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市新平县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3-17 玉溪市新平县统计局

年末有建筑企业8个,从业人员1589人,完成现价总产值4329万元,比去年增长1.0%,实现现价增加值1214万元,比去年下降10.4%。

三、固定资产投资

2002年,县委、政府紧紧抓住国家实行积极财政政策、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政策和西部大开发的良好机遇,多渠道、多形式筹措资金加大投入,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平稳增长,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重点工程项目建设相继完工,投入使用,经济发展后劲明显增强,有力地推动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2394万元,比去年增长5.9%,其中:国有经济单位投资27623万元,比去年下降13.6%,集体单位投资4672万元,比去年增长 5.0%,城乡私人投资11548万元,比去年增长121.4%。全年房屋施工面积40.8万平方米,比去年增长75.1%,房屋竣工面积36.1万平方米,比去年增长71.1%。年末全社会新增固定资产39826万元,比去年增长66.7%。

四、商业贸易

市场物价运行平稳,消费品市场有所回升。全年实现增加值(现价)5363万元,比去年增长20.0%。社会商品销售总额56606万元,比去年增长 5.2%,其中: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339万元,比去年增长2.1%,农业生产资料零售额6682万元,比去年增长25.3%。农副产品收购总额 20815万元,比去年下降9.0%;城乡商品交易市场35个,成交额28382万元,比去年下降0.2%。

五、交通运输和邮电

交通工作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全面推进”的方针,加快干线公路改造,开展运输市场的整顿和规范,加强行业管理,培育和完善运输市场,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年末公路通车里程4738公里,比去年增加106公里,增长2.3%。公路密度112.2公里/百平方公里,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年末拥有各种汽车937辆,比去年下降35.9%,其中:私人汽车811辆,比去年下降13.4%。全年货物运输量145万吨,比去年增长20.8%;货运周转量7746万吨公里,比去年增长2.6%;客运量70万人,比去年增长22.8%,客运周转量6515万人公里,比去年增长17.7%。

邮政电信业继续较快发展,通讯能力和通讯水平大力提高。全年报刊杂志累计发行255万份,比去年增长11.8%。电话机总数40397部,比去年增加 6272部,增长15.5 %,其中:固定电话24216部,增长19.9%。移动电话16181部,增长16.2%。每百人拥有固定电话9.07部,移动电话6.06部。

六、招商引资和非公有制经济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2002年完成国内经协项目22项,项目总投资64226万元,比去年增长420%,实际到位资金25283 万元,比去年增长373%。同时,由于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积极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逐步提高,个私经济发展迅速。年末全县共有个体私营经济5054户,比去年增加617户,增长13.0%,总产值27740万元,增长17.9%。非公有经济实现增加值(现价)34780万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 43.4%,其中:个私增加值18672万元,比去年增长12.7%。占国内生产总值值的23.3%。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工作坚持“一要吃饭、二要建设”。“适度从紧、量入为出”和实事求是的原则,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增收节支措施,加大税收征管力度,强化预算管理,继续推行“零基预算”,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切实转变财政职能,认真执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在资金供求矛盾极为突出的情况下,保证了职工工资发放和机构正常运转,确保了全县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顺利发展。全年财政收入14110万元,比去年增长0.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7359万元(含基金收入),比去年下降2.4%,完成地方财政支出25735万元(含基金支出),比去年增长3.8%,其中:教育经费支出6973万元,比去年增长10.4%。

金融各项存款增加,贷款力度加大,保险业务继续发展。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08708万元,比去年增长4.2%;贷款余额73664万元,比去年增长 7.2%;现金收入204231万元,比去年增长16.3%;现金支出241794万元,比去年增长15.7%;城乡居民储蓄存款65346万元,比去年增长9.8%,人均储蓄2466元,比去年增长7.7%。全年保险承保金额521265万元,比去年增长92.7%;保险业务收入3155万元,比去年增长25.5%,保险赔偿支出1269万元,比去年增长7.7%,家庭财产保险12万元,比去年下降52.0%。

八、科技、教育、文化、广播电视

“科教兴县”取得新的进展,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地位不断巩固,科技队伍不断壮大。年末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 4153人,比去年增加156人,增长3.9%。全年共开展或引进甘蔗新品种腋芽苗、优质冰糖橙、优质石榴等十三个新品种进行栽培试验示范和推广,取到了较好的成绩。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达38.5%。

教育事业以“两基”成果的巩固提高为目标,以改善办学条件为基础,以深化教育改革为动力,以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为中心,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年末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不含教学点)142所,教职员工 2779人,其中:小学1706人,职中65人。专任教师2386人,其中:小学1562人,职中:38人。在校学生37795人,比去年减11.2%,其中:小学20828人,比去年减8.4%。毕业学生10589人,其中:小学4915人,比去年减2.6%。学龄儿童入学率99.8%,小学巩固率 99.4%,小学升学率98.0%,初中升学率64.5%,高中升学率50.6%。

文化工作始终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促进文化市场健康发展”的方针,文化事业丰富多彩,健康活跃。全县共有电影放映单位6个,放映场次404场,观众人数3万人次。文艺表演团体1个,艺术表演57场,观众10万人次。图书发行115万册,发行收入583万元。

广播电视宣传工作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全方位、多层次地宣传新平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所取得的成绩,较好地发挥了党和政府的“喉舌”作用,为县域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良好的舆论氛围。全年广播播出稿件1444篇,电视台共播出新闻1759条,被中央电视台采用20条,省台采用39台,市台采用261条。年末拥有地面卫星接收站330座,电视覆盖率98.5%,广播覆盖率97.3%。

九、卫生和体育

卫生事业不断发展,就医和用药条件有较大改善,药品经营连销店和个体药店发展较快,农村卫生工作得到加强,疾病防治、卫生监督、鼠疫防治、妇幼保健等工作不断发展,跨入了“初级卫生保健基本达标县”行列。年末卫生机构17个(县级7个),医院床位568张,卫生技术人员425人,其中:护师护士167 人。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6人,每一名卫生技术人员负担人数54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