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市古城区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十、文化、体育事业全面繁荣,民族文化实力显著增强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营造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环境,使我区文化市场日趋繁荣。2007年古城区境内共有文化产业经营户1,564户,从业人员10,120人,文化产业增加值为34,668万元,占GDP比重为12.0%。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95.61%。 群众体育活动蓬勃发展,全民健身不断深入,区体育场(馆)建设已初具规模。2007年末古城区境拥有综合体育场馆1个,运动场6个、篮球场221个、足球场37个、活动室29个、地掷球门球场地43个,场地面积达37.6万平方米。 十一、卫生事业持续发展,社会保障事业逐步完善 社区卫生服务网络不断完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初步形成,疾病预防控制全面加强。设立古城区人民医院和古城区中医医院,新建改建卫生院4个,卫生室29个。艾滋病防治6项工程深入实施,血吸虫病防治成效显著,成功抗击“非典”,加强了全区农村三级“防保网”,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逐步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2007年全区卫生机构数9个,卫生机构床位数150张,卫生技术人员338个,全区拥有5万元以上的设备38台。全面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认真兑现计划生育“奖优免补”政策,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 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体系日趋完善,就业和再就业深入推进。城镇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基本建立。城乡特困医疗救助深入实施。廉租房保障制度日益完善。全区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达13,948人,社会化管理服务率达100%,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率达100%;全区参加医疗保险单位达125个,参保人数12,650人,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稳步推进。区内享受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数为8,371人。失地少地农民就业5,387人。 过去的五年,是全区打基础、蓄后劲、谋发展的五年,也是全区快速、健康发展的五年,令人鼓舞、催人奋进。未来的五年,将会是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的伟大旗帜,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改革开放,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同心同德,开拓创新,求真务实,为实现构建和谐、文明、小康古城而努力拼搏,相信古城区的明天更美好,更富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