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市水富县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3-17 昭通市水富县统计局

2005年,成功举办了中国昆明国际旅游文化节昭通(水富)分会场各项活动。全年共接待游客45万人,旅游收入5400万元。

七、财政和税收

2005年,我县财政收入、支出均创历史新高。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19082万元,比上年增收4162万元,增长27.9%。其中上划中央“两税”收入5640万元,比上年增收259万元,增长4.8%;地方财政收入突破7000万元大关,达到7725万元,增收1616万元,增长26.4%;完成上划中央省级所得税收入5717万元,增收2291万元,增长66.9%。继续坚持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认真贯彻落实“调整结构、保证重点、压缩一般、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和按照“一要吃饭,二要稳定,三要建设”的原则,保重点、保难点,压缩一般性支出,保证职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支持农业、教育以及救灾等重点。全年财政支出17582万元,比上年增支1699万元,增长10.7%。

2005年,全县税务系统加大税收征管力度,确保应收尽收,全县国税和地税收入均突破亿元大关。全年共完成税收收入21044万元,比上年增收4616万元,增长28.1%。其中国税局组织收入10192万元,增长7.3%;地税局组织收入10852万元,增长59.9%。

八、金融业

存款余额大幅度上升,城乡居民储蓄高速增长。2005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66340万元,比上年末增长28.5%;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接近八亿元,达79296万元,增长43.1%。

贷款余额增加,贷款结构变化较大,个人消费贷款加大。2005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达到164077万元,增长24.4%;在贷款总额中,短期贷款余额86043万元,增长12.9%;中长期贷款77329万元,增长38.8%。短期贷款和中长期等贷款占贷款余额的比重由上年的57.6:43.4调整为52.4:47.6。在中长期贷款中,个人消费贷款15289万元,增加9150万元,增长67.1%。

九、教育、文化和卫生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全县普通中学在校生6695人,其中高中在校生2510人,增长10.4%;初中在校生4185人,下降6.6%;初中学龄人口净入学率达到96.52%。职业中学在校生135人,小学在校学生9548人,下降0.6%;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86%;有高中专任教师135人,初中专任教师242人、小学专任教师535人,分别比上年增加25人、7人和减少5人;学前教育人数2783人。

文化、体育事业有了新发展。城乡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积极组织文化下乡,文体系统组织文艺表演14场,观众1.58万人,组织群众文化活动42次,举办各种运动会16次,参加运动员5120人,全县参加市级以上运动会4次,参加运动员152人,获奖牌66枚。广播电视事业成就显著,自办节目质量和数量明显提高,全县有线电视用户达到5000户。

卫生事业不断发展,医疗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全县卫生技术人员227人,病床位236张,全年传染病发病率182.39/10万,农村改水受益人口比例达到95.48%,上升2.99个百分点,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15.69%,上升2.59个百分点。卫生监督、药品监管、妇幼保健和爱国卫生等工作不断推进。

十、人口与人民生活

据公安部门统计,2005年末总户数32431户,户籍人口96363人,比上年末增长1.4%,其中农业人口71831人,增长0.4%;非农业人口24532人,增长4.2%。根据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我县2005年末常住人口93803人,增长0.8%,人口出生率16.06‰,死亡率7.52‰,自然增长率8.54‰。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镇人口达到26400人,城镇化率达到27.4%,增长0.5个百分点。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人民生活质量逐步提高。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达到9392元,其中可支配收入9069人;人均支出7550元,其中消费支出5991元,恩格尔系数37.0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920元,可支配收入1908元,分别增长10.2%和9.7%;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538元,恩格尔系数51.03%,比上年下降1.13个百分点。在岗职工人均年工资达到21241元,比上年增加3260元,增长18.1%。其中国有单位25740元,增长24.0%;集体单位14342元,增长23.7%;私营企业7813元,增长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