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大足县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大足县统计局 (2002年3月5日) 2001年,既是新世纪的第一年,又是“十五”计划的开局之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政治经济环境,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五中、六中及中央和重庆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抓住机遇,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乘势而上,以西部大开发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加大改革开放力度,积极推进体制创新,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努力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大力发展地方特色经济,较好地完成了年初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取得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成就。突出表现在:农业生产稳定发展,结构调整初见成效;工业经济快速发展,企业效益大幅提高;三产业发展强劲,旅游商贸繁荣活跃,社零总额稳中有升,房地产业继续升温,重点工程进展顺利,金融形势基本正常,财政收入稳定增长;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继续提高。 据统计,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23764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1.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3228万元,增长2。2%;第二产业增加值139376万元,增长15.2%;第三产业增加值171160万元,增长14.1%。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6.7:32.9:40.4,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5.9、43.8、50.3个百分点,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607元。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优质农产品总量偏小,规模化经营不强;工业经济总量偏小,骨干企业较少;有效需求不足,财政征收形势依然困难;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城镇化水平较低;生态环境建设任务繁重,农村居民增收缓慢等。 一、农村经济 2001年,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农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53969万元,比上年增长2.0%。全年粮食播种面积90.6万亩,同比下降1.6%,经济作物和其他农作物播种面积22.2万亩,同比增长1.0%;由于调整结构及干旱因素影响,全年粮食总产量为457037吨,同比减少8.1%;油料产量6593吨,同比增长3.9%;蔬菜11.7万吨,水果8320吨,分别同比增长22.4%,9.8%;生猪出栏58.78万头,羊出栏18195头,牛出栏1445头,分别同比增长0.7%、15.6%、42.5%。全年肉类总产量5.33万吨,同比增长3.7%,水产品产量5254吨,同比下降28.2%。 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加快,业主制经营逐步形成。优质笋竹、油菜、瘦肉型猪生产被列为全市产业化百万工程基地县。宇鸣集团、宝顶蕴芥有限公司被列为市级龙头企业;业主制经营成效明显,荷花山庄、枇杷山庄等一批生态观光农业园区已初具规模。 林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县天然林保护工程、生态环境建设工程、绿色通道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取得新进展。全年植树造林1700亩,四旁植树155万株,封山育林11343亩,森林覆盖率达24.3%。 农业基础条件继续改善,抗灾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年共整修各类水利工程2288处,改造中低产田800亩,年末全县农机机械总动力19.4万千瓦,拥有各类农业机械32039台。 乡镇企业保持了速度和效益同步增长。全年完成总产值447836万元,比上年增长15.9%;增加值129108万元,增长17.4%;营业收入完成442342万元,同比增长17.7%;实现利润26108万元,同比增长17.8%;实现税金8866万元,同比增长30.2%。乡镇企业已成为我县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二、工业、建筑业 工业经济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74330万元,比上年增长35.8%。完成工业增加值106887万元,比上年增长14.4%。红蝶公司和天青石矿业公司成为推动工业发展的两大“亮点”。全县年销售收入百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完成65816万元,同比增长17.0%;实现销售收入79651万元;同比增长15.9%;入库税金5869万元,同比增长26.8%,实现利润6164万元,同比增长28.7%。 限额以上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企业个数为29个,比上年增长45.0%。全年实现工业企业总产值41263万元,比上年增长36.5%;实现利润总额5056万元,比上年增长39.6%,经济效益指数达148.2,同比增长4.3个百分点。其中,红蝶锶业有限公司完成产值18812万元,实现利税5524万元,被评为全市工业企业50强,名列全市第25位。对全县的工业经济起到强有力的支撑作用。 新产品开发和技术改造步伐加快。大足县红蝶公司扩产项目实现当年技改当年见成效,古龙水泥厂技改建成的10万吨水泥生产线已正常运行,源源智能仪表厂,安福汽车安全带锁定器有限公司等企业新产品开发成功,并获得国家专利;长江电机厂也加大了新产品的开发力度。 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逐步形成。引进的重庆菲斯特长恒网络线缆有限公司,长安永升工业有限公司,重庆佘绿建材有限公司,红蝶塑钢厂等项目已正式投产,生产经营正常。 建筑业稳步发展。建筑施工面积103.3万平方米,增长22.2%。竣工工程141个,竣工面积57.9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1.0%。全年实现增加值32489万元,比上年增长17.8%。 三、固定资产投资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起步实施和县内基础设施的加快建设,加大了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0258万元,比上年增长20.0%,增幅比上年增长9.5个百分点。其中,基本建设投资27375万元,比上年增长43.3%;房地产开发投资12901万元,比上年增长351.4%;更新改造投资2287万元,增长153.8%,其它投资77695万元,增长0.5%。 重点项目建设完成较好。新建移动基站33个,农村电网改造第一期工程基本完成,完成投资额14967万元,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12.4%。 四、城乡建设 城乡建设逐步加快。全年共投入资金2.5亿元,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推进了城市化进程。龙岗3万吨污水处理厂已落实建设资金;龙岗北环中路、南环西路和龙水、邮亭灯饰工程投入使用。全年新区开发建设面积72万平方米,拆除旧房面程31.4万平方米,改扩新建农房120万平方米,城镇房屋竣工房屋面程60万平方米,使县城的建成区面积达5平方公里。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县城、市级卫生县城巩固发展,建成5条市容整洁一条街、6个市容整洁小区、8个市容整洁单位。城乡面貌得到进一步的改观。 五、交通、邮电业 交通运输稳步发展。全年完成货物周转量28584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5.8%,其中,汽车增长6.0%、拖拉机增长24.0%,其它机动者增长21.7%。全年完成旅客周转量33144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