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市华宁县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0-03-17 玉溪市华宁县统计局

金融:继续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强化调控功能,金融平稳运行。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75610万元,比上年增长13.9%;各项存款余额160303万元,比上年下降10.4%。存贷差额为84693万元,存贷比为1:0.47。金融机构现金收入454185万元,比上年增长15.6%。金融机构现金支出473517万元,比上年增长20.7%。

保险:保险事业持续发展。财产保险业务收入1589万元,比上年增长22.6%;赔款支出840万元,比上年增长20.3%。人寿保险累计保费收入2053万元,比上年增长16.7%;满期给付441万元;累计赔款支出190万元。

八、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城市建设:城镇面貌大为改观,城镇品位不断提升。完成了宁州大河防洪水系综合整治(一期)、河滨苑商住楼建设、教师小区(一期)工程,启动了宁州大河防洪水系综合整治(二期)工程,绿化、美化、亮化、环境卫生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年末,县城区域面积达3.2平方公里,道路长42.2公里,面积65.47万平方米,排水管道长24.3公里,拥有城市路灯1230盏,公厕13座,供水综合生产能力13000立方米。城区园林绿地总面积115.5万平方米,绿化总面积119.16万平方米,城市绿地率35.43%,绿化覆盖率37.24%,人均公共绿地面积8.04平方米。全县城市化水平达30.35%,县城的城市化水平达36.2%。

环境保护:以“七彩云南华宁保护”行动为契机,认真落实环境保护各项措施和目标责任制,着力控制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实现了工业经济增长,污染物排放稳中有降的目标任务。全年二氧化硫排放量控制在1804吨以内,比上年减排95吨以上,化学需氧排放量控制在573.83吨以内,以上年基本保持稳定,完成了年度污染物总量削减任务。县城空气质量明显好转,达到《环境空气质量(GB3095-1996)二级标准。全县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全部达标,主要河流断面水质符合环境功能要求。抚仙湖水污染综合防治工作取得新进展,启动了湖滨生态修复及环境整治工程,综合整治力度进一步加大。

九、科技、教育、文化、广播电视和档案

科技:认真贯彻落实“自主创新”的科技方针和“科教兴县”战略,努力提高全县劳动者素质,全县科技实力和综合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全年共组织实施国家、省、市、县科技项目25项,争取上级科技资金95.5万元,其中,列为国家级项目2个,到位资金74.5万元;列为省级项目1个,到位资金11万元;列为市级项目3项,到位资金10万元;实施县级项目19项。获市级科技进步奖1项,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授权各1项。继续实施科技进村入户,对5575户农户进行了科技培训。继续开展支持省、市知识产权试点创新工作,知识产权工作进一步加强。

教育: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基础教育不断加强。全县共有各类学校108所,其中:完全中学1所,高级中学1所,初级中学8所,完小75所,小学教学点4个,职业高中1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县幼儿园1所,乡(镇)幼儿园16所。全县在校生36007人,其中:高中2775人,初中7891人,小学19356人,职中1045人,幼儿园、学前班4940人。教职工2323人,其中在职职工2066人,临时工227人,代课教师30人。全县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学缀学率0.28 %。4-6岁儿童入园率60.51%。初中毛入学率105.13%。初中缀学率3%。参加高考1127人,上线人数700人,高考上线率62.11%。

文化:重视文化建设,文化事业取得新成就。全年共辅导文艺队伍118支、1911人次,帮助编排文艺节目137个,成立了泉乡艺术团,年末全县业余文艺队伍达484支,演出人员6292人。全年共开展各类重大节庆活动55次,组织文艺演出130场,参与演出的文艺队伍达739支次,演员7488人次,演出节目1744个,观众达22.58万人次。举办广场文艺演出31场,参与演出的文艺队伍达380支次,演员4583人次,演出节目634个,观众达12.2万人次。县乡图书馆、室藏书总量达116858册,共接待读者29214人次,外借、阅览图书49704册次。继续实施电影“2131”工程,全年共组织农村电影放映队4个,放映电影607场,观众达14.3万人次。加强对全县文物和民间传统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按照“修旧如旧、原质原貌”的原则对锁水塔进行了重新修缮,收集整理了民间故事77篇。加大文化市场的监管力度,全年共开展检查53次,全县文化市场进一步净化。

广播、电视: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充分发挥党和政府的喉舌、窗口功能,加大“中国泉乡”品牌的推介和宣传力度,为全县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营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全年华宁电视台共播出新闻1209条,其中:被云南电视台采用14条,市级电视台采用929条,市级电台采用391条;制作专题11部,播出《泉乡采风》17期、《真情传递》48期;与玉溪电视台合办《新闻直通车》栏目42期。年末全县架设有线电视光缆达315公里,建成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364座,有线电视网络用户达22800户,电视覆盖人口达19.8万人,覆盖率达99%,广播覆盖人口达19.2万人,覆盖率达96%。

档案:认真围绕“依法治档、科技兴档、强化服务、发挥效益”的工作思路,全面推进档案事业的发展。全年共接收进馆档案3191卷、238件,编研档案资料23.83万字,录入档案信息数据146566条,全文数据5283份。接待档案、资料、现行文件查阅利用者668人次,档案、资料、文件3172卷(件)次。1299户干部职工建立了家庭档案,62个机关、团体、事业、企业单位综合档案室实现创星级验收,县档案馆达“四星级”标准。

十、卫生、体育和旅游

卫生:以预防保健为主,抓农村卫生、公共卫生管理,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体系建设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全县公共卫生和卫生机构整体服务水平进一步加强。年末全县有卫生机构11个,病床496张,卫生专业技术人员519人。村设置的医疗点76个,乡村医生215人。全年医院诊疗472526人次,入院18062人,出院17955人,治愈好转率89.74%,病死率0.26%。病床周转次数36.28次,病床使用率63.11%。县内传染病发病率276.4例/十万人,四苗覆盖率97.62%,食品合格率87.5%,餐、饮具合格率79.1%。全年孕产妇管理2006人,孕产妇建册管理率97.14%。0-6岁儿童保健14798人,儿童保健管理率85.92%。

体育:以迎“奥运”为契机,积极组织大型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活动,加强体育组织和基础设施建设,体育事业获得较快发展。成功组织了以“迈步象鼻山、畅游温泉泳”为主题的徒步走全民健身活动和 “迎奥运·振宁杯”职工篮球比赛,坚持开展县城职工业余篮球联谊赛,积极支持各单位开展职工运动会。组建了游泳、篮球、足球三个单项协会,全县体育社团达10个。实施农民基础体育建设工程,投资4.5万元为海镜等6个试点村配置了体育设施和用具。年内共为上级体育训练部门输送后备人才11名,组团参加了玉溪市第三届中小学生运动会,取得了金牌8枚、银牌7枚、铜牌9枚、广播体操小学组第四名、团体部分第五名的好成绩。年末,全县共有200米跑道田径场8块,标准田径运动场3块,游泳馆1个,游泳池2个,篮球场175块,网球场1块,门球场13块,地掷球场15块,全民健身乐园1个,健身路径1条,专职教练员3人,兼职教练员9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