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州开远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林业略有回落。全年完成林业总产值3192万元,比上年略有回落,下降0.5%。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2005年,农村节能、环保意识进一步增强,全市农村用电量2268万千瓦时,比上年下降12.3%。新建沼气池2259口,新建小水窖1146口。化肥施用量36283吨,比上年下降1.2%。薄膜使用量652吨,比上年增长14.0%。农药使用量370吨,比上年增长4.9%,农田水利有效灌溉面积8170公顷,比上年增长1.4%。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20042万瓦特,比上年增长6.1%。其中排灌机械动力1422万千瓦,增长6.8%。小型拖拉机4474台,比上年增长0.5%;农用载重汽车914辆,比上年增长6.4%;农用运输车507辆,比上年增长5.2%。田园管理机171台,比上年增长20.38倍;温室2014204平方米,增长3.3%。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投资总量迈上新台阶。2005年,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7879万元,比上年增长56.9%。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182548万元,增长66.7%。按投资种类分,基本建设完成投资159739万元,增长76.0%;更新改造完成投资20920万元,增长31.1%;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2356万元,增长2.6%;城镇私人投资4557万元,增长15.9%;农村固定资产投资5695万元,增长31.3%。全年施工项目177个(不含城乡集体和个人投资),其中新开工项目达136个。”十五“期间累计完成投资554157万元,比”九五“累计增长65.7%,”十五“期间年均增长28.5%。 第二产业投资拉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从三次产业投资情况看:第一产业投资比上年大幅回落,完成投资550万元,下降70.7%。第二产业保持较高速度增长,完成投资155611万元,增长87.7%,比全社会投资增幅高30.8个百分点,其中煤炭开采业完成投资3661万元,下降22.0%,电力、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140873万元,增长1.2倍。第三产业投资稳步增长,完成投资51718万元,增长8.4%,其中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完成投资5685万元,增长31.4%。 重点工程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全年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163492万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78.6%,比上年增长64.6%。大唐红河开远电厂一期工程和国电小龙潭电发厂三期扩建工程将分别于今年3月底和年底投产发电;小龙潭矿务局五期扩建搬迁工作有序推进;化学工业园区总体规划已经完成,园区内项目建设步伐加快,解化集团电站烟气脱硫配套2万吨/年硫酸铵工程已完工投入使用,农用硝酸铵改性技改项目已进入工程收尾阶段,解化15万吨/年二甲醚项目和合成氨原料线路及动力结构调整项目进展顺利,红磷川科有限责任公司5万吨/年精细磷化工项目建成投产,红磷公司30万吨/年NPK技改已进入设备安装阶段,金榜锰业2万吨/年电解锰项目一期工程开始试生产,明威公司5万吨/年高级文化用纸技改项目已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公务员小区一期、泸江河综合治理一期、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城市电网改造、通信地下管网等工程全面完成;市行政办公大楼、公务员小区二期工程正在抓紧施工建设;市污水处理厂已完成联动试车,进入工艺调试阶段;优质高中主体工程完工,实现招生办学。 五、财政和税收 财政收支同步大幅增长。2005年,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51704万元,比上年增长11.8%,”十五“期间平均每年递增20.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7026万元,增长12.1%,十五”期间平均每年递增14.9%。在地方财政收入中,一般预算收入25854万元,比上年增长16.9%,十五“期间平均每年递增15.1%;基金收入1172万元,比上年下降41.7%。全年地方财政支出45611万元,比上年增长16.9%,”十五“期间平均每年递增19.0%。其中一般预算支出44590万元,比上年增长17.3%。在一般预算支出中,农业支出2200万元,比上年增长14.1%,基本建设支出1004万元,比上年增长178.0%,医疗卫生经费支出1977万元,比上年下降5.1%,城市维护费支出6210万元,比上年增长68.8%,文体广播事业费支出1733万元,比上年增长52.4%,行政管理费支出5414万元,比上年增长22.1%,教育支出8196万元,比上年增长39.2%。 税收收入增长较快。2005年,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中,全市完成各项税收收入22366万元,比上年增长28.9%。其中,企业所得税300万元,增长41.1%,增值税6051万元,增长11.7%,城市维护建设税2898万元,增长22.7%,营业税7592万元,增长51.6%,资源税1337万元,增长193.4%,农业四税1713万元,增长13.5%,个人所得税223万元,增长29.9%,房产税878万元,增长5.2%。上划中央”两税“收入18662万元,比上年增长5.5%;上划中央所得税收入6016万元,增长36.1%。 六、金融和保险 金融运行形势趋好,支持地方经济建设的力度进一步加大。2005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95726万元,比年初增加66257万元,增长15.4%,”十五“期间平均每年增长14.7%。其中,企业存款余额147758万元,比年初增长15.2%;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05698万元,比年初增长16.2%。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343412万元,比年初增长42.4%,”十五“期间平均每年递增12.4%。其中,短期贷款158209万元,比年初增长7.3%;中长期贷款182275万元,比年初增长1.12倍。全年全市金融机构现金收入824938万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1.1%;现金支出800353万元,下降11.5%;现金净回笼24585万元,比上年多回笼现金770万元,增长3.2%。 保险事业稳步发展。2005年,全市实现保费收入7043万元,比上年下降8.2%,”十五“期间平均每年递增9.6%;全年各项赔款和给付金额2386万元,比上年增长13.0%,”十五“期间平均每年递增5.7%。 七、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保持活跃。2005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79580万元,比上年增长10.1%,”十五“期间平均每年递增9.2%。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67704万元,比上年增长10.6%;农村消费品零售额11876万元,增长7.2%。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51142万元,比上年增长14.1%;餐饮业零售额10441万元,比上年增长9.5%;其他行业零售额17997万元,比上年增长0.2%。分经济成份看,国有及国有控股经济零售额12642万元,比上年下降19.6%;集体及股份合作经济零售额2570万元,比上年增长12.1%;个体私营经济零售额38170万元,比上年增长30.2%;其他经济零售额26198万元,比上年增长4.9%。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35238万元,比上年增长2倍。住房、汽车、旅游、健身等随着消费结构加快升级继续升温,高档耐用的娱乐型、享受型家电迅速增加,家电、手机、电脑、家庭轿车等更新普及速度在不断加快。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达105172平方米,比上年增长47.1%。城乡集市贸易持续兴旺,完成成交额26847万元,比上年增长1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