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市思茅区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3-18 普洱市思茅区统计局

思茅区人民政府统计局

2007年

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一年来,区委、区政府带领全区各族人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在创新中求发展。以开展“树新风、强作风、兴思茅和政府服务年”教育活动为契机,按照构建和谐社会和创建平安翠云的要求,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有力促进了全区经济较快增长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今年各方面条件对我区经济发展比较有利,全年经济发展形势比较好,基本实现了“十一五”开局之年开好头起好步的目标,年初人代会确定的各项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得以顺利实现。主要体现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扎实有效,农业农村经济稳步发展,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工业生产较快增长,经济效益显著提高;投资需求增长加快,消费需求较快增长;财政收支同步较快增长,金融存贷高速增长;外贸、旅游、非公经济较快发展;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强,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加;科技、教育、文化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综合

国民经济实现较快增长。初步核算,2006年全区完成生产总值260827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6.3%。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调整,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34137万元,增长6.2%,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3.1%,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0.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92124万元,增长22.8%,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5.3%,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34566万元,增长15.0%,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1.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9个百分点。全区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14.2:33.0:52.8调整为13.1:35.3:51.6。

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总量小,结构不尽合理,产业支撑不强,经济增长方式较为粗放,农业基础脆弱,产业化水平不高,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较大,可持续发展任务艰巨等。

二、农业

农村经济稳定发展。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继续把“三农”作为全区工作的重中之重,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业生产风调雨顺,自然灾害相对较少,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粮食生产丰收,经济作物发展较快。2006年,全区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1407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6%。

粮食产量基本稳定,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年粮食产量50776吨,比上年增产1.3%。

畜牧业、渔业生产全面发展。全区肉类总产量达10773吨,比上年增长39.0%;水产品产量8080吨,比上年增长71.2%。

林业生产稳步发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资源林政管理得到加强。2006年完成造林面积7.42万亩,松脂生产6062吨,比上年增长21.1%,全社会木材生产量252538立方米,增长2.6%。护林防火取得好成绩,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2006年财政用于支持农村生产的资金达1962万元,修建各类水利工程2036件。新增灌溉面积4950亩,改善灌溉面积10200亩,节水灌溉面积5500亩,除涝面积400亩,解决人蓄饮水17500人、9500头,完成农田水利投资805万元。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9309万瓦特,增长1.3%;农业化肥施用量(折纯)3809吨,增长15.1%;农村用电量742万千瓦小时,增长0.8%。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实现快速增长。2006年,全区全部工业总产值完成157242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6.8%,其中,全部独立核算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企业完成产值131910万元,增长15.0%。从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完成产值44645万元,增长45.9%;重工业完成产值112597万元,增长7.9%。

企业经济效益显著提高。从全部独立核算的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上以的非国有企业看,主营业务收入123973万元,比上年增长20.0%;产品销售率为94.0%;利税总额18218万元。

建筑业生产快速发展。2006年,全区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03876万元,比上年增长93.6%;房屋建筑施工面积91.60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78.2%;房屋竣工面积64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76.9%。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力度继续加大,投资结构进一步改善。2006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246813万元,比上年增长21.5%。其中:城镇投资192236万元,增长30.7%;房地产开发投资36220万元,增长48.2%。投资增长对全区经济增长拉动作用明显。

重点工程建设进展顺利。思小高速公路建成通车,磨思高速公路、思澜公路二期工程己开工建设,菜阳河森林防火通道全面完工,思云公路油路建设抓紧进行。水利、水电建设取得突破,开工建设泡猫河水库,糯扎渡电站建设的协调服务工作卓有成效。认真实施市委、市政府“南拓北建”战略,掀起了新一轮城市建设高潮;城市燃气工程有序推进,观景台步行观光道二期建设和梅子湖公园改造相继完成。2006年是我区投资建设领域成效显著的一年,交通、水利和社会公共设施得到了较大改善。

五、交通运输、邮电通信和旅游业

交通运输业平稳发展。2006年完成货运量431万吨,比上年增长6.9%;货物周转量95389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7.3%;完成客运量725万人,比上年增长4.2%;客运周转量79751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3.8%。年末公路通车里程达910公里。

邮电通信业迅猛发展。2006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2946万元,比上年增长19.0%,其中:邮政业务总量1623万元,电信业务总量21323万元。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79453户,移动电话用户达180895户。

旅游业健康发展。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和城市建设步伐加快,我区旅游环境有了较大改观,自然生态旅游、茶文化旅游效应显现,加之“春节”、“五一”、“十一”三个长假期对旅游的推动,旅游业步入健康发展轨道。2006年共接待国际、国内游客81.4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34637万元,比上年增长62.1%。

六、国内贸易和市场物价

消费品市场保持较快增长。2006年,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8577.9万元,比上年增长15.0%。分城乡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为110122.1万元,增长15.2%;农村消费品零售额为8455.8万元,增长13.0%。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经济消费品零售额7408.8万元,下降35.7%;集体及股份合作经济14233.0万元,下降7.1%;私有经济89157.7万元,增长44.9%;其他经济7778.4万元,下降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