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州弥勒县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工业经济效益继续改善。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10816万元,比上年增长13.2%;实现利税665602万元,比上年增长14.6%;实现利润167866万元,比上年增长20.3%;亏损企业亏损额560万元,比上年减亏68.1%。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持速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完成投资287376万元,比上年增长17.4%。 从投资渠道看:城镇投资243347万元,比上年增长7.39%;房地产完成投资10864万元,比上年增长89.24%;农村非农户投资21165万元,是上年完成数的3.3倍;农村私人完成投资12000万元,比上年增长60%。 五、商业贸易 消费品市场活跃。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94850万元,比上年增长17%。其中:县的零售额实现64730万元,比上年增长18.5%;县以下的零售额实现30120万元,比上年增长13.9%。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住宿餐饮业、其他行业与上年对比分别增长16.7%、26.9%、8.4%。从经济成份看:国有及国有控股、集体及股份合作、个体私营经济、其他经济分别增长25.5%、14%、17.6%、11%。 全县私营企业389户,比上年增加46户,增长13.4%。个体经营户10374户,比上年增加1154户,增长12.5%。 六、交通、邮电通讯 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综合运输能力不断提高。年末全县道路通车总里程达1774公里;道路密度43.7公里/百平方公里,每万人拥有公路通车里程35.6公里/万人,行政村通车率达100%,自然村通车率达100%;全年完成全社会客运周转量11520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5.0%,货运周转量54582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5.2%。 邮电通信业持续健康发展。邮政业务总量达936万元,比上年增长12.1%。特快传递54496件,比上年增长58.2%;订销报纸203万份,比上年下降16.8%;订销杂志18万份,比上年下降21.7%;在网移动电话用户174019户,比上年增加24249户,增长16.2%。 七、财政、金融、保险 财政收支稳定增长。2007年,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9010万元,比上年增长22.2%;一般预算支出79273万元,比上年增长37.2%。 金融信贷稳步发展。2007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620570万元,比年初增加23476万元,增长3.9%。其中:居民储蓄存款253895万元,比年初增加4090万元,增长1.6%;各项贷款余额620073万元,比年初增加18649万元,增长3.1%;短期贷款498488万元,增长2.9%;中长期贷款120785万元,增长15.1%,中长期贷款增长的投向是个人购房、建房、购车等消费贷款。银行现金收支全年分别为1305274万元和1381872万元,比上年分别增长32.8%、34.4 %。 保险事业持续发展。2007年,全县完成保险收入12936万元,比上年增长16.3%,支付赔付金额3347万元,比上年增长18.9%。 八、教育、文化、卫生事业 教育事业保持较快发展,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进一步巩固。2007年,全县初中招生7196人,在校学生21125人,毕业生8640人。普通小学招生7489人,在校生45968人,毕业生7297人。幼儿园在园(班)幼儿12796人。全县高中招生3340人,在校生8763人,毕业生1585人,学龄儿童入学率为99.92%,中小学办学条件得到改善。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全县共有文化站12个,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艺术表演团体1个,电影放映单位1个,广播人口覆盖率95.33%,电视人口覆盖率95.5%。 卫生事业不断进步。全县有医疗卫生机构26个。其中:县级医疗机构13个,乡镇卫生院13个。实有床位1278张,千人拥有床位2.5张,卫生技术人员1021人,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2人。村卫生所、医务室140个,个体社会办医200个。 九、人口与人民生活 年末全县总户数144731户,总人口为511477人,全县出生人口 7854人,出生率为10.18‰,死亡人口2456人,死亡率为5.24‰,自然增长率为4.94‰,人口密度128人/平方公里。 人口主要构成情况 指 标 名 称 年末人数(人) 比重(%) 年末总人口 511477 100 其中:少数民族人口 217664 42.56 农业人口 449293 87.84 非农业人口 62184 12.16 在总人口中 男 性 261552 51.14 女 性 249925 48.86 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长。全县辖区内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1815元,比上年增长5.3%。其中,县属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6401元,比上年增长12.7 %。全县300户农村住户调查结果,农民人均纯收入2690元,比上年增长1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