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州姚安县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全县公有制与非公有制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0.2:89.8,分别比上年上升和下降2.8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与规模以下工业产值构成比为9.9:90.1;轻重工业产值比为63:37。 表3:2007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 产品名称 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 麻袋 万条 259 7.9 铅精矿 吨 2453 108.4 白产丝 吨 34 -24.3 铜 吨 49 -29.0 铝箔纸 吨 483 37.0 镉 吨 191 59.2 发电量 万千瓦时 301 77.1 铝锌原矿 吨 100 -99.8 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2313万元,比上年增长18.8%;实现建筑业增加值4017万元,增长16.7%。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招商引资 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5433万元,比上年增长35.01%。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1288万元,增长35.91%;农村固定资产投资14145万元,增长32.44%。 全年新增固定资产35490万元,比上年增长70.13%。全年施工项目241个,其中本年新开工项目224个。竣工房屋面积278449㎡,其中住宅面积180990㎡。全县实际引进县外资金项目12项,协议总投资86493万元,实际到位资金8446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391万元,增长39.48%。 五、贸易业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806万元,比上年增长16.5%。按地域分:县的零售额为22806万元,比上年增长16.8%;县以下的零售额12000万元,比上年增长15.9%。按行业分: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24203万元,增长17.3%;餐饮业实现7044万元,增长17.6%;其它行业实现3559万元,增长9.7%。按经济类型分:公有制经济的零售额2228万元,比上年增长11.6%;非公有制经济的零售额32578万元,比上年增长16.9%。非公有制经济实现的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93.6%。 六、交通和邮电业 全县公路通车里程1172公里,其中二级公路38公里。年末全县拥有各类机动车9257 辆,其中:汽车980 辆、农用运输车196 辆、拖拉机1181台、摩托车6900 辆。机动车驾驶员9800人。全年完成客运量192万人,旅客周转量5238 万人/公里;货运量26 万吨,货运周转量3492万吨/公里。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4031万元,比上年增长23.2%。订售报纸145.62万份,订售杂志5.69万份,信函收发总量5.2万件。年末全县拥有固定电话17116部,移动电话 28192 部,每百人拥有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 222部。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5966万元,比上年增长15.06%。完成地方财政总收入5873万元,比上年增长15.18%。其中完成地方一般预算收入4326万元,比上年增长10.33。全年财政总支出34912万元,比上年增支10925万元,增长45.55%,其中一般预算支出31318万元,比上年增长36.41%。 金融机构年末人民币存款余额101980万元,比年初增长9.09%,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70700万元,增长0.76%。金融机构年末人民币贷款余额44940万元,比年初增长21.28%。 全年各种保险累计保费收入1720万元,比上年增长32.7%,赔款935万元。其中,财产保险收入630万元,比上年增长11.1 %,赔款306万元;人寿保险收入1090万元,比上年增长49.5%,赔款629万元。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年末全县国民教育系列学校99 所。其中:普通高中2所,招生921人,在校学生2774人,专任教师197人;初中13所,招生3055人,在校学生8750人,专任教师574人;小学79所,招生2754人,在校学生17516 人,专任教师911人;幼儿园5所,在园幼儿3403人,专任教师48人。 全县学龄儿童入学率 99.45 %,初中阶段学龄人口毛入学率100.4%;高中阶段学龄人口毛入学率53.1%;小学、初中、高中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分别为98.24%、98.8%和 97.87%。 全年列入各级科技计划项目10项,获州级科技进步奖2项;有农民专业协会121个,会员16615人;评晋农民专业技术职称109人,累计达2090人。全年组织科技培训977期8.44万人次。发放科普材料2.9万份;科技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1.5 %,比上年提高0.3 个百分点。 九、文化、卫生 年末共有文化事业机构12个,其中艺术表演团体1个、图书馆1个、博物馆1个、乡(镇)文化站9个;有电视台1座,广播电台1座,广播、电视覆盖率分别为100%和98.5%。 年末全县共有各类卫生机构17个,有卫生技术人员441人,其中:执业医师129人,执业助理医师38人,注册护士136人。有病床495张,其中医院床位360张。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按公安户籍人口统计,年末全县户籍总人口207906人,比上年增加1130人,增长0.55%。其中:非农业人口17403人,增长5.03%,占总人口的8.37%;农业人口190503人,增长0.15%,占总人口的91.63%。男女性别比(以女性为100计算)为104。总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54824人,占总人口的26.37%。年内出生人口1951人,人口出生率9.41‰;死亡人口1225人,人口死亡率5.91‰,人口自然增长率3.5‰。 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606元,比上年增加301元,增长13.0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028元,比上年增长10.6%。年末全县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0.7平方米,农村人均住房面积30.2平方米。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3028人,参加失业保险1759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13079人,参加工伤保险2168人,参加生育保险 1693人。 全县有7108户12550人领到了最低生活保障金,全年发放低保金767.5万元。社会救济对象0.3万人,发放救济金61.3万元。全年民政优抚革命伤残军人 96人、在乡复员军人453人。全县有敬老院12所,收养99人;有福利院1所,收养8 人。 十一、资源、环境与生产安全 全年完成造林面积13150亩,森林覆盖率68.1 %,当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816公顷。 全年降雨量817毫米,年平均气温 15.3℃,年日照2117小时,无霜期245天。 全年共发生生产安全事故3起,造成7人死亡、2人受伤,经济损失21.7万元。交通事故35起,造成12人死亡、41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8.05万元。火灾事故28起,死亡4人,直接财产损失20.28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