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市思茅区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3-18 普洱市思茅区统计局

普洱市思茅区统计局

2007年,全区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区委、区政府带领和依靠全区各族人民,全面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克服了各种自然灾害和不利因素的影响。国民经济呈现出增长较快、结构优化、效益提升、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实现了年初确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

一、综合

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经济总量突破30亿元。初步核算,全区生产总值为332746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9.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3634万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27869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61243万元,分别增长15.7%、26.6%和15.6%。人均GDP为13006元,增长18.7%。

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3.02:35.60:51.38调整为13.11:38.43:48.46,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提高,比上年提高2.9个百分点。工业成为推动经济快速增长的主导力量,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3.01%,提高3.01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38.3%。

图1   2002-2007年思茅区生产总值(万元)

全区居民消费价格上涨8.5%,其中食品类上涨19.6%。商品零售价格上涨8.6%,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3.8%。

表1  2007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年=100)

指 数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108.5

食品119.6

其中:粮食109.1

烟酒及用品105.8

衣着 95.5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101.2

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108.8

交通和通信 97.8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97.0

居住108.9

年末全区从业人员164361人,政府组织开发就业岗位2261个,全年新增就业人员6661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与上年持平。

二、农业

全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切实以“实现农业增效,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强化支农惠农政策,狠抓各项工作落实,农业农村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农业生产形势良好。

全年粮食获得丰收,实现了粮食产量稳定在5000万公斤的预期目标。全年粮食种植面积240120亩,比上年减少3615亩,下降1.48%;全年粮食产量50599吨,比上年减少177吨,下降0.35%,产量与去年基本持平。夏收粮食播种面积61245亩,增长0.27%,粮食产量5570吨,增长1.14%;秋收粮食播种面积178875亩,下降2.07%,粮食产量45029吨,减少0.53%。

茶叶生产快速增长。茶叶采摘面积达到83955亩,产量达到8178吨,增长40.32%。

蔬菜种植面积31680亩,产量31980吨,增产3.0%;咖啡种植面积50820亩,产量4784吨,增产18.15%;橡胶产量942吨,增产35.73%;水果12006吨,减少2.77%;烤烟1138吨,减少5.25%。

表2  2006年主要农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单位:吨

产品名称产  量比上年增长%

粮   食50599-0.35

夏收粮食55701.14

秋收粮食450290.59

其中:稻谷 20960-4.40

玉米231913.74

油   料905-7.56

咖   啡478418.15

橡   胶94235.73

烤   烟1138-5.25

茶   叶817840.32

水   果12006-2.77

蔬   菜31980 3.0

畜牧业生产稳定发展。全年肉类总产量11798吨,比上年增长9.51%。其中:猪、牛、羊出栏分别为165708头、11257头、10734只,增长8.92%、2.41%、2.95%;猪、牛、羊肉产量分别为9979吨、800吨、185吨,增长8.87%、24.61%、0.54%。

渔业生产快速发展。全年水产品产量9763吨,比上年增长20.83%。

林业生产取得新成绩。全年造林面积26685亩,全社会木材生产量174200立方米,松脂产量4749吨。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10.10万千瓦,比上年末增长8.56%。其中:农用排灌动力机械0.15万千瓦,增长7.14%;农用运输车198辆,增长1.02%。全年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3982吨,比上年增长4.54%。农村用电量761万千瓦小时,增长3.40%。有效灌溉面积6.37千公顷,新增0.32千公顷。

农村“6.3”震后恢复重建工作取得阶段性成绩,灾民春节前搬入新家的目标基本实现。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全年全部工业总产值211575万元,比上年增长28.8%。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76568万元,比上年增长39.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67134万元,增长41.7%。矿产业和茶叶加工业支撑作用加强。矿产业和茶叶加工业增加值31574万元,增长133.1%,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65.0%,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26.9个百分点。

表3 2007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其增长速度

单位:万元

指    标增 加 值比上年增长%

规模以上工业6713441.7

其中:轻工业1444813.1

重工业5268651.7

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1273530.3

其中:国有企业1273530.3

股份制企业3085211.2

私营企业2841613.3

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27001132.5

规模以上工业中,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增加值22582万元,增长191.8%;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506万元,增长47.5%;饮料制造业增加值11953万元,增长5.8%;木材加工业增加值7153万元,增长11.2%;医药制造业增加值291万元,增长33.9%;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加值11026万元,增长18.0%;电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10631万元,增长18.2%;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1698万元,增长73.9%;专用设备设备制造业增加值732万元,增长63.5%。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加值562万元,下降30.3%。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较快发展。工业茶叶增长28.5%,发电量增长15.7%,茶叶机械增长61.5%,水泥增长13.1%,配混合饲料增长49.9%;锌选矿产品含锌量增长117.7倍。铜选矿产品含铜量下降5.9%,松香下降28.8%,啤酒下降27.3%,人造板下降3.1%。

工业经济效益快速提高。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34838万元,比上年增长41.9%;实现利润21454万元,比上年增长40.0%。在利润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799万元,比上年增长9.8%。国有企业726万元,增长16.2%;股份制企业6648万元,增长6.8%;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14080万元,增长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