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大足县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大足县统计局 2007年2月28日 2006年是“十一五”开局之年,也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一年。我县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及大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深层次问题,进一步加大改革攻坚力度,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重点,完善政府宏观调控体系,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突破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制约瓶颈,不断完善现代市场体系,推进综合配套改革,为“十一五”良好开局提供坚实的体制和机制保障。全县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各项经济指标完成良好,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为“十一五”计划完成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综合 经济总量进一步壮大,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732597万元,比上年增长12.2%。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41285万元,比上年减少4.8%;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26801万元,比上年增长20.1%;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64511万元,比上年增长13.0%。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9.29%、44.61%和36.10%,三次产业分别拉动经济增长-1.03%、8.60%和4.66%。按常驻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9638元,比上年增长11.6%。 二、农业 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17820万元,比上年减少5.39%,其中种植业产值116297万元,减少9.25%;畜牧业产值76501万元,比上年增长2.62%。全年粮食种植面积941700亩,比上年增长2.06%;油料种植面积108810亩,比上年增长7.72%;蔬菜种植面积188430亩,比上年增长12.6%。 受百年一遇特大干旱影响,粮食产量大幅下降。全年粮食总产量317665吨,比上年减少32.9%;蔬菜产量205643吨,比上年增长24.12%;水果产量22785吨,比上年增长9.65%;牛奶产量242吨,比上年增长4.31%。 表一 大足县主要农产品产量情况表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2006年 2005年 06比05年 ±额 06比05年 ±% 1 粮食 吨 317665 473383 -155718 -32.89 2 蔬菜 吨 205643 165675 39968 24.12 3 水果 吨 22785 20780 2005 9.65 4 肉类 吨 56882 57441 -567 -0.99 5 禽蛋 吨 9985 10125 -140 -1.38 全年猪牛羊肉产量达到56882吨,比上年减少0.99%,其中牛羊肉产量795吨,增长10.4%;全年水产品产量12776吨,增长4.51%。 五大产业、六大特色基地建设稳步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加快。各类优质农产品基地达45万亩,万古黄金梨和古龙茶通过绿色食品认证,农产品优质率、商品率分别达到63.6%、52.8%,特色农业产值已占农业总产值的50%以上,新增市级龙头企业3个、县级龙头企业6个、专业合作组织26个。龙水、邮亭、宝顶三个百强镇建设步伐加快。 农民生产生活条件逐步改善。全年共硬化农村公路162公里,修建村社便道58公里,整治销号病险水库6座,新建农村人畜饮水工程88处,解决了4500名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建成农村沼气池“一池三改”示范户1549户,完成农村“户户通电”工程1613 户,农网改造面达75%。建成村级公共服务中心54个。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增势强劲,全年实现增加值272167万元,比上年增长23.7%。其中全部国有及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非国有工业(简称规模以上工业,下同)实现增加值59229万元,比上年增长25.1%;产品销售率为98.8%,比上年减少1.3个百分点;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72.8,比上年上升13.1个百分点;主营业务收入241919万元,比上年增长32.4%,实现利润19012万元,比上年增长34.2%;实现利税总额32980万元,比上年增长35.7%,总资产贡献率为21.7%,比上年增长3.4个百分点。 表二 2006年大足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主要分类情况 单位:万元 指 标 总产值 比上年增长% 工业总产值 239404 34.54 集体企业 12649 32.28 股份制企业 143137 31.32 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 36466 24.33 其它经济 47152 56.94 其中:轻工业 43550 35.01 重工业 195854 34.44 表三 2006年大足县工业主要产品产量 主要产品名称 单位 产量 比上年增长% 原煤 吨 731366 49.5 售电量 万瓦小时 35209.17 9.8 水泥 吨 89349 -29.8 碳酸锶 吨 70437 -10.60 天青石 吨 258602 -6.80 酒 千升 750.5 -3.9 工业园区建设加快。2006年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2590万元,完成土地整治600亩,累计道路硬化2.8公里,园区水、电、气、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速推进,园区形象初步树立。 全县建筑业持续增长,全年实现增加值54634万元,比上年增长8.1%。全县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实现利润1770万元;工程结算税金及附加3241万元。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2006年,我县固定资产投资认真贯彻“项目带动战略”,按照“开工一批,续建一批,筹划储备一批”的工作思路,扎实搞好前期工作推进、续建项目加速、新项目如期开工等工作,各项项目顺利推进。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95045万元,比上年增长17.7%。其中,项目投资251574万元,比上年增长29.6%,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完成投资197710万元,比上年增长20.54%;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54014万元,比上年增长79.56%。 分所有制度看,国有经济投资完成73186万元,比上年减少1.46%,集体经济投资完成24441万元,比上年增长31.2%,其他经济投资完成197418万元,比上年增长24.47%. 重点建设工程的县文化艺术中心、工人俱乐部改造已经全面完成,龙岗污水处理厂厂区土建工程完成形象进度100%,管网工程形象进度完成99%,厂区设备安装工程形象进度完成98%。南环二路、东关客货车站工程正在加紧建设中。 五、贸易、旅游 八大重点市场日趋活跃,城乡商贸流通上档升级。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229167万元,比上年增长14.8%。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零售额188055万元,比上年增长14.4%;餐饮业零售额36235万元,比上年增长17.3%;其他行业零售额4877万元,比上年增长1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