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市江城县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计划生育:计划生育工作稳步推进。大力提倡晚婚晚育,优生优育,严格控制超生抢生。全面推行农业人口独生子女“奖优免补”政策,年内农业人口新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达354户,全县已婚育龄妇女20660人,采取各种避孕节育措施17970人,综合节育率为86.98%,长效节育率为84.03%,计划生育率为96.69%。 资源和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建设得到加强。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大力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工程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加强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管理和城市污水治理和环境污染防治工作。2005年,全县有环境监测机构1个,环境保护系统人员6人。自然保护区1个,保护区面积4753公顷。工业废水处理率96%,工业固体废物结合治理率达到95%。 七、人民生活、扶贫工作和社会福利事业。 人民生活: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全县年末在岗职工人数5784人,比上年未减3.7%;全年共发放职工工资总额7035万元,比上年同期增1.6%;人均工资总额12375元,比上年同期增8.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088元,比上年同期增6.0%;农民人均纯收入1028元,比上年同期增5.8%。 扶贫工作:扶贫工作取得新成效。县人民政府积极采取国家支持和社会力量援助,采取单位挂钩、领导干部结对帮扶等形式提升扶贫开发成效。年内,共投入各项扶贫资金2429万元,解决了6800人群众温饱问题,“四项扶贫工程”为重点的各项扶贫工作稳步推进。 就业、社会保障:就业工作进一步加强,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年末实有城镇登记失业人员323人,比上年减少167人;城镇登记失业率4.5%,上升0.1个百分点;全年共开发就业岗位440个,发放再就业优惠证913本,完成再就业培训682人次,实现城镇就业人员349人,再就业率达到85%。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各项基金扩面征缴取得积极成效,参保人数不断增加。全县养老、医疗、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3165人、6984人、850人、754人;全年共支付离退休养老金6120万元,比上年增11.3%,发放失业救济金141万元,比上年减2.1%,医疗补助金554万元,比上年增48.1%,工伤保险金0.2万元,比上年减80%。 社会福利事业不断发展。全县共有社会福利事业单位1个,共收养散居孤老残幼254人;城乡各种社会救济对象得到国家救济的达6.76万人次;年内共发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户1370户、3037人,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536.9万元。 注:1、本公报部份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最后结果以《2005年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统计年鉴》公布为准。 2、由于口径范围发生变化,部份指标数据存在不可比现象,请注意对比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