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市峨山县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三、工业和建筑业 国有企业改革效益倍增,地方工业快速增长。企业改革重点已从国企改革转向乡镇企业和城镇集体企业。以“一块铁、一包肥、一瓶酒、一壶油”为主的四大特色产业日益凸显,矿冶支柱健康发展,工业经济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217103万元,比去年同期155174万元,增长39.91%。其中,限额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84885万元,比去年的107217万元增长72.44%。在全部工业总产值中,中央省属工业企业产值205万元,同比减76.11%,市县属工业企业产值216898万元,同比增40.55%。国有工业企业产值9134万元,比去年的7460万元,增22.44%,集体企业产值4403万元,比去年4866万元减9.52%,股份有限公司产值119057万元,比去年49757万元,增长139.28%,私营企业产值71546万元,减9.29%,个体工业产值13063万元,减8.13%。在全部工业产值中,轻工业产值19350万元,占工业总产值的8.91%,比上年17900万元增长8.10%;重工业产值197753万元,占工业总产值的91.09%,比上年137274万元,增长44.06%。2005年全县限额以上独立核算的市县属工业企业(即不含中央省属工业)实现利税总额15463万元,比上年10375万元增长49.04%,实现利润总额5389万元,比上年3569万元增长50.99%。完成工业增加值46660万元,拉动GDP增长11.2个百分点。 建筑业平稳发展。2005全县完成建筑业增加值6988万元比去年增长13.9%。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2.76万平方米,竣工面积15.96平方米。全县具有资质等级证的建筑施工企业6个。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2496万元,比上年41142万元,增长27.6%。其中:基本建设7810万元,同比增长51.21%;更新改造投资4345万元,同比减1.72%;其他投资16266万元,同比增长3.24%;农村非农投资12518万元,同比减2.61%;房地产投资6564万元(去年改制不作对比);城镇工矿投资1955万元,同比增长238.82%,农村私人投资3038万元,同比增长28.67%。按三次产业划分,一产业完成投资3251万元,同比增长17.83%;二产业完成投资28799万元,同比增长0.82%;三产业完成投资20446万元,同比增长108.23%。 当年完成投资上千万元的项目有:峨山恒丰钢铁公司机烧结生产线、万荗工贸有限责任公司购矿车、化肥厂技改8.13工程、纳山钢铁有限责任公司制氧车间二期技改工程、纳山钢铁有限责任公司炼钢转炉及烧结线技改、墩煌钢铁公司步进式烧结线技改项目、蜜恋粮油公司食用植物油技改、小街镇阿依村水电站建设。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保持平稳增长态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709万元,比上年增长5.48%。其中:县城消费品零售额17164万元,增长6.42%,农村消费品零售额14545万元,增长4.39%。从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消费品零售额1467万元,减49.34%,集体经济消费品零售额1282万元,增长24.35%,个私经济消费品零售额23510万元,增长10.74%,其他经济消费品零售额5450万元,增长11.07%。从行业分类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20926万元,增长4.28%,餐饮业零售额6930万元,增长11.91%,其他行业零售额3853万元,增长1.31%。 六、对外经济和旅游业 对外开放步伐明显加快,成功引进世界500强泰国TCC集团,实现了我县引入外资的重大突破。全年完成招商引资重点项目18项,项目到位资金32290万元,其中:国外资金到位742.57万美元(折合人民币6000万元),国内省外资金21000万元,省内市外资金2575万元,县外市内资金2715万元。外经贸获权企业11户,实现委托进出口480万元,其中进口400万元;实现边贸出口200万元。 2005年,旅游业围绕旅游行业“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建设,以“突出彝族文化、发展生态休闲”旅游产品为工作重点,高香万亩生态茶文化旅游区申报国家AA级旅游景区顺利通过验收,结束了我县无A级旅游景区的历史。充分利用“中国第一个彝族自治县—峨山”这一文化旅游品牌,着力打造彝族传统“火把节”,通过举办“想你是挝啰·爱你是挝啰”等活动促进了我县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全年接待游客34.7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9.3%,实现旅游总收入8709万元,比上年增长30.17%。接待旅游团队1157个,比上年增长74.5%,其中海外团队22个。 七、交通和邮电业 继续加大对县、乡、村公路的投入,抓好50公里乡村公路通达工程建设,全年共完成15条乡村改造,境内公路等级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交通运输业稳定发展。年末全县公路通车里程为1979.6公里,其中油路154公里,水泥路32.3公里,弹石路109公里,砂石路面1330公里,一般路面244.3公里。在全县公路里程中:省管县道267公里,县乡公路245.2公里,专用公路60.3公里,乡村公路1163.8公里,村组公路243.3公里。全县还有4个自然村未通公路,与去年同期持平。年末拥有营运汽车3123辆,比上年增24辆,其中载客汽车183辆,普通和专用载货汽车2940辆。全年完成货物运输138.31万吨,比上年增长4.55%,货物周转量7427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3.2%,完成旅客运输量79.25万人,比上年增3.8%,旅客运输周转量3336.71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27.64%。 邮政电信业进一步发展,电话普及率明显提高,移动通信、网络业发展讯速。全年局用交换机总容量达28800门,比去年28146门增长2.32%,年末电话用户达29758户,比去年26420户增加3338户,增长12.63%,其中:固定电话用户19480比上年18840户增长3.40%,小灵通用户9679户比上年7580户增长27.69%,ETS用户(致富通)599户。移动电话快速发展,用户达2.2万户,全县电话普及率达34.9%比去年31.9%提高3个百分点。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2005年,我县财政金融工作稳步推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确保了工资发放、机构运转和社会稳定等重点支出,圆满完成了财政收支任务。全年财政总收入22950万元,比去年增长21.6%。其中:中央收入10027万元,增长27.1%,省级收入1377万元,增长50.8%。完成中央两税收入7267,增长16%;地方财政收入再创历史新高,实现了地方财政收入三年翻番目标,比2002年完成数5651万元增长了1.04倍。全年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1500万元,比去年增长14.5%。在地方财政收入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1286万元,增长14.9%,基金预算收入完成214万元,减1.8%。地方财政支出完成28753万元,比去年减2.5%,其中一般预算支出28383万元,增长0.8%。地方财政基金预算支出完成370万元,比上年减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