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7)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市艺术表演团体11个,公共图书馆14个,文化馆182个,文化站182个,博物馆49个。全年组织开展各类群众文化活动569场次。全市拥有电视台2座、广播电台2座、广播电视台6座,电视人口覆盖率和广播人口覆盖率分别达98.41%、99.37%。 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卫生机构5326个,其中医院、卫生院416个;各类卫生技术人员5.68万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97万人;卫生机构床位3.49万张。 全年举办各类群众体育展示表演和竞赛活动250项次,参与群众达到200万人次。全年建成4个免费开放的全民健身广场。全市拥有体育场(馆、所)4830个,面积1664.37万平方米,人均占有体育场地面积1.8平方米。全市已有社会体育指导员6200名,全民健身路径440套,晨晚练点1600个,健身气功站点92个。成功举办了西安市第十四届运动会。我市输送的运动员在全国第十一届运动会上获得4.5枚金牌、4.5枚银牌。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常住人口843.46万人,其中男性人口435.77万人,占51.7%;女性人口407.69万人,占48.3%,性别比为107(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全年出生人口8.47万人,出生率为10.08%。;死亡人口3.74万人,死亡率为5.63%。;全年净增人口5.94万人,自然增长率为4.45%……城镇人口581.40万人,占68.93%;乡村人口262.06万人,占31.07%。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781.67万人,比上年增长1.2%。 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963元,比上年增长24.7%;农民人均纯收入6275元,增长20.4%。城镇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32.4%,农村为35.8%。城镇居民人均现住房总建筑面积28.4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57.0平方米。 全市新增就业人数10.59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4.46万人,其中”4050“人员再就业1.3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4.3%。全市农村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人员71.22万人。 全市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352.42万人;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70.02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27.40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104.11万人,职工生育保险参保人数81.95万人。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农民人数达382.39万人,实际参合率96.77%,覆盖面为100%。 全市福利企业112家。全年共发行销售社会福利彩票18.02亿元。 十二、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全年完成城市基础设施投资354.77亿元,比上年增长45.3%。新增人行天桥6座,建设公交港湾98处。新增城区集中供热面积776万平方米。完成工程造林19.77万亩,新建改造绿地广场66个,新增城市园林绿化面积486万平方米。实施85个城中村和棚户区改造安置项目,安置房累计开工面积978万平方米,竣工面积87万平方米,安置回迁3209户、10799人。建成农村公路1351公里,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10850公里。乡镇、行政村、自然村通水泥(油)路率分别达到98.64%、92.68%、68.78%。 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全年好于国家二级标准(良好)以上的天数304天,比上年增加3天,创有记录以来最高水平。全年建成并投入运行污水处理厂5家,全市污水管网总长度1054公里,污水处理能力达到95万吨/日,比上年增加25万吨/日;可吸入颗粒物年日均值与上年持平,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年均值比上年下降4%。全市饮用水源地的水质达标率为100%。区域环境噪声等效声级均值为55.1分贝,道路交通噪声等效声级均值为 68分贝。 全年共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4225起,比上年增加87起,上升2.1%;死亡586人,比上年减少5人,下降0.9%;受伤2264人,比上年减少208人,下降8.4%;经济损失3128.91万元,比上年增加326.92万元,上升11.7%。 注释: 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本公报中增加值为现价,增加值增长速度均按可比价格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