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市景东县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3-18 普洱市景东县统计局

景东彝族自治县统计局

(2008年4月3日)

2007年,全县各级各部门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升创新“畜牧、蔗糖、茶叶”三大传统产业,做大做强“林业、蚕桑、烤烟”三个骨干产业,培育壮大“矿电、生物资源、旅游文化”三大新兴产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实现全县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呈现出综合经济、农业和农村经济、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工业生产恢复性增长,社会各项事业发展较好的喜人局面。

一、综合

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经济总量突破19亿元大关。全县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92262万元,比去年增加36344万元,同比增长14.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8301万元,同比增长15.7%;第二产业增加值41079万元,同比增长10.2%;第三产业增加值62882万元,同比增长15.6%。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42.0:23.6:34.4调整为今年的45.9:21.4:32.7。非公经济增加值65369万元,占GDP比重的34.0%,比去年增加个0.2百分点。

三次产业结构图

(二)农业

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增长,发展再创历史新高。2007年,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96176万元,同比增长22.1%;实现农业总产值122869万元,同比增长12.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102元,增长21.1%;农业和农村经济在2006年的基础上再创历史新高。

实现了粮食的稳定生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2007年粮食种植面积达587702亩,比去年减少3.8%,实现粮食总产量126470吨,比去年减收2.8%,粮食单产亩均提高了2.1公斤,确保了全县粮食供求的总体安全。茶叶、烤烟、甘蔗、蚕桑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产量继续提高。

主要农业产品产量表

2007年 2006年 增长%

粮食产量(吨) 126470 130113 -2.8

油料产量(吨) 1336 1437 -7.0

甘蔗产量(吨) 251027 233393 7.6

烤烟产量(吨) 5167 4080 26.6

茶叶产量(吨) 6438 5036 27.8

水果产量(吨) 2892 2736 5.7

蔬菜产量(吨) 16971 16239 4.5

咖啡产量(吨) 177 145 22.1

林业生产取得新成绩。按时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林政管理工作得到加强,完成造林46650亩,零星植树43万株,护林防火工作成绩显著,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全县森林覆盖率达66.8%。

主要林产品产量

2007年 2006年 增长%

松脂产量(吨) 17688 16414 7.8

核桃产量(吨) 3242 2415 34.2

板栗产量(吨) 70 114 -38.6

紫胶产量(吨) 206 246 -16.3

花椒产量(吨) 16 15 6.7

畜牧业生产保持稳定增长,2007年畜禽价格上涨,商品出栏率明显提高,经济效益继续提高。实现畜牧业产值34359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3.2%,畜牧业生产实现稳定发展。

主要畜禽产品产量表

2007年 2006年 增长%

肉猪出栏(头) 232414 225045 3.3

大牲畜出栏(头) 23310 21345 9.2

羊出栏(只) 62206 64645 -3.8

家禽出栏(羽) 1757097 1665035 5.5

肉类总产量(吨) 21087 20365 3.5

禽蛋产量(吨) 653 557 17.2

鲜茧产量(吨) 2607 1603 62.6

新农村建设有序推进。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和我县新农村建设“五通六好”的目标,着力抓好公路、农田水利、人畜饮水、农村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开展乡风文明、村容整治、新型农民培训等工程。投资508万元实施10个新农村示范点建设,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三、工业

工业生产恢复性增长,经济效益有所提高。2007年下半年来,全县工业经济呈现恢复性增长,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40198万元,同比增长15.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27256万元,同比增长7.1%;规模以下工业完成12942万元,同比增长21.5%。工业增加值32306万元,同比增长9.9%。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表

2007年 2006年 增长%

原煤(吨) 59600 21002 1.8倍

食糖(吨) 20347 11746 73.2

水泥(吨) 101668 97576 4.2

发电量(万度) 6738 5875 14.7

锯材(立方米) 18931 4863 2.9倍

人造板(立方米) 50569 73113 -30.8

松香(吨) 3160 6648 -52.5

丝(吨) 61 — —

注:发电量不含漫湾、大朝山电站电量分成。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比今年前三季度有所提高,比去年同期有所下滑。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5408万元,比前三季度增长1.4倍,比去年同期下降15.2%;主营业务利润为负1507万元,比前三季度减少2065万元,比去年同期减少3327万元;产销率达91.8%,比前三季度增长加32.7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增加5.5个百分点;利润总额为-1076万元,比去年同期减少1871万元。

四、投资建筑业

固定资产投资和建筑业快速增长,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3300万元,比去年增长15.3%。其中,城镇投资完成26086万元,比去年同期下降3.1%;农村投资13304万元,增长48.6%;房地产投资3910万元,增长1.3倍。基础设施投资继续加强,重点工程施工进展顺利。全县不断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加强对全县水、电、路、通讯和城镇基础设施的改造和完善,完成农村5000口沼气和1000口小水窖建设,完成漫湾至芹菜塘、清凉至花山、出境公路、新城区七米街路面硬化、路灯安装和老街的改造等工程,总计投资近1亿元。

建筑业快速增长。全县建筑业完成施工产值25703万元,同比增长42.0%,竣工产值17227万元,同比增长13.2%,建筑业增加值8773万元,增长11.3%,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57366平方米,同比下降27.9%;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94284平方米,同比下降28.9%。

五、国内贸易和市场物价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快速增长。2007年,全县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618万元,比去年增长16.2%。分城乡看,县级市场实现零售额28323万元,增长16.8%;乡村市场实现零售额12295万元,增长14.8%。分经济类型看,国有经济实现零售额624万元,增长18.2%;集体经济实现零售额6027万元,增长21.9%;其他经济实现零售额33967万元,增长15.2%。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34857万元,增长16.7%,餐饮业5672万元,增长13.2%,其他行业零售额89万元,与支年同期持平。城镇居民对购建新房、购买轿车、旅游、娱乐消费继续升温,农村居民对家电、摩托车、移动电话和太阳能的消费日趋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