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市会宁县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六、国内贸易和旅游业 消费品市场销售平稳增长。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7亿元,达到71085万元,比上年增长13.3%。分城乡看,城镇消费品零售总额28430万元,农村消费品零售总额42655万元。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64671万元,比上年增长13.3%,住宿餐饮业零售额4048万元,增长23.8%,其它行业零售额2366万元,下降0.4%。 旅游业健康快速发展。全年接待国内旅游者20万人次,实现旅游业收入5000万元。 七、金融和保险业 金融运行较为平稳。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17579万元,比上年增长19.12%。其中,企业存款余额9905万元,比上年末下降43.5%;财政存款6115万元,比上年末增长91.1%;机关团体存款7342万元,比上年末增长140.5%;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88576万元,增长25.1%;农业存款4509万元,比上年末增长10.5%;其他存款1132万元,是上年末的18.25倍。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83259万元,比上年末增长9.95%。其中,短期贷款余额71573万元,比上年末增长93.4%;中长期贷款余额11686万元,比上年末下降69.2%。 保险业快速发展。全年保费收入1550.2万元,比上年增长28.0%。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339万元,增长9.35%;寿险保费收入1211.2万元,增长34.4%。全年保险赔付额268.8万元,比上年增长37.8%。其中,财产险赔付228万元,增长16.9%;寿险赔付40.8万元,增长51.1%。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稳步推进。年末全县共有学校597所,其中普通高中6所,职业学校3所,独立初中48所,九年制学校11所,小学424所,教学点88个,幼儿园17所(其中民办幼儿园7所)。在校学生161505人,其中普通高中18197人;普通初中50173人,中等职业学校3195人,小学85006人,幼儿园5034人。教职工总数7378人(不含代课教师745人),其中普通中学3410人,中等职业学校214人,小学3598人,幼儿园56人(不含民办幼儿园)。学龄儿童入学率99.4%;年内大学(专、本科)录取人数3575人。 科技事业进一步发展,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全县组织实施各类科技项目10项,取得科技成果1项,全年引进各类实用技术及新品种30个。全县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园区3个,科普示范乡镇5个,示范村96个,示范户885户,科普示范基地8个。县级拔付科技三项费19万元,比上年增长11.8%。2006年科技进步贡献率达38%,科技成果转化率1.2%。年末共有各类科技技术人员8364人,其中高级技术人员250人,中级2190人,初级5924人。 九、文化、体育和卫生 文化广播事业健康发展。年末全县有县级广播电视转播台2座,乡级卫星电视地面收转站188座,广播和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为91.8%和88.4%,与上年持平。全年图书发行量285万册,杂志累计发行12.33万份,报刊累计发行185.04万份。 体育事业健康发展,积极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增强了全民参与意识,提高了体育事业发展水平。全县共举办各类群众运动会380次,参加运动员32万人次。 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年末全县共有卫生机构35个(不含个体诊所),床位920张,比上年末增长19.2%;卫生技术人员530人,比上年末下降4.16%。年内门诊就诊43.6万人次,入院人数2.56万人,出院病人2.54万人,治愈率84.15%,好转率13.67%,住院危重病人抢救率92.29%。卡介苗接种率为99.55%、麻苗接种率为98.89%、糖丸接种率为99.89%、百白破接种率为99.74%、乙肝疫苗首针接种率90%、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为85%。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14.66‰,婴儿死亡率为13.08‰,孕产妇住院分娩比例达71%,孕产妇死亡率达22.55/10万。食品卫生监督覆盖率县城达98%,食品抽检合格率为94%,餐具消毒抽检合格率为70%。健康教育覆盖率以村为单位达到47.2%。 十、人口 年末全县总人口为583200人,常住人口为580300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82‰,比上年增长0.08个千分点。总人口中男298431人,占总人口的51.2%;女284769人,占总人口的48.8%。农业人口547704人,占总人口的93.9%,非农业人口35496人,占总人口的6.1%。 十一、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城乡居民收入增加,人民生活有所改善。年末全县单位从业人员达到18384人,平均单位从业人员18631人,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23001.6万元,单位从业人员平均劳动报酬1234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75元,比上年净增100元,增长6.3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93元,比上年增长8.35%。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88576万元,人均储蓄1519元,比上年增长8.35%。 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强。年末全县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为3885人(其中职工2903人,退休人员982人),比上年增加267人,发放基本养老保险金726.6万元;全县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为9400人,比上年减少310人,发放失业保险金163.4万元;全县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12023人,与上年持平,支付基本医疗保险金200万元;全县参加工伤保险的人数达到2512人,发放工伤保险金1.54万元;全县参加生育保险的人数达到8800人,发放生育保险金5.76万元。全年政府共为享受城镇最低生活保障的2831户、6301人发放保障金555万元;为农村居民9338户、42020人发放保障金151.6万元;为五保户2057户、2057人发放保障资金123.42万元;农村医疗大病救助2857人,救助金额108万元。年末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达到454820人,参合率为87.8%;全年各级共筹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2046.69万元,其中中央、省、市、县四级财政筹集1591.87万元,农民个人筹集454.82万元,报销金额达1638.8万元,其中住院报销1274.94万元,门诊报销363.86万元。 十二、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环境保护意识大大增强。年末全县有省级自然保护区1个,总面积74.9公顷。全县环境污染治理本年完成投资530万元,比上年增长43.2%。全县各类污染物排放量控制在指标之内,2006年全县排放二氧化硫781.23吨,烟尘830.21吨、粉尘304吨、COD496.6吨、悬浮物29.5吨、氨氮82.74吨、废渣165.5吨,其中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79.94吨。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到91%,工业烟尘排放达量标率达到45%。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0.2%,人均绿地面积2.5平方米。 安全生产得到高度重视。全年全县生产安全事故总起数77起,其中道路交通事故67起,火灾事故10起,事故造成死亡人数26人,比上年增长18.2%,全为交通事故死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40.9万元,其中道路交通事故14.78万元,火灾事故26.12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