。 重点建设工程玉滩水库、龙水湖影视基地、南环二路等项目顺利推进,为加速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助推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 五、贸易 消费升级,结构趋优。牢固树立大市场、大产业、大流通观念,大力发展流通产业,推广连锁经营,大力发展大型零售商场、连锁经营等新型业态,引导鼓励连锁店经营企业向乡镇延伸网点,建立直营连锁网络,开拓广阔的农村市场,深入开展“双建工程”和“万村千乡”工程,推动了消费需求的不断扩张和升级,拉动了消费增长。全县现有商业设施面积达71多万平方米,商业网点16000 多个,从业人员达15.5万多人,拥有各类商品市场、集贸市场55个(其中重点市场7个,农贸市场32个,综合市场6个,专业市场8个,生产资料市场2个),经营面积40多万平方米,有个体、私营工商户15123多家,新增600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