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市镇雄县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0-03-17 昭通市镇雄县统计局

金融运行基本正常。2003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97223万元,比年初增加12013万元,增长14.1%;各项贷款余额为77556万元,比年初增加7211万元,增长10.3%。2003年12月份,各项现金收入45582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6386万元,增长56%,现金支出43794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5444万元,增长54%,收支相抵12月份现金净回笼为1788万元,比上年同期多回笼942万元,增长111%。

保险事业健康发展。2003年,全县承保额达77892万元,与上年基本持平;保费收入达1517万元,比上年增长23.1%;已决赔款536万元,比上年下降8.1%。

七、教育、文化、广播电视、卫生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2003年,全县有各级各类学校903所,共有教学班5734个,在校学生283059人,有公办教职工8937人,代课教师儿80人。其中:小学在校学生216148人,专任教师5517人,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为90.2%,小学生师比为39.2:l,小学学龄人口入学率达98.5%,小学毕业生升学率达54.7%;初中在校学生。49635人,专任教师2263人,初中教师学历合格率为79.3%,初中生师比为21.9:1;高中在校学生8460人,专任教师395人,高中教师学历合格率为47.6%,高中生师比为21.4:l。

文化广播事业蓬勃发展。2003年,全县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公共图书馆1个,电视人口覆盖率达86%。卫生事业稳步发展,  医疗条件有所改善一2003年末,全县有个体诊所13个,村卫生所239个,乡卫生院36个,县直医疗卫生单位5个,共有卫生机构床位数797张,其中:医院、卫生院床位数76l张,其它机构床位数36张;卫生人员总数达1566人。其中:个体15人,乡村医生717人,卫生系统人员834人。2003年末,全县每千人拥有医院床位数O.6张,每干人拥有卫生人员1.2人。

八、人口与人民生活

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2003年末,全县总户数300756户,比上年末增加572l户,增长1.9%;全县总人口为1283913人,比上年末增加21640人,增长1.7%。在总人口中,农业人口1219380人,比上年末增加19686人,增长1.6%;非农业人口64533人,比上年末增加1954人,增长3.1%。2003年,全县人口出生率为19.77‰,人口死亡率为4.59‰,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5.18‰,分别比上年有所下降。全年全县共迁入人口5276人,迁出人口4870人。

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2003年,我县城镇居民现金收入人均5600元,比上年人均增加488元,增长9.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33元,比上年人均增加30l元,增长6.5%;城镇居民人均实际收入5264元,比上年人均增加551元,增长11.7%。其中: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4516元,比上年人均增加513元,增长12.8%。农民人均纯收入935.5元,比上年人均增加64元,增长7.3%;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01.2元,比上年人均增加43.5元,增长5.1%。

职工工资稳步增加。2003年,全县职工工资总额为26796万元,比上年增长2.8%:职工年平均工资12548元,比上年增加689元,增长5.8%。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大幅度增加。2003年末,全县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60985万元,比上年增加10706万元,增长21.3%。

城乡居民居住条件进一步得到改善。2003年末,农民人均住房面积14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3.8%;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27.5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8%。

从2003年全县国民经济运行情况看,还存在以下几个主要困难和问题:(1)农业基础脆弱,防御自然灾害能力差,农业生产靠“老天爷”帮忙的依赖强;(2)工业化程度较低,产品竞争能力弱,新产品开发不足;(3)支柱产业单一,结构不合理,农民增收难度大;(4)财政形势依然严峻,保工资、保吃饭、保机构运转压力巨大;(5)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严重不足,民营企业及个体工商户的发展亟待质与量的突破;(6)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特别是交:通设施滞后,严重制约着全县经济的发展;(7)人口负荷重,贫困人口较多,扶贫攻坚任务艰巨;(8)对外开放水平不高,吸引外资的政策环境不够宽松。以上这些困难和问题,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中逐步研究加以解决。

注:①绝对额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②本公报数据为2003年年终统计定案数。

③附镇雄县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综合情况表。

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综合情况(一)

指标名称计量单位2002年2003年同比增长(±%)

国内生产总值(当年价格)万元1332181448528.73

第一产业增加值万元68210705603.45

第二产业增加值万元191602206015.14

第三产业增加值万元458485223213.92

国内生产总值(可比价格)万元1336001443008.01

第一产业增加值万元68620703502.52

第二产业增加值万元193442206414.06

第三产业增加值万元456365188613.70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万元217613479859.9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万元414134658812.50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万元502796098521.29

乡镇企业营业收入万元9073810453415.20

地方财政收入万元709976808.18

财政支出万元302163416613.07

粮食总产量吨277822235507-15.23

其中:大春吨245209213585-12.90

小春吨3261321922-32.78

烤烟产量吨1894715667-17.31

年末人口人126227312839131.71

人口出生率‰17.4419.77

人口死亡率‰4.834.59

人口自然增长率‰12.6115.18

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综合情况(二)

指标名称计量单位2002年2003年同比增长(±%)

耕地面积公顷8288681167-2.07

大牲畜存栏头数头170923165171-3.37

年末职工总数人2194320532-6.43

职工工资总额万元26063267962.81

职工年平均工资元11859125485.81

公路通车里程公里29392939.50.02

邮政业务总量万元38142110.50

电信业务总量万元477151527.99

固定电话机数部25579273747.02

小学在校学生数人2157232161480.20

初中在校学生数人445834963511.33

高中在校学生数人6959846021.57

小学学龄人口入学率﹪98.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