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州元谋县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7年,全县各族人民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快发展为第一要务,全力实施“双目标、双动力、双支柱”发展战略,努力克服各种自然灾害的影响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诸多困难,全力建设绿色元谋,竭力加快富民强县步伐,实现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全县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团结,城乡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 一、综 合 初步核算,全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GDP)120534万元,比上年增加 11173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增长12.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6756万元,比上年增长8.3 %,拉动经济增长3.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23287万元,比上年增长17.3%,拉动经济增长3.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50491 万元,比上年14.9%,拉动经济增长5.7个百分点。一、二、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8.8%、25.7%和 45.5%,分别比上年下降3.3个百分点、上升0.1个百分点和上升3.2个百分点。 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8.8︰19.3︰41.9。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即按全社会从业人口计算的人均GDP)为8928元/人。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GDP为5677元(按目前汇率折算折合778美元)。 全县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6.1%。八类消费品中,食品类价格上涨14.9%,其中粮食价格上涨4.7%;烟酒及用品类价格上涨3.0%;衣着类价格上涨0.7%;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价格上涨0.9%;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价格上涨2.1%;交通和通讯类价格上涨0.9%;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涨 0.4%;居住类价格上涨6.2%。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中,服务项目价格上涨2.1%。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5.8%。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5.7%。 年末全县从业人员13.64万人,比上年增加0.29万人。其中:从事农业产业的10.59万人,比上年减少0.04万人,占全部从业人员的77.6%,比上年下降2个百分点;从事非农产业的 3.05万人,比上年增加0.33万人,占全部从业人员的22.4%,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全年就业服务中心安置就业1999人,其中下岗职工再就业1050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9%。城镇化水平(城镇化率)为28.1%。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结构不合理,加快发展的基础仍不牢固;基础设施薄弱,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城乡劳动力就业渠道不多,就业压力增大;财源单一,财政收支矛盾突出,财政支持发展的资金有限;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艰巨。 二、农 业 全年完成农业总产值92110万元,比上年增加10826万元,按价格指数缩减法计算,比上年增长8.3%。 全县粮食种植面积193380亩,比上年增加210亩,增长0.1%。经济作物播种面积177073亩,比上年增加12513亩,增长7.6%。其中:蔬菜种植面积124944亩,增加11701亩;烤烟种植面积 12201亩,增加964亩;油料种植面积9966亩,增加77亩;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种植结构为52.2︰47.8,经济作物种植比重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 全年粮食产量68855吨,比上年增长0.1%。其中秋粮63480吨、比上年增加47吨;夏粮5375吨,比上年增加7吨。 表1:2007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计量单位:吨 产品名称 本年数 比上年增减量 增减% 粮食 68855 54 0.1 蔬菜 271092 49980 22.6 油料 1566 179 12.9 甘蔗 3296 199 6.0 烤烟 1831 284 18.4 水果 42341 -3930 -8.5 其中:园林水果 22501 -1392 -5.8 全年肉类总产量16425吨,比上年增长4.1%,禽蛋产量 354吨,增长0.3%;水产品产量1350吨,增长3.8%。大牲畜年末存栏83723头,比年初减少0.2%;生猪年末存栏128559头,比年初减少6 %;羊年末存栏102945只,比年初减少11.6%。 表2:主要畜产品产量及牲畜存栏情况如下: 指 标 单 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减量 增减% 肉类总产量 吨 16425 643 4.1 #猪牛羊肉 吨 15367 656 4.5 年内生猪出栏 头 142226 5678 4.2 年内牛出栏 头 14118 831 6.3 年内羊出栏 只 67230 3148 4.9 大牲畜年末存栏 头 83723 -122 -0.2 生猪年末存栏 头 128559 -8188 -6.0 羊年末存栏 只 102945 -13531 -11.6 全县有效灌溉面积达到 10970公顷,节水灌溉面积5710公顷。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12588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4.5%;其中排灌机械总动力2963万千瓦,增长3%。农村用电2445万度,比上年增长9.9%;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15798吨,下降0.1%;农药施用量444吨,增长15.6%。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05412万元,比上年增加20021万元,按价格指数缩减法计算比上年增长 20.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 24062万元,比上年增加3160万元,增长15.6%;规模以下完成产值81350万元,比上年增加16861万元,增长22.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4040万元,比上年增加900万元,增长25.2%。 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1410万元,增长17.2%。其中:实现利润233万元,增盈减亏364万元;实现税金1177万元,下降11.8%。 表3: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如下: 产品名称 单位 绝对值 比上年增减量 增减% 水泥 吨 80189 -47275 -37.1 发电量 万千瓦时 3678 512 16.2 其中:水电 万千瓦时 3678 512 16.2 机制砖 万块 4506 -38 -0.8 绵白糖 吨 -5928 自来水生产量 万吨 131 14 12 酒精 千升 12022 235 2 全县12个资质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12598万元,比上年增长19.8%,实现利润756万元,增长117.8%,实现税金606万元,增长30.8%。按增加值计算的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4445元/人。比上年增长2.9%。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5983万元,比上年增加14209万元,增长23%。其中:城镇投资58015万元,增长16.8%,其中国有单位投资30847万元,比上年增长37.7%;农村投资6238万元,增长1.6%;房地产投资3921万元,增加3272万元,增长504.2%;农村私人投资7809万元,增加2482万元,增长46.6%。全年新增固定资产51792万元。全年新开工项目192个,比上年减少2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