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州禄丰县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全年人寿保险保费收入2510.7万元,增长51%;赔款支出176.2万元。财产保险保费收入1622.7万元,增长21.1%;赔款支出1123.3万元。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据教育部门统计,年末全县国民教育系列学校为208所,其中:高中5所,在校学生3782人,专任教师262人;初中18所,在校学生14489人,专任教师1048人;小学185所,在校学生34022人,专任教师2177人。幼儿园17所,在园人数3347人。全县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8%,小学毕业生升学率95.11%,巩固率98.69%,初中毕业生升学率72.5%;教育部门主管录取的大学生705人,高中升学率77.2%。小学、初中、高中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分别为99.59%、99.12%和75.95%。 据科技部门统计,全年全县列入各级科技计划项目2项,其中:省级科技计划项目1项,州级科技计划项目1项。科技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5.62%,比上年提高0.79个百分点。组织科技培训15.93万人次。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县共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1个,下乡演出66场,观众47000余人次,创作演出的《真假乡长》入选云南省第三届文化精品工程,参加楚雄州首届社区文艺调演中,小彝剧《村主任》荣获一等奖。公共图书馆1个,接待读者16626人次,办理借书证2210个,流动期刊37680册,分编期刊328册,装订报纸108册。县文化馆1个,乡镇文化站18个,举办少儿书画展2次,展出作品70件,刊出宣传专栏14期书写标语440条,举办群众性文化活动12次,参加群众18200余人次。博物、文物管理机构1个,接待国内外观众19592人次,其中外国观众60余人次,台港同胞142人次,向中小学生免费开放1898人次,组织许氏禄丰恐龙到北京西单文化艺术广场进行展出。全县电视覆盖率97%,有线电视用户达35000户,入户率达31.6%,有线广播电视传输干线网络总长237.2公里,卫星收转站221座,广播覆盖率100%。 年末全县共有各类卫生机构29个,其中:医院8个,卫生院18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监督所1个,妇幼保健院1个。有卫生技术人员977人,其中:执业医师301人,执业助理医师123人,注册护士366人。实有床位1132张,其中医院床位796张。 我县中村乡叽拉彝族舞龙队代表云南省参加“轩辕龙杯”全国舞龙精英大赛,荣获规定套路第二名,自选套路第三名,全能第二名的好成绩。成功举办步步高DVD杯全国女子排球联赛红河女排主场的第一、第二、第三阶段比赛。全年我县体育健儿参加州级及以上体育竞技比赛获得奖牌13枚,其中:金牌1枚、银牌6枚、铜牌6枚。 十、人口、环境、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按公安部门户籍人口统计,年末全县总人口417083人,比上年增加415人,增长0.1%。其中:农业人口346184人,增长0.6%;非农业人口70899人,下降2.22%。在总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98677人,占总人口的23.66%,其中:彝族人口71889人,占总人口的17.24%,占少数民族人口的72.85%。千人以上少数民族有彝族(71889人)、傈僳族(2352人)、苗族(15972人)、回族(6054人)和白族(1199人)。2005年全县人口出生率13.9‰,死亡率8.04‰,自然增长率5.82‰,下降1.17个千分点。男女性别比(以女性为100计算)为104.6。 年末全县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5.4平方米;工业企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6.74%;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66.55%;工业企业二氧化硫排放达标率58.11%;工业企业烟尘排放达标率74.74%;工业企业粉尘排放达标率81.71%。 全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2530元,比上年增加155元,增长6.5%,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3.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827元,比上年增加906元,增长10.2%,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7.2%。年末全县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26.94平方米,农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31.98平方米。全县163个村(居)委会,全部开通程控电话,通公路,通电;160个通自来水,占98.2%。 年末全县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8589人,比上年增加597人,其中:在职职工12043人,离退休人员6546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2856人,比上年增加606人,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775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6537人,比上年增加1080人,参保率81%(按应参保人员计算)。673334个农村居民参加了社会养老保险。国有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和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费做到了按时足额发放。 全年有8749个城镇居民领到了最低生活保障金。农村特困户2740户6695人,下拨口粮款110万元,下拨农村特困户医疗救助金17万元,解决了2740户6695人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经费。全县共有敬老院17所,现有五保老人794人,其中在敬老院集供养的346人,分散供养的448人。有福利院1个,收养3名孤残儿童和8名鳏寡老人。 注:1、本公报数为初步统计数。 2、旅游业收入和旅游人数为旅游部门统计口径。 3、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4、非公经济增加值增长速度以现行价格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