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州禄丰县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禄丰县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禄丰县统计局(2006年3月)2005年是实现“十五”计划发展目标的最后一年。一年来,全县各族人民在中共禄丰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在创新中求发展,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加强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夯实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战胜各种自然灾害和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实现了经济平稳较快的增长,呈现出速度、结构、质量和效益相协调的良好势头。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环保等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城乡居民生活继续改善,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均实现了当年和“十五”计划的预期发展目标,为“十一五”规划的起步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综合 初步测算,全年实现生产总值(全县GDP)402628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3.6%,增幅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5027万元,增长5.4%;第二产业增加值143030万元,增长26%;第三产业增加值164571万元,增长9.2%。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对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1.4%、61%和27.6%,分别比上年下降0.8个百分点、增长14.5个百分点、下降13.7个百分点。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3.6:35.5:40.9,继续巩固了“三二一”的产业结构类型。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按从业人员计算的人均GDP)为14848元/人,比上年增长12.7%。按公安部门统计的户籍人口计算的人均GDP为9658元,比上年增长14%。非公有制经济占全县GDP的比重为66.2%,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 烟草业、冶金矿产业、建筑材料业、生物资源开发创新产业、旅游业五大重点产业全年实现增加值160434万元,比上年增长28.2%。五大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39.8%。 全县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2.8%。居民消费价格中,食品价格上涨4.5%,其中粮食价格下降0.8%;衣着价格下降6.7%;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下降4.1%;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价格下降7%;交通和通讯价格下降1.6%;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1.5%;居住价格上涨6.3%;服务项目价格上涨8.6%。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上涨0.9%。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总水平上涨4%。 年末全县从业人员271160人,比上年增加3569人。其中从事非农产业的98478人,占36.3%,比上年提高了0.1个百分点。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19%。城镇化水平(城镇化率)为29.82%。 二、农业 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36608万元,实现农业增加值87747万元(农业统计数,未作修订),比上年增长6.5%。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535128亩,比上年增加51亩,增长0.01%。经济作物播种面积322487亩,比上年减少2675亩,下降0.82%。全年粮食产量163987吨,比上年增长1.7%。其中:秋粮121575吨,下降1.4%;夏粮42412吨,增长11.75%。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种植比为62:38,经济作物种植比重和上年持平。 全年完成造林面积0.5万亩。全县森林综合覆盖率70.54%,其中有林地覆盖率59.78%,灌木林地覆盖率10.76%。主要林产品产量为:核桃99吨,增长16.5%;板栗778.2吨,增长12.3%;花椒36吨,增长17.6%;松籽3.8吨,下降40.6%。 全年肉类总产量42098吨,增长6.3%;牛奶产量149吨,下降20.3%;禽蛋产量901吨,增长6.8%;蜂蜜45吨,增长25%;水产品产量1784吨,增长5.1%。大牲畜年末存栏137027头(匹),下降1.7%;生猪年末存栏333685头,增长10.7%;羊年末存栏155398只,增长1.1%。 全县已建成中小型水库233座,总库容1.94亿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28.22万亩,其中节水灌溉面积11.13万亩。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21473.57万瓦,比上年增长19.4%,排灌机械总动力4141.52万瓦,增长12.9%。农村用电4868万度,增长18%;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24132吨,增长11.9%;农药施用量581吨,增长25.8%。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450855万元,按价格指数缩减法计算,比上年增长6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378625万元,增长85.4%;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实现产值72611万元,下降0.5%。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占全部工业产值的83.9%,比上年提高11.8个百分点。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74687万元,比上年增长66%,其中实现利润49443万元,增长73.1%。 全县13个主营建筑单位,完成总产值29912万元,比上年下降10.9%,实现利润2388万元,增长18.3%。按增加值计算的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5332元/人,比上年下降2.9%。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6729万元,比上年下降22%。其中:基本建设投资26179万元,增长8%;更新改造投资40450万元,下降1.5%;其他投资2143万元,下降92.6%。在投资中,公有制经济单位投资30443万元,增长2.9%;非公有制经济单位投资41207万元,下降38%。全年新增固定资产156534万元,比上年增长117.6%。新开工的施工项目321个,比上年增加39个。 五、国内外贸易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7819万元,比上年增长11%。从地区市场看,县级(县城区)实现42887万元,增长8.8%;县以下实现64932万元,增长12.5%。分经济类型看,公有制经济实现8946万元,下降9.6%,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经济实现8043万元,下降9.4%;非公有制经济实现98873万元,增长13.3%,其中个私经济实现54931万元,增长18.4%。非公有制经济实现的消费品零售额占消费品零售总额的91.7%,比上年上升3.3个百分点。全年实现出口交货值9109万元,出口的产品有钢铁、松茸、香醋等。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业 据交通部门统计,县内公路通车里程1310公里,其中二级以上公路103公里。货运量67.2万吨,货物周转量61321.2万吨公里,客运量219.6万人,客运周转量15614.4万人公里。 年末全县拥有固定电话4.66万部。 据旅游部门统计,全年共接待国内游科21.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4%。实现旅游总收入3187万元,增长14.1%。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40270万元,比上年增收9038万元,增长28.9%。其中:上划中央“两税”收入21196万元,增长33.8%;地方财政自收收入19074万元,增长23.9%,地方财政支出45880万元。 金融机构年末各项存款余额31.94亿元,比年初增长6.13%,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1.21亿元,增长14.89%。金融机构年末各项贷款余额13.55亿元,比年初下降6.38%。金融机构净投放现金7.4亿元,增长37.61%。年末存差11.5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