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市高台县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5)
图书馆拥有图书6.8万册,接待读者3.5万人次,借阅书刊5.8万册。争取到省图书馆有一定可读性图书2000册,更新了馆藏图书。 卫生事业持续发展,医疗条件进一步改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稳步推进,医疗机构管理不断加强,疾病控制和妇幼保健工作取得新进展,全县医疗条件、医疗设施、医疗技术显著提高。年末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56个,其中,医院2个,卫生院11个,村卫生所108个,卫生防疫和防治机构1个,妇幼卫生保健机构1个;在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中县级5个、乡级11个。全县各类卫生机构拥有病床393张,其中医院、卫生院拥有病床393张;每千人拥有病床位2.5张,同比持平;卫生技术人员419人,其中执业医师155人,执业助理医师90;平均每千人拥有医生数1.54人。 十、城镇建设与环境保护 进一步创新建设体制,不断完善城乡规划,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协调城乡统筹发展,城镇化建设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城区路基改造及油面铺设1000米,清除铺设破损路面4040平方米,铺设排水管网1280米。新开工建设住宅楼15幢,517套,5.22万平方米,其中,世纪苑小区开工建设住宅5幢,16079平方米,151套;东环路新区及城区其它地段开发建设住宅楼10幢,36170平方米,366套。新开工建设公建4项,建筑面积1.21万平方米,其中,东环路新区开发建设公建2项4414平方米,续建公建项目4项,建筑面积1.08万平方米。城镇人均住宅面积达25.3平方米,城镇绿化覆盖率达30.4%。 环保投入逐步加大,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全县有省级自然保护区1个,总面积3.56万公顷。饮用水达标率100%,垃圾定点堆放、集中处置率达到10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处置利用率达到50.01%。通过强化环境监管和污染治埋,全县烟尘、工业粉尘、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实际分别控制在380.26 吨、225.6吨、199.85吨、556.12吨以内;工业固体废物通过设立固定堆放地点,采用填埋式处理和综合利用,实际排放量控制在了0.4万吨。 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进展良好。黑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建设进展顺利,由于雨水偏多,黑河来水量较好,各水库、塘坝蓄水情况良好,黑河湿地面积有所扩大,候鸟赖以生存的湿地生态系统得到较好的恢复,湿地候鸟景观吸引了大批观光者。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持续保持低速增长。年末全县总人口为157798人,同比增加549人。全县非农人口比重达到15.89%,较上年提高0.34个百分点。全年新出生人口1462人,出生率为9.28‰。死亡人口910人,死亡率为5.78‰。全年净增人口552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5‰。 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较快,生活质量进一步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700元,比上年增长6.97%;人均消费性支出4979元,比上年增长 13.21%,恩格尔系数36.13%。农民人均纯收入4170元,比上年增长5.17%;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706元,比上年增长6.96%,恩格尔系数42.09%。社会职工平均工资17341元,增长16.26%。 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年末全县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3762人,同比增长2.84%;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1603人,同比增长54.09%;参加失业保险人数4542人,同比持平;参加工伤保险人数4120人,同比增长24.85%;参加生育保险人数5036人,同比增长90.04%。全年征缴基本养老保险954万元,基本医疗保险881万元,失业保险90万元,工伤保险41万元,生育保险46万元。医保基金支出647万元,大病互助金支出11.5 万元。城镇新增就业1596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638人,“4050”大龄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304人。城镇人口登记失业率为2.68%。全县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114225人,参合率90.01%。 社会福利事业继续发展。年末农村五保供养机构9个,集中供养五保对象235人,全县低保户3392户人数8150人,其中,农村低保户1946户人数4710人。 十二、安全生产与自然灾害 安全生产事故得到有效控制。全年共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50次,比上年下降5.7%,死亡15人,同比持平;受伤49人,下降2%;直接经济损失 17.03万元,下降33.6%。亿元GDP死亡率0.831,同比下降0.149个百分点。其中:道路交通事故48起,死亡14人,受伤49人,直接经济损失4。97万元;火灾事故1起,直接经济损失2。06万元;工矿商贸企事业事故1起,死亡1人。 自然灾害。全年农作物受灾面积11.62万亩,其中旱灾1.14万亩、水灾1.48万亩、风暴灾1.42万亩、霜冻3.23万亩、病虫3.97万亩,受灾面积增长64.12%;全年农作物成灾面积5.82万亩,其中旱灾0.7万亩、水灾0.94万亩、风暴灾0.33万亩、霜冻1.78万亩、病虫2.01万亩,成灾面积增长31.38%;八成至绝收0.67万亩,下降19.27%。因灾减产粮食3987吨、棉花1044吨。 注:1、公报中部分统计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公报中全县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按经济类型分组的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社会职工平均工资指社会单位职工在一定时期内平均每人所得的工资。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联营经济、股份制经济、外商和港、澳、台投资经济、私营经济单位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