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5)

2010-03-18 贵州省统计局

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继续提高。全年全省财政用于医疗卫生的支出达到99.16亿元,比上年增长47.0%。新建和改扩建36个县级医院、133个中心乡镇卫生院、2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建4000个村卫生室,扩建4个地级以上重点中医院。农村有医疗点的村占总村数的比重达到100%,比上年提高4.1个百分点。及时有效应对甲型H1N1流感、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和手足口病,加大了艾滋病等传染病和地氟(砷)病等地方病的防治力度,完成54.6万户地氟病防治炉灶改良任务。

体育事业不断发展。全省体育健儿在国际、国内重大体育比赛中获奖107项,比上年增加11项;获得世界冠军1个。参加第十一届全运会取得历史最好成绩。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筹备工作扎实有序推进。建成农民体育健身工程800个,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

十一、人口

人口继续保持较低增长水平。2009年,全省人口出生率为13.65‰,死亡率为6.69‰,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96‰。年末常住总人口(常住半年及以上)为3798万人;户籍人口为4090.78万人。

表17 2009年常住总人口及构成情况

单位:万人

指标名称 绝对数 比重(%)

年末常住总人口 3798.00 100.0

其中:城镇 1135.22 29.9

乡村 2662.78 70.1

其中:男性 1962.42 51.7

女性 1835.58 48.3

十二、人民生活

城镇居民收入继续保持增长。2009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2862.53元,扣除物价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10.9%。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为9048.29元,比上年实际增长9.9%。其中,食品类增长4.4%,衣着类增长18.9%,居住类下降10.6%,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类增长12.1%,医疗保健类增长13.6%,交通和通讯类增长12.9%,娱乐教育文化服务类增长22.6%,其他商品和服务增长7.1%。

城镇居民家庭居住条件继续改善。年末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27.57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3%。城镇居民家庭拥有家用汽车、家用电脑等耐用消费品的数量保持较快增长,分别比上年增长47.4%和21.0%。

表18 2009年每百户城镇居民家庭年末耐用消费品拥有量

指标名称 计量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沐浴热水器 台 72.24 4.2

家用空调器 台 17.49 7.6

家用电脑 台 52.47 21.0

移动电话 部 177.27 8.6

彩色电视机 台 122.03 2.7

电冰箱           台 94.42 2.0

家用汽车 辆 4.85 47.4

农民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2009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005.41元,扣除物价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9.2%;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2421.95元,比上年实际增长13.2%。农村居民家庭拥有电冰箱、移动电话、热水器等耐用消费品大幅度增长,分别比上年增长29.5%、26.7%和25.9%。

表19 2009年每百户农村居民家庭年末耐用消费品拥有量

指标名称 计量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洗衣机 台 48.7 16.5

摩托车 辆 26.8 16.5

彩色电视机 台 88.1 5.5

热水器 台 4.33 25.9

移动电话 部 82.5 26.7

电冰箱 台 19.3 29.5

图7 2005-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

贵州省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十三、就业与社会保障

从业人员继续增加。2009年末,全省从业人员为2322.46万人,比上年增长1.3%,其中,城镇从业人员498.12万人。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9.8万人,其中,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6.54万人,”4050“人员再就业人数4.38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

表20:2009年从业人员情况

指标名称 计量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从业人员 万人 2322.46 1.3

其中:城镇从业人员 万人 498.12 5.5

其中:第一产业 万人 1626.40 -0.2

第二产业 万人 228.70 5.3

第三产业 万人 467.36 5.0

从业人员结构:

其中:第一产业 % 70.0 -1.1(百分点)

第二产业 % 9.9 0.4(百分点)

第三产业 % 20.1 0.7(百分点)

年末城镇人口登记失业人数 万人 12.34 -1.8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 % 3.8 -0.2(百分点)

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险参保人数继续增加,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全省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235.37万人,比上年增长9.1%;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567.03万人,比上年增长40.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农民2912.39万人,比上年增长2.8%,农民参合率达到94.3%。城市低保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分类施保进一步巩固,共有55.45万人享受城市低保。廉租住房建设步伐加快,新建廉租住房7.9万套,新增租赁补贴2万户。完成23.96万户农村危房改造。

表21 2009年社会保险情况

单位:万人

指标名称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 235.37 9.1

其中:职工 171.95 9.8

离退休人员 63.41 6.9

参加工伤保险人数 143.25 11.0

其中:农民工 49.17 27.8

参加失业保险人数 144.61 2.3

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 1.07 -15.3

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 567.03 40.3

其中:城镇职工 279.55 8.6

参加生育保险人数 152.59 13.4

社会福利和救助事业健康发展。年末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拥有床位数2.2万张,全年收养人数为1.6万人。城镇各种社区服务设施为5000个,其中,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1000个。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12.24亿元,比上年增长18.3%;筹集社会福利资金4.2亿元,比上年增长23.5%;直接接受社会捐赠0.14亿元。对220万城乡困难群众实施了医疗救助。减少农村贫困人口50万人。

十四、生态环境和安全生产

生态建设力度加强。封山育林、天然林保护、珠防二期和森林植被恢复等重点林业工程和项目建设取得新进展。全省完成营造林面积22.40万公顷(336.00万亩)。55个县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完成治理面积653.71平方公里,全年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33.88千公顷(200.82万亩),比上年增长74.3%。年末共有自然保护区130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9个;自然保护区面积96.02万公顷(1440.30万亩),占全省国土面积的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