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市正宁县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7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以促进经济转轨变型为主线,围绕压烟扩果促畜菜,攻煤兴工促三产,抓城带乡促“三化”的总体思路,坚持在动态中审视县情,在实践中完善思路,在继承中创新发展,重点突破,统筹推进,转变作风,狠抓落实,各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明显成效,经济社会实现了全面提速发展的良好局面。投资和消费需求增速加快,财政收入持续增长,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提高,县域经济实力进一步扩大,国民经济保持较快的发展势头。 一、经济总量 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不断加快。初步核算,2007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87340万元,比2006年净增加15340万元,增长12.6%。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35172万元,净增加6023万元,增长9.3%;第二产业11255万元,净增加1500万元,增长6.6%;第三产业40913万元,净增加 7817万元,增长15.8%。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40.5:13.5:46调整为40.3:12.9:46.8。人均生产总值3865元,增长11.3%。 二、农业和农村经济 农业和农村经济,始终把破解“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扎实推进全县新农村建设。2007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达到32.64万亩,同比25.2%,总产量为89397吨,比上年的73586吨增加15811吨,增长21.5%;油料播种面积6.7万亩,增长15.5%,总产量 9380吨,增长15.5%;烤烟面积3.5万亩,减少8.37万亩,总产5250吨,下降66.6%;蔬菜种植面积达到6.53万亩,增加0.7万亩,产量87281吨,增长20.1%。 林业生产较快发展。全年植树造林面积1万亩;新增果树5.85万亩,果园面积累计19.82万亩,水果总产量35429.1吨,增长38.9%。林产品产量638吨,比上年增长7.5%,其中核桃产量260吨,比上年增长12.4%;花椒产量150吨,比上年增长9.1%;其他林产品产量138吨,比上年增长4.6%。 草食畜牧业稳步发展,实行职工担保、农户贷款政策,协调落实信贷资金 1250万元,扶持发展规模养殖户570户,调购良种基础母牛2466头,种植优质牧草2.3万亩。2007年,全县大牲畜存栏3.51万头,同比增长 10%,其中牛存栏3.42万头,增长10%,牛出栏1.56万头,增长9.9%;猪存栏4.28万头,下降1.2%,出栏3.68万头,下降0.5%;羊存栏5.09万只,增长7.8%,出栏2.52万只,增长6.8%。肉类总产量5516.76吨,增长4.6%。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增强。通过组织实施流域治理、农业综合开发、梯田化整乡达标等工程,全县完成流域治理15.8平方公里,新建淤地坝11座,新修梯田7300亩。农村人畜饮水、能源建设、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均有新的突破。 劳务培训输转规模扩大,培训农民1.68万人(次),组织输转劳务人员3.4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2.67亿元,同比增长68.8%。扶贫小康建设同步推进,组织实施扶贫整村推进项目6个,解决绝对贫困人口1520人,低收入人口2830人;新建和完善配套小康住宅18处,创建达标小康示范村6个,完成旧村改造30个,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有效改善,生活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乡村道路建设成绩喜人,筹措投入资金4000多万元,其中县财政补助410万元,组织实施通乡油路、通村油路、通村砂路31条、275公里。张刘公路全线竣工通车,结束了三嘉不通油路的历史,从根本上改变了边远落后的面貌;正艾公路改建工程顺利进行,整修路基28公里;新修榆林子中巷、山河冯柳、永和上南通村油路3条、18公里;完成榆林子文乐、永正纪村等通村砂路26条、200公里,养护县乡村道路162条、657公里,实现了“乡乡通油路、村村通砂路、路路都畅通”的目标。 三、工业 工业生产增势强劲。2007年,全县工业增加值4848万元,同比增长27.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四户,分别为真粮液酒厂、电力局、金牛公司和长兴日化有限责任公司四家,其中长兴日化有限责任公司是2007年新增加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266万元,其他三家完成802万元。如果剔除长兴日化有限责任公司,三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速为21%。四户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增加值1088万元,同比增加405万元,增长28.8%。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完成 3760万元,增长27.2%。 四、固定资产投资 项目建设高速增长,投资增幅位居全市首位。2007年达到127141万元,增长86.9%。其中第一产业完成67333万元,增长117.13%,第二产业18950万元,增长42.27%,第三产业40858万元,增长60.72%。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活跃。2007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5484.7万元,同比增长16.9%,增速比2006年提高了6.6个百分点。其中批发和零售贸易业完成32579.7万元,增长21.9%;住宿餐饮业和其他行业完成2905万元,同比增长83.9%。按地域分,县以上零售额为18479.2万元, 增长9.8%;县以下17005.5万元,增长25.8%。 全县外贸出口创汇227万美元,增长5.6%;实现出口供货总值1050万元,增长82.6%。 六、交通、运输、邮政电信业 交通运输和邮政电信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势头。2007年年末全县拥有客车90辆,载货汽车173辆。全年完成货运量86.2万吨;货物周转量5334.6 万吨公里;客运量104.9万人,客运周转量13697万人公里。完成邮政、电讯业务总量3603.9万元,县内电话用户7.62万户,每100人拥有电话32部,基本实现村村通电话目标。多媒体用户达到1966户。 七、财税和金融 财政大口径收入完成4112万元,增长21.3%,占GDP的比重为4.7%;小口径收入3035万元,增长24.1%。其中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 3035万元,增长24.1%;各项税收1391万元,占财政收入的45.8%。非税收入1644万元,占财政收入的54.2%。财政重点支出得到保证,全年财政总支出达到36292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9.9%。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0.99亿元,比年初增加2.15亿元,增长24.3%。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9.82亿元,比年初增加1.94亿元,增长24.7%。各项贷款余额4.93亿元,比年初增加0.66亿元,减少11.8%。 保险事业持续扩大。全年保费总收入1940万元,比上年增长21.4%。其中,寿险保费收入1600万元,比上年增长23.1%;财险保费收入340万元,比上年增长14.1%。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1074万元。其中,寿险支付868万元,财险支付206万元。 八、社会事业 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改善民生,发展社会事业,促进和谐共享迈出新步伐。为民办实事进展良好,圆满完成了省、市确定的“12件实事”和县上追加的“4件实事 ”办理任务,全年及时拨付到位上级专项5911万元,足额落实县级配套资金1310万元,农民人均受益338元。努力解决上学难、看病贵等问题,“两免一补”政策全面落实,兑付到位资金1164.6万元。招考录用教师151名,安置“五类”高校毕业生118名,实现城镇“零”就业家庭就业150人。 2007年城镇化率达到23.6%,比2006年增加3个百分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