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市新平县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8年,新平县各族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紧紧围绕县委十届三次全会精神,按照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以科学发展、构建和谐为主线,团结和带领全县各族人民,克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困难,不断加快五大产业和林果后续产业发展步伐,着力发展壮大工业经济,进一步加强新农村建设的力度,坚定不移地推进富裕文明生态和谐新平建设步伐。全县工业经济快速增长,财政收入大幅提高,金融运行平稳,城乡居民收入快速上升,消费品市场旺盛活跃,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顺利完成了县委十届三次全会和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一、综 合 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经初步核算,全县实现生产总值417635万元,增长12.4%,其中:第一产业(农业)增加值 68154万元,增长7.2%,拉动GDP增长1.4个百分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11.0%;第二产业(工业、建筑业)增加值259086万元,增长12.5%,拉动GDP增长6.8个百分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54.8%;第三产业(除一、二产业外的所有行业)增加值90395万元,增长15.9% ,拉动GDP增长4.2个百分点 ,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34.2%。人均生产总值14695元,比上年增加2909元,增长24.7%。从GDP构成来看,一、二、三产业比重为16.3:62.0:21.7,经济结构呈二、三、一格局。全县完成工农业总产值984862万元,增长47.1%,其中:工业总产值861216万元,增长51.9%;农业总产值123646万元,增长20.6%。实现财政总收入89554万元,增长49.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8629万元,增长43.6%,地方财政支出83812万元,增长21.5%。年末全社会劳动者人数187578人,比上年增加331人,增长0.2%,其中: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分别为121943人、21295人、44340人,占全社会劳动者总人数的65.0%、11.4%、23.6%。 二、农村经济 一年来,我县各级党委、政府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为目标,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加大新农村建设力度,全县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2008年,全县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23646万元,增长20.6%。年末乡村从业人员152562人,增长0.9%,其中:从事一、二、三产业的从业人员分别为120800人、7127人、24635人,分别占从业人员总数的79.2%、4.7%、16.1%。 主要农产品产量: 单位 绝对数 增长(%) 粮 食 万公斤 8626 9.6 #:大春 万公斤 7506 10.0 小春 万公斤 1120 6.7 烤 烟 万公斤 1359 18.8 甘蔗(估产) 吨 688235 9.6 油 料 万公斤 154 15.8 蔬 菜 万公斤 7279 18.7 水 果 万公斤 2505 -2.5 茶 叶 万公斤 33.2 -13.3 核 桃 吨 671 -15.4 松 脂 吨 4088 7.3 笋 丝 吨 498 39.1 林业工作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总体要求,以退耕还林和天然林保护为工作重点,以抓好特色经济林、重点公益林等建设和管护为依托,林业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明显。2008年,全县共完成封山育林1万亩、人工造林面积6万亩(其中:竹子2万亩,核桃3万亩,膏桐种植1万亩)。全年投入造林资金569万元,其中:县级以上投资419万,县级投资150万。全县完成山林权属确权1371个村民小组,确权率达100%,确权户数达52794户,确权到户率达100%,已确权面积达375.28万亩,占应确权面积的97.7%,已发放林权证书33216本,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全面完成。全年共发生森林火警火灾 2起,过火面积50公顷,受灾面积3.3公顷。森林覆盖率60.96%。全年完成林业产值10214万元,增长10.6%。 畜牧业生产以强化结构调整、品种改良和疫病防治工作为重点,以加快养殖小区、养殖专业组建设步伐为突破口,大力发展畜牧业,全县畜牧业生产呈现出稳步发展的良好势头。2008年,完成畜牧业产值47738万元,增长25.6%。 主要畜产品产量和牲畜存栏: 单位 绝对数 增长(%) 肉蛋奶总产量 万公斤 3189 9.2 #:猪肉产量 万公斤 2136 7.8 生猪年内出栏 头 260405 7.7 生猪年末存栏 头 247004 3.3 大牲畜年内出栏 头 28418 11.0 大牲畜年末存栏 头 89308 1.9 山绵羊年内出栏 只 58436 9.0 山绵羊年末存栏 只 94312 2.9 家禽年内出栏 万只 252 16.9 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全县年末耕地总资源315966亩,人均占有耕地总资源1.16亩,农民人均耕地总资源1.34亩,下降0.7%。全县年末常用耕地面积293362亩,下降0.2%,人均占有常用耕地面积1.08亩,农民人均耕地面积1.25亩,与上年持平。年内建成小水窖1219口,沼气池2000口,完成坡耕地整治3300亩。农业机械总动力17046万瓦特,增长6.6%。大中型拖拉机2760台,小型拖拉机4056台。全年化肥施用量68684吨,增长12.9%,农药使用量385吨,增长48.1%,农村用电量84870万千瓦时,增长11.9倍。稳产高产基本农田136026亩,比上年增长0.5%。年末拥有水库、坝塘595座,总库容13382.94万立方米,年末蓄水量10101.5万立方米,其中:中型2座,库容5620万立方米,年末蓄水量 4738.45万立方米。水利有效灌溉面积 180853亩,占常用耕地面积的61.65%,比上年上升0.43个百分点。 渔业生产平稳发展。全年水产品产量837吨,增长3.3%,完成渔业产值1166万元,增长2.2%。 乡镇企业快速发展。年末共有乡镇企业6657户,从业人员22565人,增长6.4%;实现营业收入443099万元,增长83.2%;完成现价总产值417802万元,增长91.0%,其中,现价工业总产值372000万元,增长1.3倍;实现利润总额26061万元,增长41.9%。 扶贫开发工作成效显著。2008年,争取中央、省、市财政扶贫项目资金930万元,实施省市级整村推进扶贫项目47个,省市级投入财政资金705万元,群众自筹(投工投劳折资)352.26万元,累计完成整村推进项目投资1057.26万元;实施市级革命老区标准化综合扶贫项目1个,投资97.8万元,其中:市级投入财政资金60万元,群众自筹(投工投劳折资)37.8万元;实施省级革命老区开发建设项目1个,完成省级财政投资15万元;实施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项目,中央投入财政资金100万元;实施1950亩稻田养鱼扶贫工程示范项目,省级投入财政资金50万元。项目建设覆盖11个乡(镇)36个村委会,55个村民小组,2466户10078人。项目建设内容主要涉及村组基础设施、安居房、种植业、养殖业和科技培训。项目的实施较好地改善了贫困地区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为促进新农村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