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市水富县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5年,全县人民在县委、政府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支援向家坝电站和水麻高速公路建设为重点,认真做好移民、支援和经济发展工作,努力克服经济发展中的各种困难,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健康发展,运行质量明显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改善。 一、综 合 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初步核算,全县全年生产总值(GDP)实现164624万元,比上年增长28.9%,按可比价计算增长23.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657万元,增长5.4%,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3%,拉动GDP增长0.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121365万元,增长36.4%,按可比价计算增长29.7%,拉动GDP增长20.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32602万元,增长11.3%,按可比价计算增长29.7%,拉动GDP增长2.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仍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在第二产业中,工业实现增加值85331万元,增长15.5%,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0.5%,拉动GDP增长6.2个百分点; 建筑业实现增加值36034万元,增长138.3%,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26.1%,拉动GDP增长14.7个百分点。 产业内部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全县生产总值中,一、二、三产业比例由上年的7.9:69.7:22.4调整为6.5:73.7:19.8;第一产业下降1.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上升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下降2.6个百分点。 非公有制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21522万元,比上年增长11.5%,占全县生产总值的13.1%。 年末全社会从业人员4.82万人,下降1.8%。其中从事第一产业2.54万人,下降8.3%;从事第二产业0.97万人,增长10.2%;从事第三产业1.31万人,增长4.0%。从业人员中乡村从业人员3.67万人,增长2.9%;国有和城镇集体单位人员0.69万人,增长4.1%。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民增收渠道少,农业基础设施仍脆弱,县属工业发展仍滞后,产品竞争力不强,经济效益低;非公有制经济在全县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有所减弱;基础设施建设仍需加强,交通运输条件还需改善,生活消费品价格与周边地区相比偏高,城市环境建设和治理污染力度还需加大,财源结构单一,财政收支矛盾仍很突出。 二、农 业 2005年,在粮食生产遭受到百年不遇的冰雹灾害的情况下,农村经济仍保持稳定增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13173万元,比上年增长3.7%。农业产值5281万元,增长6.5%,其中粮食产值2912万元,下降1.2%;林业产值647万元,下降28.2%;牧业产值6083万元,增长4.2%,其中猪产值5155万元,增长2.0%;渔业产值193万元,增长24.5%;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969万元,增长13.7%。 粮食总产量稳定在20000吨左右,达到20954吨,比上年减产7.6%。其中夏收2227吨,减产4.7%;秋收18727吨,减产8.0%。油料、蔬菜、茶叶等产量增加。油料产量595吨,增产1.4%;蔬菜16243吨,增产6.7%;水果1042吨,减产13.2%;茶叶67吨,增产15.5%。 积极调整畜牧业内部结构,畜牧业取得稳步发展。肉类总产量实现7344吨,比上年增长3.6%,其中猪牛羊肉产量6787吨,增长3.3%;出栏肥猪82373头,增长5.1%;大牲畜年末存栏6595头,增长1.8%;生猪年末存栏54386头,与上年持平;羊存栏大幅度增加,达到4144头,增长53.0%。水产品产量继续增加,鱼产量225吨,比上年增长45.2%。 耕地面积减少,年末实有常用耕地面积6812公顷,比上年减少205公顷,其中水田2698公顷,旱地4114公顷;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12128千瓦,全年农村用电量330万千瓦小时,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量)1266吨;全年水利工程供水量1673万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3230公顷。 三、工 业 工业生产高速增长,工业产值大幅度上升。2005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65405万元,比上年增长15.5%。在工业总产值中,云天化股份公司实现147613万元,增长10.5%,县及县以下工业大幅度增加,全年实现产值17792万元,增长85.5%;在县及县以下工业中,乡镇工业6035万元,增长21.9%。 全部国有及500万元以上非国有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实现产值158603万元,销售产值145973万元,产销率92.0%,实现利税总额78757万元,利润总额70168万元,万元产值利税和利润分别达到4966元和4424元。 主要工业产品中,农用化肥、砖、饮料酒增加,塑料制品、电、水泥预制件减少。农用化肥401323吨(折纯),增长7.1%;饮料酒489吨,增长18.7%;砖6300万块,增长48.1%;电926万度,减2.7%;塑料制品3100吨,减0.9%;水泥预制件5400立方米,下降48.7%。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05年,由于向家坝电站前期工程和水麻高速公路的大型建设,使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度增加,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14443万元,比上年增加150.1%,其中县属投资47880万元,增长27.2%;县内向家坝电站和水麻高速公路完成投资132531万元。从投资性质,基本建设165486万元,更新改造22494万元,私人建房投资5236万元,房地产开发投资12391万元,其他投资8836万元。 主要完工金明化工厂、张窝电站、工农路改造、“金穗苑”小区、“金沙苑”小区和“吉祥苑”小区一、二期工程等重要项目,开工了杨柳滩电站、云天化中学扩建、坝尾槽迎宾大道等项目;国家大型工程水麻高速公路、向家坝电站前期工程加紧推进。 全年竣工住宅面积20.45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34.5%;其中城镇17万平方米,增长276.1%。商品房销售面积81260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额12521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93.7%和723.8%。 五、交通邮电 2005年,交通运输保持稳定增长。全年完成客运量17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9%;货运量完成96万吨,增长6.7%;客运周转量10524万人公里,与上年持平;货运周转量6509万吨公里,增长5.0%。通讯事业快速发展。2005年实现业务收入3258万元,增长28.2%,其中邮电业务收入1308万元,增长6.1%,移动通讯业务收入1950万元,增长49.0%;年末电话用户37043户,增长17.6%,每百人电话拥有量达到38.4部比上年增加5.5部。 六、国内贸易、旅游业 2005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322万元,比上年增长2.8%。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完成1322万元,增长0.2%;非公有制经济完成30010万元,增长2.9%。从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25948万元,增长3.2%;餐饮业5212万元,增长0.6%;其他172万元,增长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