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市水富县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4年,全县人民在县委、政府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围绕“全面建设我县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希望在工业化,突破口在招商引资”,全面实施“打基础、调结构、创特色、建支柱、强招商、保稳定”的总体发展思路和“134”经济发展思路。努力克服经济发展中的各种困难,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发展,运行质量明显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改善。 一、综 合 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全年生产总值达128034万元,比上年增长36.7%,按可比价计算增长25.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617万元,增长9.0%,拉动GDP增长0.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92183万元,增长33.0%,拉动GDP增长22.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26234万元,增长10.5%,拉动GDP增长2.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仍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人均生产总值13393元,比上年增加3524元,增长35.7%。 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加大,产业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全县生产总值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比例由上年的8.5:67.5:24调整为7.5:72:20.5;第一产业下降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上升4.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下降3.5个百分点。 非公有制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19302万元,比上年增长16.1%,占全县生产总值的15.1%,下降2.6个百分点;实现工业产值4792万元,增长15.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485万元,增长2.0%。 年末全社会从业人员49075人,增长0.9%。其中从事第一产业27682人,增长0.8%;从事第二产业8825人,增长1.2%;从事第三产业1568人,增长1.1%。从业人员中乡村从业人员37963人,增长2.9%;国有和城镇集体单位人员6665人,与上年基本持平;下降3.8%。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民增收渠道少,农业基础设施仍很脆弱,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子女的入学等有一定影响;县属工业发展仍滞后,产品竞争力不强,经济效益低;非公有制经济在全县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有所减弱;财源结构单一,财政收支矛盾仍很突出。 二、农 业 2004年,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业投入和扶贫攻坚力度,实施千名党员科技致富工程,农村经济保持稳定增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12706万元,比上年增长16.8%。农业产值4958万元,增长22.4%,其中粮食产值2946万元,增长59.8%;林业产值901万元,下降6.6%;牧业产值5840万元,增长17.1%,其中猪产值5053万元,增长19.2%;渔业产值155万元,增长10.7%;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852万元,增长15.1%。 粮食总产量突破22500吨,达到22687吨,比上年增产25.3%。其中夏收2337吨,减产5.1%;秋收20350吨,增产30.1%。油料、蔬菜、水果、茶叶等产量明显增加。油料产量587吨,增产43.9%;蔬菜15218吨,增产4.2%;水果1201吨,增产3.1%;茶叶58吨,增产16.0%。 在稳定发展生猪的同时,积极调整畜牧业内部结构,畜牧业取得稳步发展。肉类总产量实现7092吨,比上年增长1.8%,其中猪牛羊肉产量6571吨,增长0.6%;出栏肥猪78392头,增长3.0%;大牲畜年末存栏6478头,下降3.3%;生猪年末存栏54448头,增长7.4%;羊存栏2709头,下降10.9%。 水产品产量继续增加,鱼产量实现155吨,比上年增长14.8%。 年末实有常用耕地面积7017公顷,比上年减少149公顷,减少2.1%;其中水田2773公顷,旱地4244公顷;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2143千瓦,全年农村用电量283万千瓦小时,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量)1228吨;全年水利工程供水量805万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3110公顷。 乡镇企业继续保持较快发展。实现营业收入33631万元,总产值28333万元,利税1921万元,分别增长17.1%、14.2%和7.2%;年末乡镇企业个数3346个;从业人员8049人。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高速增长,工业产值大幅度上升。2004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43193万元,比上年增长24.3%。在工业总产值中,云天化股份公司实现133604万元,增长25.5%,县及县以下实现9589万元,增长9.5%;在县及县以下工业中,乡镇工业4952万元,增长15.9%。 主要工业产品农用化肥413704吨(折纯),增长29.0%;饮料酒412吨,增长6.2%;塑料制品3129吨,增长43.7%;电952万度,增长29.3%;砖4253万块,增长7.5%;水泥预制件10526立方米,下降39.9%。 4个法人建筑企业,从业人员864人;完成建筑产值3068万元;房屋竣工面积22610平方米,实现营业利润61万元。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04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度增加,全年完成85758万元,比上年增加332.1%,其中县属投资37640万元,增长106.6%。从投资性质,基本建设42835万元,更新改造9195万元,私人建房投资2983万元,房地产开发投资8827万元,其他投资21918万元。 主要完工了人民路改造、港务大酒店、高滩油库和老年活动中心等重要项目,开工了垃圾处理场、“金穗苑”小区、“金沙苑”小区和“吉祥苑”小区等项目;国家大型工程水麻高速公路开工、向家坝电站前期工程加紧推进。 全年竣工住宅面积8.72万平方米,其中城镇4.52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面积13688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额1520万元。 五、交通邮电 2004年,交通运输保持稳定增长。全年完成客运量17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2.6%;货运量完成90万吨,增长15.4%;客运周转量10516万人公里,增长10.0%;货运周转量6119万吨公里,增长8.0%。 通讯事业快速发展。2004年实现业务收入2542万元,增长15.9%;年末全县固定电话用户14700户,移动电话用户16800户,分别增长8.5%和42.4%;年末电话用户31500户,每百人电话拥有量达到32.9部比上年增加6.2部。全年报刊期发数1.15万份,发送函件9万件。 六、国内贸易、旅游业 2004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620万元,比上年增长2.2%。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完成1135万元,增长15.2%;非公有制经济完成30485万元,增长2.0%。从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26181万元,增长0.7%;餐饮业5439万元,增长10.4%。 2004年,我县成功举办了第五届中国昆明国际旅游文化节昭通(水富)分会场各项活动,宣传水富,提高水富知名度。全年共接待游客51.6万人,旅游收入6200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