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市景东县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景东彝族自治县统计局 (2006年4月13日) 2005年,全县各族人民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市委一届三次全会和县委十届三次全会精神,突出抓好“三农”工作,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全县国民经济实现了较快的增长速度和较高的增长质量,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主要指标在去年的基础上继续保持增长,全面完成了年初人代会提出的各项任务。 一、综合经济 经济总量:2005年全县宏观经济实现了持续健康较快发展,经济总量和人均水平同步增长。初步统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7546(不含两电站增加值)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5%,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58813万元,比去年增长4.3%;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3928万元,比去年增长30.3%;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4805万元,比去年增长14.9%。三次产业全面发展,产业结构比由年初的43.5:22.2:34.3调整为42.8:24.7:32.5,一产业下降0.7个百分点,非农产业的比重继续上升,二、三产业比重达到57.2%。 财政收支: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继续增长。全年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9468万元,比上年增长18.2%。其中,增值税4201万元,增长20.3%;营业税802万元,下降2.8%;农“四税”915万元,比去年下降11.7%,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30219万元,比上年增长12.3%。 市场物价:全年市场物价在去年的基础上继续保持高位运行,生猪价格下降幅度达到31.25%,肉类和家禽价格平稳略增,鲜蚕茧和茶叶价格上升较快,分别上涨了13.4%和62.5%,蔬菜类(综合价格)上涨5.0%,农副产品综合价格上涨了9.8%,影响总指数上升1.1个百分点,达到103.9%。 投资: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200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2507万元,比上年增长15.0%。其中,基本建设投资完成9604万元,增长14.7%;城镇工矿区完成投资5303万元,增长117.9%;农村私人投资完成4040万元,下降30.9%;农村非农完成投资9169万元,增长101.4%;其它投资完成3421万元,下降50.2%。更新改造完成970万元,增长3.58倍。基本建设投资占投资总额的29.5%,是支撑全县固定资产投资的主要因素;城镇工矿区和农村非农投资占投资完成额的42.2%,也是支撑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的主要因素。重点工程进展顺利。2005年嘟噜河电站完成投资832万元,石丫口扶贫搬迁工程完成投资328万元,芹曼公路完成投资580万元,城区二期工程完成投资2200万元。 二、主要产业 农业:农业生产较快增长。全年完成农业总产值86863万元,比去年增长20.8%(按现价计算)。其中,种植业产值44814万元,增长7.8%;林业产值14603万元,增长10.8%;畜牧业产值24883万元,增长53.1%;渔业产值898万元,增长4.1%。2005年,全县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出台各项产业扶持政策和措施,在各级各部门的协调配合和共同努力下,取得了明显成效。在这些政策措施的积极作用下,2005年全县粮食生产在自然灾害比较严重的情况下,仍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全年粮食播种面积62.3万亩,比上年下降2.2%;粮食总产量12.87万吨,比上年下降0.4%;甘蔗产量17.1万吨,比上年增长12.0%;茶叶产量3996吨,比上年增长63.0%;核桃产量1927吨,比上年增长11.3%。畜牧业生产呈现出栏和存栏同步增长的好势头,2005年大牲畜出栏达19035头,增长13.7%;肉猪出栏达210013头,增长16.1%;羊出栏59832只,增长79.8%;大牲畜存栏109672头,增长1.2%;生猪存栏378683头,增长5.3%;羊存栏131604只,下降0.8%。肉类总产量达18216吨,增长18.6%;水产品达996吨,增长12.3%;蚕茧(鲜茧)产量906吨,增长22.8%。 工业:工业生产增长速度加快,经济效益继续好转。全年完成工业现价产值28955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去年增长19.0%,实现工业增加值26566万元(含两站增值税),可比价格计算比去年增长37.9%,增长幅度提高25.0个百分点。县内工业增速加快,主要工业企业生产规模和效益快速回升。制糖工业经过改造,经济效益有所好转,由于甘蔗种植面积减少,产量下降,白糖产量比去年较多;林产工业集团公司受到企业改造和松脂市场放开经营的影响,松香产量也比去年有所下降;水泥厂受工业品价格上涨的影响,生产成本增加,效益有所回落。在重点监测的八个主要工业产品中,出现四增四减的格局,增长的产品有人造板、发电量、水泥和锯材,分别比去年增长9.8倍、51.3%、31.7%和15.8%;下降的四个主要产品是食糖、酒精、原煤和松香,分别比去年下降55.3%、39%、28.8%和6.9%。 建筑业:建筑业生产快速增长。全年建筑业完成施工产值7296万元,比上年增长20.0%。房屋施工面积达130080平方米,比去年增长70.7%;竣工面积66592平方米,比去年增长53.0%。建筑业企业效益全面回升,全年实现工程结算收入8034万元,增长86.0%;实现工程结算利润1303万元,增长69.7%;按施工产值计算,全员劳动生产率7.6万元/人,增长35.6%。 批发零售业:消费品市场继续趋旺,乡村市场继续保持增长。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1650万元,比去年增长10.4%,其中,县城市场实现零售额21783万元,增长11.3%,增幅提高2.8个百分点;乡村市场实现零售额9867万元,增长8.5%,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26938万元,增长7.1%;餐饮业实现零售额4555万元,增长36.2%;其它业实现零售额157万元,下降11.7%。实现了乡村市场和县城市场的同步增长。超市、连锁商店等新型业态的逐步发展,居民的消费观念有了较大转变,消费欲望继续高涨。 金融业:金融市场运行正常。2005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96815万元,比上年增长18.3%,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63175万元,增长15.0%;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71647万元,比上年增长24.0%。全年银行现金收入415818万元,银行现金支出417082万元,货币净投放1264万元,支持经济建设的力度有所加大。 利用外资及旅游业:旅游市场有所发展,利用外资较快快增长。全年接待旅游人数25.2万人,比上年增长17.2%;旅游总收入634.6万元,增长26.7%。年末全县共有星级宾馆四家,硬件设施及服务水平有了很大改善。2005年协议利用外资项目21个,协议资金达43003万元,实际利用外资14792万元,其中本年到位资金6495万元,比上年增长6.3%,利用外资的行业和范围进一步拓宽,涉及到基建、环保、商业、能源等多个领域,规模迅速扩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