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市思茅区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建筑业平稳发展。全区建筑业实现增加值51301万元,比上年增长11.9%。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实现利润4096万元,增长53.4%。施工项目招标投标推行面继续扩大,全年招标投标推行面达到61.4%。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总量进一步扩大。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20323万元,比上年增长29.8%。在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中:第一产业投资2149万元,投资额比去年有较多下降;第二产业投资156284万元,增长24.5%,其中工业投资144252万元,增长15.2%;第三产业投资161890万元,增长44.9%。 图4 2002-2007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万元) 重点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强。糯扎渡电站完成完成投资134636万元,比上年增长13.5%;思澜公路二期改造工程完成投资9072万元,比上年增长90.0%;磨思高速公路思茅区段完成投资7311万元;普洱文化中心完成投资483万元;普洱工业园完成投资12323万元;城市基础设施完成投资3393万元。 房地产开发快速发展。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83022万元,比上年增长 129.2%。商品房竣工面积29万平方米,增长190.0%;商品房销售建筑面积53万平方米,增长178.9%,其中商品住宅44万平方米,增长193.3%;商品房销售额125024万元,增长260.0%。 五、交通运输、邮电业 交通运输能力稳步提高。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周转量104835万吨公里,增长9.9%;完成旅客周转量88990万人公里,增长11.5%。机场旅客吞吐量 9.6万人,增长68.4%。 邮电通信业快速增长。全年邮电业务总量27336万元,比上年增长19.1%。其中,邮政业务总量1886万元,增长16.2%;电信业务总量25450万元,增长19.4%。 六、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稳中趋旺。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 137872万元,比上年增长16.3%。分城乡看,城市零售额 128257万元,增长16.5%;农村零售额9615万元,增长 13.7%。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零售额110800万元,增长 18.1%;住宿餐饮业零售额24456万元,增长10.3%;其他行业零售额2616万元,增长2.7%。 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零售额中:汽车类零售额16415万元,比上年增长27.1%;家用电器及音像器材类1746万元,增长48.7%;体育、娱乐用品类165.1万元,增长159.3%;电子出版物 39.9万元,增长133.3%。 新兴流通业态快速发展。年末亿元以上的商品交易市场有2个,成交额32077万元,比上年增长19.9%。限额以上超市达到3个,增长50%,超市商业销售额12210万元,增长46.2%。物流企业从无到有发展起来。 七、对外贸易和非公有制经济 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快速增长。全区完成进出口总额 1419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6.0%。其中:进口总额134万美元,下降10.1%;出口总额1285万美元,增长31.5%。 2007年末全区个体工商户6481户,比上年增长5.3%;从业人员29097人,比上年有了较快的增长;注册资金 21766万元,比上年增长14.6%。私营企业433户,注册资金38583万元,从业人员11863人,分别增长3.6%、 2.8%和14.2%。非公经济实现增加值132300万元,占全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39.8%。 八、财政和金融 全区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4.01亿元,比上年增长36.2%。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39亿元,增长28.3%。 金融市场继续平稳运行。年末全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745414万元,比年初增加125946万元,增长20.3%。其中:企业存款余额236675万元,比年初增加62558万元,增长35.9%;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14790万元,比年初增加19004万元,增长6.4%。金融机构贷款余额648112万元,比年初增加202743万元,增长45.5%,其中短期贷款余额为226101万元,比年初增加67412万元,增长42.5%;中长期贷款余额402511万元,比年初增加125921万元,增长45.5%。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收入1825530万元,比上年增长29.7%;金融机构现金支出1876813万元,增长29.5%;收支相抵,净投放货币51283万元,比上年增长23.4%。 保险事业健康发展。全年保费收入13306万元,比上年增长1.1%。其中,产险保费收入6532万元,寿险保费收入6774万元。全年赔款和给付支出合计3382万元。其中,产险赔款1928万元,寿险给付1454万元。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持续发展。普通高校在校生5145人,普通高中、初中、小学在校生分别达到6643人、10914人和 23768人。拥有幼儿园20所,在园幼儿7814人。初中适龄人口毛入学率为100.4%,小学适龄儿童毛入学率为111.1%。 科技活动取得新进展。全年科研经费支出1780万元,增长45.3%,占生产总值的0.53%,比上年提高0.06 个百分点。到年底,拥有县及县以上独立自然科研单位6个,从业人员240人,比上年增加63人,增长35.6% 十、文化、卫生、体育和旅游 文化事业日益繁荣。年末全区共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馆 2个,公共图书馆1个。全区共有广播电台2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100%;电视台2座,有线电视用户4.5万户,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8.4%。成功承办和举办了迎百年贡茶回归普洱活动、第八届中国普洱茶叶节和普洱茶交易会,普洱茶文化得到广泛推广。 卫生事业进一步加强。年末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3个,年末拥有医院、卫生院13个,妇幼保健院(所、站)2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个,卫生监督检验所3个。卫生技术人员1349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659人。医院和卫生院床位数1107张。 体育事业继续发展。年末共有体育运动中心2个,晨晚炼健身活动点8个。居民健身活动活跃,健身意识不断加强,健身活动在全区城镇、乡村广泛开展,全年健身活动人数超过6万人次。 旅游业发展势头良好。全区共接待海内外游客85.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5.0%;旅游总收入2.8亿元,增长 12.0%。其中,接待境外游客4.28万人次,增长3.97倍,完成旅游外汇收入154万美元,增长40.0%;接待国内游客81.23万人次,增长0.84%,完成国内旅游收入2.68亿元,增长10.7%。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自然增长率进一步下降。根据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统计,年末全区总人口为25.6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 0.07万人。全年人口出生率为12.79‰,死亡率为6.79‰,自然增长率6.00‰,比上年下降0.02个千分点。发放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金58.49万元,共有2316名奖励扶助对象受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