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市红塔区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4年,我区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认真贯彻中央有关加强宏观调控的政策措施,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奋斗目标,按照区委二届二次全会提出的“三新”、“四实”、“五坚持”的工作要求,着力提升工业化、推进城市化,加快城乡一体化,加快经济调整,狠抓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积极推进各项改革,实现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全面进步,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全面完成了各项预期目标和主要任务。预计实现生产总值不含卷烟产销部份62.0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9.1%。在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农业)为4.35亿元,增长12.3%;第二产业(工业、建筑业)27.62亿元,增长10.0%;第三产业(除一、二产业外的行业)30.09亿元,增长8.0%。 一、农业 2004年,我区各级政府积极采取各项措施,克服自然灾害,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增加农业基础建设投入,大力推广农业科学技术,继续坚持以效益为中心,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现价,下同)为86105万元,按90年不变价计算(下同)比上年增5.2%。其中:农业产值完成40906万元,比上年减1.2%;林业产值完成1524万元,比上年减35.8%;牧业产值42362万元,比上年增15.6%;渔业产值890万元,比上年减9.0%。农业商品产值65551万元,农业商品率76.1%,在上年基础上提高2.4个百分点。农业生产继续围绕“压粮、稳烟、增经济作物”的种植业结构调整思路,努力扩大烤烟、油料、花卉等种植面积。2004年,全年粮食播种面积为148029亩,比上年减少21402亩,其中:大春减9998亩,小春减11404亩。全年粮食单产507公斤,比上年减6公斤,粮食总产量7500.1万公斤,比上年减1193.8万公斤,减13.7%。烤烟移栽种植面积比上年增加了9089亩,增17.9%;油料种植面积43503亩,产量为832.6万公斤,分别比去年增长9.1%和8.3%。 全年蔬菜种植面积25609亩,比去年减少52亩,减0.2%;蔬菜总产为3746.5万公斤,比去年同期减少375.9万公斤,减9.1%;花卉种植面积8629亩,比去年同期增加2354亩,增长37.5%。全年粮经作物种植比例由上年的56.4∶43.6调整为50.6∶49.4,经济作物比重比上年提高了5.8个百分点。其中大、小春经济作物种植比重分别比上年提高了5.6、6.3个百分点。 烤烟生产坚持以质量为中心,不断加大投入,收购烟叶(含出口备货)796.38万公斤,烟农交售烟叶总收入9770.1万元,上缴税收1990.9万元,上等烟比例达到了60.8%,比上年提高14.1个百分点,取得连续11年居全市第一的优异成绩,实现了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长的预期目标。2004年烤烟总产837.6万公斤,比上年增15.9%。 林业生产朝着生态公益林、经济林方向发展。全年完成造林面积6360亩,其中:用材林4391亩,经济林661亩,生态林1308亩,生态林中:砂石绿化工程326亩,生态公园绿化工程982亩。义务植树完成94.76万株,其中:成片植树21.57万株,零星植树73.19万株。义务植树成片面积1307亩。累计封山育林面积完成15万亩,其中本年新增封山育林面积2万亩。全区年内幼林抚育8790亩。森林覆盖率为48.6%。有效防治森林病虫害面积2.16万亩,防治率达到99.5%。全区林业现价产值达1524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减35.8%。 森林防火坚持“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进行积极防治。把森林防火作为林业工作的中心,护林防火加强防范,并实行森林防火行政领导责任制,层层签订责任状,做到责任清楚,目标明确,组织机构健全。各项防火指标未突破市政府下达我区的考核指标,较好地完成了今年森林防火工作。 畜牧业生产继续保持增长势头。2004年,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畜牧业生产,加强对畜牧业生产的领导,加大畜牧产业的扶持力度,建成“百信”百万头生猪屠宰基地等为代表的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提高了产业化经营水平。确实做大做强畜牧产业,畜牧部门也积极采取一序列扎实有效措施,进一步调整、优化养殖结构,大力发展以生猪、家禽饲养为主的养殖村、养殖大户,农民发展畜牧业的积极性日益提高;畜牧业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产业。加之市场价格上涨,带动规模养殖的发展,畜牧业生产呈现快速增长的好势头,肥猪出栏增加,出栏率不断提高,家禽规模养殖发展势头良好,肉、禽、蛋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主要畜产品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渔业生产平稳发展。2004年渔业生产利用水面养殖面积11389亩,比上年减少2.2%,鱼类产量128.5万公斤,比上年增3.6%。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得到改善。2004年累计投入水利建设资金3690万元,投入劳动工日596万个,完成工程总量250万立方米,其中:土方219万方,石方19万方,混凝土12万方。实施水利工程建设项目5759件,实现灌溉面积效益5.1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5平方公里,农田水利化程度达到87.8%。水库总库容15656万方,年末蓄水量10322万方。水利工程为全区工农业生产及生活供水9787万方。 乡镇企业抓投入增后劲,促发展,认真抓改革增活力,抓管理增效益,重科技上档次。克服了电力供需不平衡、融资困难、原材料涨价、运输矛盾突出、成本增加等困难,继续保持了快速健康发展。全年乡镇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76.23亿元,比上年增长19.1%;现价总产值148.13亿元,增长20.1%;实现利税总额9.55亿元,增长12.6%;实交国家税金5.62亿元,增长19.6%。 2004年,全区乡村从业人员179582人,比上年增加1701人。其中:男劳动力90280人;女劳动力89302人。在农村从业人员中:从事第一产业的从业人员有92521人,占农村从业人员的51.5%,比重上升0.8个百分点;从事二产业的从业人员有45104人,占农村从业人员的25.1%,比重下降了1.8个百分点,从事三产业的从业41957人,占农村从业人员的23.4%,比重上升了1个百分点。 二、工业 工业生产保持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2004年全区全部工业总产值完成(现价,下同)262.8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8.3%。其中:区属工业完成总产值81.70亿元,比上年增长15.5%。在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中(限额以上,下同)国有工业完成产值179.65亿元,比上年增长5.2%,其中:区属国有工业完成0.81亿元,比上年增长18.8%;集体工业完成12.08亿元,比上年增长22.3%;外商和港澳台投资企业完成13.23亿元,比上年增长11.4%;股份合作企业完成1.34亿元,比上年增长21.1%;股份制工业完成30.25亿元,比上年增长23.2%;其他工业完成4.46亿元,比上年增长9.0%。在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限额以上)全部工业总产值中,轻工业完成产值186.70.亿元,比上年增长4.1%;重工业完成产值54.31亿元,比上年增长2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