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綦江县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文化事业取得新成绩。通过举办春节联欢晚会,女性风采大赛,建国55周年庆祝活动等,把"爱家乡,兴綦江"主题活动引向深入。"爱我綦江、颂歌献给党"大型歌会,实现全县首次直播,数万群众收看了歌会盛况;创作,编排的《鸦雀窝,板板梭》等节目及推荐歌手参加市级以上文艺展演中均获得等级名次。綦江农民版画赴法展出团参加"图卢兹•重庆文化艺术节",在法国引起强烈反响,农民版画院接待各界人士600多人,广西电视台拍摄的《綦江版画》先后在广西卫视,央视国际频道播放;农民版画负责人桂焕勇被共青团中央命名为2003年度"乡村青年文化名人"。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竟技体育成绩显著,积极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学校体育稳步发展。在市级以上各种比赛中,获得名次34个,其中金牌5枚,银牌2枚,铜牌4枚。王雯珊在全国青年锦标赛中获女子100米,200米金牌,在亚洲田径锦标赛中获女子100金牌,在世界青少年田径锦标赛中获女子100米第八名。圆满举办:"农行杯"春季长跑,县中小学生运动会,"习酒杯"机关职工运动会,举办"迎春""三八"、门协"等门球赛,举办"信合杯"、新华杯"钓鱼赛,举办"灯乡杯","横山旅游杯"、"丁山旅游杯"篮球赛,公安、税务运动会等各种比赛。扎实抓好便民体育,认真贯彻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在全县14社区安装234件健身器材,占地3650平方米。学校体育中,认真施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争创市县"达标"和"传统项目学校",全县138所学校开展了体质健康达标的测试活动,15所学校评为传统项目学校。 牢牢把握宣传导向,热情服务社会大众,宣传工作再上新台阶。綦江电视台全年播出新闻2700多条,专题200多期;在央视上稿3条,重庆卫视上稿46条,其他电视台上稿30条;新闻节目《苗汉村民庆丰收奔小康》,专题文艺节目《走进綦江》、《特别的婚礼》获省级政府奖;成功实现重庆人民广播电台调频节目在县城的覆盖,且收听质量良好,群众普遍满意。 2004年末,全县有线电视联网用户约15.5万户,其中,新增用户约10000户,开通数字电视用户100多户,开设5个IP公话超市。 十二、人口与人民生活 2004年末,全年户籍人口946640人,比上年减少2702人,其中,农业人口742570人,比上年减少5848人,非农业人口204070人,比上年增加3146人;全年常住人口83.3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5.58万人,当年迁入人口9388人,迁出人口13777人,全年出生人口10741人,死亡人口9054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78‰。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生活质量进一步改善。2004年,全年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1923元,比上年增加1436元,增长13.7%,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8503元,达到全市中等水平;农民人均纯收入3031元,比上年增长14.2%,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611元,比上年增长25.1%;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0M2?比上年增长37.0%;农民人均住房面积42M2,比上年增长6.9%。农村居民恩格尔数(食品支出占生活支出的比重)为58.5%。 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全年参加养老保险的单位有41家,在册人数4.11万人,当年应证养老保险金7400万元,实行征收7701万元?全年应拨养老金1514万元,实拨养老金1501万元,拔付率100%,发放养老金额1501.03万元,发放养老金人数22761人。全年参加医疗保险的单位有395家,职工有3.9万人,应征医疗保险费2520万元,实际征收2642万元,全年实际支付医疗保险金2675万元。当年新失业保险的失业职工有2319人,停止享受失业保险的有2045人,现结存失业职工有3392人,全年征收失业保险费724万元,发放失业保险金897万元,发放失业保险金人数5437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37%,比上年城少0.03个百分点。工伤保险159户,职工1.77万人,征收保险费58.63万元。 注: 1、本公报为初步统计数据,正式数据以《2005年綦江统计年鉴》为准。 2、本公报中,各类产值及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国家统计制度规定,从2004年1月1日起,地区GDP的中文名称改为"地区生产总值",我县的GDP中文名则为"綦江县生产总值",其口径范围和内容不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