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市镇雄县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3-17 昭通市镇雄县统计局

建筑业迅猛发展。2004年,全县建筑业总产值完成41036万元,比2003年增长37.3%;建筑业增加值完成12022万元,比2003年增长24.5%。其中:县内建筑施工企业完成产值8324万元,完成竣工产值5309万元,施工面积149799平方米,竣工面积达97433平方米。

三、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高速增长。2004年,全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4628万元,比2003年增长28.2%。其中:国有单位完成投资22995万元,比2003年增长23.4%;集体单位完成投资6039万元,比2003年增长48.2%;私人投资完成15594万元,比2003年增长29.0%。在国有单位完成投资中:基本建设完成投资22498万元,比2003年增长48.5%;其它投资完成497万元,比2003年下降85.7%。在本年完成投资中:生产性投资完成21513万元,比2003年增长40.0%,非生产性投资完成23115万元,比2003年增长19.0%;全年全县新增固定资产24222万元。

投资结构有所改善。在2004年完成投资中:农林牧渔业完成投资1113万元,占全年完成投资的2.5%;采矿业完成投资8550万元,占全年完成投资的19.2%;制造业完成504万元,占全年完成投资的1.1%;电力煤气及水生产供应业完成投资2990万元,占全年完成投资的6.7%;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业完成投资6979万元,;占全年完成投资的15.6%;房地产业完成投资2701万元,占全年完成投资的6.1%;水利环保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完成投资2696万元,占全年完成投资的6.0%;教育完成投资1552万元,占全年完成投资的3.5%;卫生完成投资300万元,占全年完成投资的0.7%;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完成投资1049万元,占全年完成投资的2.4%;其他完成投资16194万元,占36.2%。

四、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业

交通运输持续发展。2004年,全县运输生产主要指标比2003年有所增长。其中:货运量完成 69.3万吨,比2003年增长12.0%;货运周转量完成7636万吨公里,比2003年增长43.8%;客运量完成347.6万人次,比2003年增长12.5% ;客运周转量完成35750万人公里,比2003年增长10.8%。年末,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2938.5公里。民用汽车拥有量为11239辆。

邮电通信发展迅速。2004年,全县邮政业务总量完成415.4万元,报纸期发份数9606份,杂志期发份数10016份,邮政储蓄期末余额为8705万元。电信业务总量完成

万元。2004年末,全县共有固定电话    部,每万人拥有固定电话     部;全县移动电话用户达     户,每万人拥有移动电话     部。

五、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

商业市场活跃,物价上扬。2004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54065万元,比2003年增长16.0%。按行业分:批零业完成37795万元,比2003年增长22.8%;餐饮业完成3010万元,比2003年增长15.3%;其它完成13260万元,比2003年增长0.4%。按经济类型分:国有完成3925万元,比203年下降27.7%;集体完成1502万元,比2003年下降32.1%;私营完成6345万元,比2003年增长52.8%;个体完成32093万元,比2003年增长43.5%;其它完成10200万元,比2003年下降17.9%。2004年,全县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6.0%,物价上扬。

七、财政、金融、保险

财政形势依然严峻。2004年,我县财政在收支矛盾十分严峻的形势下,由于强化财政支出管理,千方百计增收节支,加之积极争取省、市财政部门的支持,从而保证了全县职工工资的发放和机构运转最低经费的拨付,基本完成了全年财政收支任务。全年全县地方财政收入完成7398万元,比2003年减少282万元,下降3.7%;财政支出达44584万元,比2003年增加10418万元,增长30.5%。

金融运行基本正常。2004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132087万元,比年初增加34864万元,增长35.9%;各项贷款余额为81203万元,比年初增加3647万元,增长4.7%。2004年12月份,金融机构各项现金收入为56675万元,比2003年同期增加11093万元,增长24.3%;各项现金支出为56431万元,比2003年同期增加10849万元,增长23.8%;收支相抵,12月份金融机构现金净回笼244万元。

保险事业健康发展。2004年,全县承保额达118546万元,比2003年增长52.2%;保费收入达1279万元,与2003年基本持平;已决赔款445万元,比2003年下降17.0%。

八、教育、文化、广播电视、卫生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2004年,全县有各级各类学校917所,有教学班5768班,全县共招生70504人,在校学生293665人,有公办教职工8787人,代课教师1467人。全县三至六周岁儿童93042人,入园儿童13095人,儿童入园率为14.1%。全县七至十二周岁学龄人口203041人,小学在校学生218697人,小学毛入学率为107.7%;在七至十二周岁学龄人口中,已入小学199149人,小学学龄人口入学率为98.1%;小学毕业生31239人,初中招生18087人,小学毕业生开学率为57.9%;小学上学年在校学生216148人,学年内辍学2130人,小学辍学率为1%;小学有专任教师5212人,小学教师学历合格4785人,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为91.8%;小学专任教师生师比42:1。普通中学在校学生61873人,其中:初中在校学生52305人,高中在校学生9568人。初中毛入学率为64.8%,初中辍学率3.1%,初中有专任教师2380人,初中教师学历合格率为82.3%,初中生师比为22:1。高中有专任教师425人,高中教师学历合格率为46.1%,高中生师比为22.5:1。

文化广播事业蓬勃发展。2004年,全县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公共图书馆1个,电视人口覆盖率达87.0%,比2003年提高了1个百分点。

卫生事业持续发展,医疗条件有所改善。2004年末,全县有县直医疗卫生单位5个,乡(镇)卫生院36个,村卫生所239个,个体诊所15个。全县共有卫生机构床位数721张,其中:医院、卫生院床位数685张。其它机构床位数36张;卫生人员总数为1537人。其中:卫生系统人员802人,乡村医生717人,个体15人;有专业卫生技术人员693人,其中:医生560人。全县每千人拥有医院床位数0.52张,每千人拥有专业卫生技术人员0.53人。

九、人口与人民生活

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了一定程度控制。2004年末,全县总户数为304835户,比2003年末增加4079户,增长1.4%;全县总人口为1317096人,比2003年末增加33183人,增长2.6%。在总人口中,农业人口1252163人,比2003年末增加32783人,增长2.7%;非农业人口64933人,比2003年末增加400人,增长0.6%。2004年,全县共出生人口23632人,人口出生率为18.2‰;共死亡人口6450人,人口死亡率为5.0‰;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3.2‰。全年全县共迁入人口6024人,迁人口4229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