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市镇雄县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3-17 昭通市镇雄县统计局

(2004年2月20日)

2003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起步之年,也是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较好成绩的一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各级干部和百万各族人民,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紧扣发展第一要务,抢抓机遇,深化改革,克难攻坚,勤奋进取,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克服了“非典”疫情的影响,战胜了几十年不遇的自然灾害,全县国民经济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

据年终统计,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的态势是: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整体运行正常。2003年,全县生产总值(绝对额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完成144852万元,比2002年增长8.01%,全面完成了县委、县政府年初确定增长8.0%的奋斗目标。增长速度是我县自1997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比全市2003年增长6.6%的速度高出1.4个百分点,比我县2002年经济增长6.1%的速度高出1.9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70560万元,比上年增长2.52%,拉动全县经济增长1.2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2060万元,比上年增长14.06%,拉动全县经济增长2.04个百分点。在第三产业中:工业实现增加值13280万元,比上年增长1.80%,拉动全县经济增长0.18个百分点;建筑业实现增加值8780万元,比上年增长40.77%,拉动全县经济增长1.8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52232万元,比上年增长13.70%,拉动全县经济增长4.68个百分点。在第三产业中:运输邮电仓储业实现增加值4512万元,比上年增长18.87%;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实现增加值17140万元,比上年增长4.08%;金融保险业实现增加值3250万元,比上年增长22.10%;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2570万元,比上年增长31.08%;其它服务业实现增加值24760万元,比上年增长11.35%。全县个体私营经济实现增加值21998万元,比上年增长12.50%。

产业结构调整效果明显。2003年,我县产业结构呈现“一降、二增、三增”的发展态势。即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全县经济总量的比重为48.7%,比2002年下降了2.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全县经济总量的比重为15.2%,比2002年上升了0.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县经济总量的比重为36.1%,比2002年上升了1.7个百分点。个私经济增加值占全县经济总量的比重为15.2%,比2002年上升了0.5个百分点。

一、农业

农业农村经济稳步发展。2003年,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农业农村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农民增收为重点,狠抓粮食生产,巩固烤烟经济支柱,不遗余力壮大畜牧业,切实加强林业建设,大搞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实现乡镇企业再创业,克服了自然灾害、“非典”疫情等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实现了农业农村经济的稳步发展。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新口径)完成101480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0%。其中:农业产值57555万元,比上年增长1.1%;林业产值2769万元,比上年下降0.3%;畜牧业产值38676万元,比上年增长5.8%;渔业产值51万元,比上年增长34.8%;农林牧渔业服务业产值2429万元,比上年增长7.7%。

粮食产量因灾减产,烤烟质量有所提高。2003年,由于我县自然灾害十分频繁,全县粮食总产量完成235507吨,比2002年减产,42315吨,下降15.2%。其中:小春粮食产量为21922吨,与上年相比,减产10691吨,下降32.8%;大春粮食产量213585吨,与上年相比,减产31624吨,下降12.9%。烤烟产量为156665公担,比上年减产32807公担,下降17.3%;烤烟产值为11550万元,均价为7.7/公斤。

丰要农产品产量如下:

指标名称计量单位2003年比2002年增减

绝对数+、一%

粮食总产量吨235507-42315-15.2

其中:小春吨21922-10691-32.8

大春吨213585-31624-12.9

烤烟公担156665-32807-17.3

油菜籽公担13006-3414-20.8

林业生产平稳发展。2003年,全县完成退耕还林6万亩,新造林5500亩;年末,全县实有森林面积1270270亩,森林覆盖率达22.9%0,比2002年提高了1.2个百分点;全年林业产值完成2769万元,与上年基本持平。

畜牧业生产持续发展。2003年,全县畜牧业产值完成38676万元,比上年增长5.8%,占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38.1%,比重比2002年提高了3.5个百分点。

2003年全县畜牧业生产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如下:

指标名称计量单位2003年比2002年增减

绝对数  +、一%

年末大牲畜存栏头165171-5752-3.4

全年大牲畜出栏头5212014412.8

年末猪存栏头40940153911.3

全年猪出栏头39555854451.4

年末家禽存栏只154666857730.4

全年家禽出栏只991907698727.6

年末羊存栏只3480428548.9

全年羊出栏只15182148710.9

肉类总产量吨4289816794.1

渔业生产快速发展。2003年,全县渔业产值完成51万元,比上年增长34.8%。

乡镇企业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2003年,我县乡镇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04534万元,比上年增长15.2%;实现利税总额11863万元,比上年增长7.0%;实交税金2689万元,比上年增长21.8%。有力地拉动了我县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

农村生产条件进一步得到改善。2003年,全县农用化肥施用量21962吨,与上年基本持平。其中:氮肥14288吨,比上年增长6.1%:磷肥1670吨,比上年下降18.5%;钾肥2563吨,比上年下降2.1%;复合肥3441吨,比上年下降12.4%。2003年末,全县有水库21座,有效灌溉面积达155700亩,比上年下降9.9%,水库工程年供水量达1384万立方米,与上年持平;农业机械总动力达13.76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1%;农村用电量3777万度,比上年增长8.7%;通汽车的村委会233个,占全县村委会总数的99.6%:通电话的村委会233个,占全县村委会总数的99.6%;通电的村委会234个,占全县村委会总数的100.0%;通电的村民小组4836个,占全县村民小组总数的90.9%,通电的户256102户,占全县总户数的85.2%。

二、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平稳增长。2003年,我县工业生产十分困难,全县工业总产值仅完成37533万元,比上年增长2.8%,增速较2002年有所下降,比2002年下降了O.5个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6917万元,比上年下降3.3%;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完成产值30616万元,比上年增长4.2%。按轻重工业分:轻工业完成产值16030万元,比上年增长35.3%;重工业完成产值21503万元,比上年下降12.9%。全年全县工业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3280万元,比上年增长1.8%,占全县经济总量的9.2%。水泥、砖、电石等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较上年大幅度增长,化肥、发电量、自来水生产量等工业产品产量较上年有所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