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州祥云县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3-18 大理州祥云县统计局

乡镇企业继续快速发展。全县乡镇企业个数达12316个,比上年增长0.12%。乡镇企业从业人员33911人,比上年增长8.99%。全年营业总收入246259万元,比上年增长24.85%。乡镇企业总产值218341万元,比上年增长17.93%。

农村产业、产品结构得到进一步调整,整个农业和农村经济形势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较快增长。全县全社会工业总产值273441万元,比上年增长30.69%。其中: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完成169910万元,比上年增长32.83%。规模以下非国有工业企业完成103531万元,比上年增长27.32%。主要能源、原材料产品生产保持较快的增长,但部分产品的生产受竞争能力弱及市场需求制约等因素影响,产量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见下表)。

建筑业有所发展。全县施工总承包和专业承包资质为三级以上的独立核算建筑企业9个,完成增加值2897万元。施工房屋面积94568平方米,竣工面积37766平方米,结算利润总额799万元,结算税金及附加432万元。

四、固定资产投资

为进一步加快全县经济发展的步伐,加大了对全县基础设施、市政建设、小城镇建设等的投入。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0000万元,比上年增长30.11%。其中:基本建设投资11839万元,比上年下降21.13%;更新改造投资25850万元,比上年增长68.15%;房地产开发投资2263万元,比上年增长672.35%;农村集体投资4007万元,增长38.51%;城镇工矿区私人投资8407万元,增长42.93%;农村私人投资3019万元,增长24.91%;其他投资4615万元,增长8.66%。

市政建设步伐加快,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又上新台阶。完成了县城总体规划修编和老城保护规划设计工作,启动实施了祥姚路城区段建设、文苑路建设、清红路综合整治等工程。县城电网改造工程取得实效,投资123万元,长约4600米的八里路片区截污主干管安装工程全面竣工。总投资2031.56万元,一期工程投资503万元,日供水量可达1万方的县城新区一期供水工程正式启动。投资3363万元,日处理垃圾170吨的县城生活垃圾处理工程可研报告通过评审。城市管理力度不断加大,体制不断完善。为切实巩固和加强县城市容市貌的管理,树立对外开放的良好形象,根据《祥云县城管理若干规定(试行)》采取有效措施,加大了城市管理力度。

重点建设项目进展顺利,成效明显。祥云县普淜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祥云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综合楼建设工程和祥云县人民医院传染科治疗中心工程等项目已全面完工并初见效益。祥云县廉租住房工程进展顺利。项目储备和前期准备工作力度加大。

五、交通邮电

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继续较快发展,通信能力增强,基础设施建设成绩显著,运输紧张状况有较大改善。全县邮政业务总量395万元,比上年增长10.03%。固定电话机总数达50502部,比上年减少2.32%。其中:市话达22035部,比上年减少14.25%;农话达28467部,比上年增长9.48%。移动电话用户达5.5万户,因特网用户达2663户。建成数字移动基站248个,移动信号覆盖率达到90%。

六、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在买方市场格局下竞争日趋激烈,各种大型商场、超市、连锁店、仓储式商场发展较快。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0520万元,比上年增长12.72%。按销售地区分,县消费品零售额29636万元,增长26.53%;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30884万元,增长2.04%。按经济类型分,国有及国有控股经济11244万元,比上年增长58.79%;集体及股份合作经济9676万元,增长10.82%;个体私营经济30390万元,增长6.38%;其他经济9210万元,比上年下降1.06%。按行业分,批发零售贸易业56672万元,增长12.04%;餐饮业2989万元,增长39.15%;其他行业859万元,下降10.43%。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全县财政、金融和保险运行基本正常。财政收入较快增长;金融风险防范工作进一步加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较快增长;保险业务继续发展。

全县财政总收入24701万元,比上年增长42.48%。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3362万元,比上年增长21.90%;财政总支出30801万元,比上年增长14.19%。

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达216958万元,比上年增长14.94%。在金融机构存款中,储蓄存款余额137700万元,比上年增长19.40%。年末金融机构贷款余额达102490万元,比上年下降0.80%。现金投放适度。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收入601773万元,同比增长26.07%。现金支出604623万元,同比增长25.94%。收支两抵,净投放2850万元。

保险事业继续发展。全县各种保费收入3395万元,比上年增长50.82%,其中:财产险收入1489万元,增长19.31%;人身险收入1906万元,增长90.03%。赔付额963万元,比上年增长16.87%,其中:财产险赔付额819万元,增长9.79%;人身险赔付额144万元,增长84.62%。

八、科学技术、教育和旅游业

科技成效显著,科教兴祥战略得到进一步落实。全县共组织实施省列科技计划项目7项,补助科技三项费42万元;州列科技计划项目3项,补助科技三项费13万元。“旱地作物移栽定植器的发明及在烤烟上的运用”成果获大理州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类三等奖。祥城镇黄家办事处杨文银发明的“小型沼气池搅拌器”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实用新型专利。全年共举办种类科技培训4490期,共培训503706人次,编印《祥云科普》6期25300份。共投入科技三项费272.39万元,科普经费17.5万元,组织实施各种科技计划项目11项,45个课题。科技进步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达到44.5%。通过全国2003-2004年度县(市、区)科技进步考核,书记、县长获大理州2003-2004年度县市党政一把手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优秀奖。

教育事业取得新的进展。全县有普通中学21所(其中:完中3所,初级中学18所),职中1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小学152所(其中:完全小学134所),小学教学点158个(其中:一校一师103个),幼儿园3所。在校小学生40300人,初中生15239人,高中生4510人,职高学生1782人,在园幼儿1291人。全县小学在职专任教师1516人,学历合格率为98.4%;初中专任教师910人,学历合格率为97.4%;高中专任教师257人,学历合格率为83.6%;幼儿园在职专任教师42人。全县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8%,初中毛入学率达96.96%。小学和中学生均校舍面积分别为5.96平方米和7.07平方米。小学和中学生均图书分别为6.42册和15.4册。小学实验仪器达标率为95%。

旅游业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按照“以水目山景区为龙头,云南驿景区为重点,祥云古城为后续”的旅游发展规划,多渠道筹资,加快精品景区(点)和重点旅游项目的开发建设,改善旅游基础设施和接待服务条件。一是狠抓水目山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水目山景区明代古窑遗址保护和恢复建设;二是进一步指导做好云南驿古道开发建设工作和文化发掘工作;三是积极配合做好王德三烈士故居规划布展工作;四是配合做好洱海卫城的规划工作。同时,采取了多种形式宣传祥云及祥云旅游,让祥云的知明度进一步提高。全年旅游总人数达10.98万人,比上年增长6.04%。旅游经营收入达742万元,比上年增长1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