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市华宁县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3-17 玉溪市华宁县统计局

华宁县统计局

2007年,全县各族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县委十届二次全会和县十四届人大第五次会议确定的发展目标和工作部署,按照工业做大做强、农业做优做特的发展思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进程,突出招商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两个重点,统筹城乡发展,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全县国民经济保持了又好又快的发展,城乡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一、综合

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全年完成县内生产总值(现价)216065万元,比上年增加35429万元,增长19.6%,按可比价增长12.6%。人均县内生产总值按户籍人口计算达10439元,比上年增加1653元,增长18.8%,按常住人口计算达10221元,比上年增加1572元,增长18.2%。在县内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农业)增加值65645万元,比上年增长18.0%,按可比价增长7.1%,拉动GDP增长2.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工业、建筑业)增加值66983万元,比上年增长27.5%,按可比价增长22.5%,拉动GDP增长6.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产业)增加值83437万元,比上年增长15.1%,按可比价增长9.9%,拉动GDP增长4个百分点。一、二、三产业比重由上年的30.8:29.1:40.1调整为今年的30.4:31.0:38.6,第二产业比重首次超过第一产业。非公经济增加值103622万元,占生产总值的48.0%,比上年增加24708万元,增长31.3%。工农业总产值(现价)达295259万元,比上年增加64018万元,增长27.7%,其中:工业总产值201860万元,比上年增长32.5%;农业总产值93399万元,比上年增长18.3%。年末全县社会劳动者人数为130823人,比上年增长3.4%,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劳动者人数分别为93077人、12789人、24957人,分别占71.1%、9.8%、19.1%。

二、农村经济

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加大对农业的投入,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了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93399万元,比上年增长18.3%,在总产值中:农业产值52652万元,比上年增长17.3%,其中:烤烟产值21295万元、蔬菜产值10742万元、柑桔产值7099万元、柿子产值459万元;林业产值1821万元,比上年增长12.7%,其中:核桃产值365万元;畜牧业产值35721万元,比上年增长20.7%;渔业产值1939万元,比上年增长14.5%;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266万元,比上年增长10.0%。现价农村社会总产值达364763万元,比上年增长25.5%,其中:农业产值占25.6%,非农行业产值占74.4%。农业商品产值80473万元,比上年增长19.2%。农业商品率86.16%,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全县乡村从业人员110777人,从事二、三产业人员18746人,占乡村从业人员的16.9%,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

(一)种植业:在巩固和提升烤烟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蔬菜、经果等高效产业,进一步优化种植结构,土地产出率明显提高。农作物总播种面积407584亩,比上年增加16248亩,增长4.2%。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12143亩,比上年减少2240亩,下降1.0%;非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95441亩,比上年增加18488亩,增长10.4%。柑桔种植规模达40398亩,柿子17820亩。耕地复种指数由上年的225%上升到今年的235%。全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与非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比例由上年的55:45调整为今年的52:48。

主要种植业产品产量如下:

单位:万公斤

产品名称2007年2006年2007年比2006年

+、-绝对值%

1、全年粮食总产量67876792-50.1

(1)大春粮食产量52085173+350.7

其中:稻谷19091994-854.3

包谷28922824+682.4

(2)小春粮食产量15791619-402.5

其中:小麦11121110+20.2

蚕豆125145-2013.8

2、烤烟产量16011651-503.0

其中:收购量15561446+1107.6

上等烟比例(%)70.550.37+20.13

3、全年油料产量167205-3818.5

4、全年蔬菜产量112157847+336842.9

5、水果总产量56314703+92819.7

其中:柑桔产量44373629+80822.3

柿子产量574402+17242.8

(二)林业: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总体要求,大力抓好特色经济林、重点公益林等建设和管护。全年共造林1.1万亩,义务植树45万株,封山育林3.57万亩,核桃种植规模达19063亩。全县林木绿化率达48.53%,其中:森林覆盖率31.82%,灌木林覆盖率16.71%。主要林产品产量:核桃13.03万公斤、板栗4.83万公斤、松脂0.59万公斤。

(三)畜牧业:继续加大对畜牧业的扶持力度,积极引导农民规模化养殖,不断扩大生产规模,以加大存栏为重点,缩短饲养周期,提高出栏率,促进了畜牧业持续发展。全年畜牧业总产值达35721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8.3%,比上年增长20.7%。

产品名称单位2007年2006年2007年比2006年

±绝对值%

1、大牲畜年末存栏头5316250811+23514.6

当年出栏头2065319359+12946.7

2、生猪年末存栏头177162178122-9600.5

当年出栏头194486206743-122575.9

出栏率%109.2117.4-8.2

3、羊年末存栏只6347458902+45727.8

当年出栏只3137032164-7942.5

4、家禽年末存栏只636941496336+14060528.3

当年出栏只14970181045484+45153443.2

5、肉、蛋、奶总产量万公斤26842457+2279.2

(四)渔业:水产养殖面积3812亩,比上年增加12亩;水产品产量121万公斤,比上年增加22万公斤,增长22.2%,其中:养殖产量60万公斤,比上年增加3万公斤,增长5.3%。

(五)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年完成水利工程1778件,新增有效灌溉面积2700亩。全县水土流失总面积805080亩,治理面积308406亩,占38.3%,比上年增加52530亩;除涝面积16242亩;解决饮水困难11300人。全县总灌溉面积124191亩,其中:有效灌溉面积118450亩,水利化程度达68.49%。年末有水库、坝塘201座,其中:中型水库1座、小型水库23座、坝塘177座,总库容3945万立方米,年末蓄水量3127万立方米。固定机电排灌站307座,装机容量1.329万千瓦。新建沼气池500口,累计建成36154口,新建小水窖1106口,累计建成44039口。年末实有耕地面积172938亩,在年末耕地面积中,已建成亩产400公斤以上不同层次的稳产高产基本农田116114亩,占耕地面积的67.14%,其中:吨粮田15496亩。全年农用化肥施用量5526万公斤,比上年增长11.5%。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50万公斤,比上年下降4%。农药使用量40万公斤,比上年增长11.1%。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20930.55万瓦特,比上年增长5.6%,有大中型拖拉机47台,小型拖拉机3347台,农用载重汽车765辆,农用运输车683辆,机动脱粒机520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