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市马龙县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马龙县统计局 2008年2月18日 2007年,县委、县人民政府团结和带领全县各族人民按照“工业主导、以特取胜,做大产业、优化布局,强化基础、聚集人口,注重科技、协调发展”的总体思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加快和谐美好新马龙建设。全县经济快速协调发展,质量效益显著提高,发展活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综合 经济快速协调发展。2007年,全县生产总值为138836万元,同比增长13.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8326万元,增长5.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0.9%,拉动增长1.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55584万元,增长23.7%,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3.9%,拉动增长8.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44926万元,增长10%,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5.2%,拉动增长3.4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为7299元,增长11.8%。 经济结构不断优化。2007年,全县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8.6∶36.9∶34.5调整为27.6∶40∶32.4。各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发生积极变化,第一产业下降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提高3.1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提高3.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下降2.1个百分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占GDP比重为9.1%,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比上年提高3.7个百分点;炼铁、炼焦、炼锌三大主要行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82.8%。 市场物价上涨明显。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5.9%,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上涨4.4%,农产品价格指数上涨16.2%,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上涨7%,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上涨4.2%,建筑安装工程价格指数上涨4.5%,服务项目价格指数上涨3.8%。 二、农业 农业增产增收。2007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7658万元,增长7%。农作物总播种面积629088亩,增加5964亩。其中:粮食作物面积428925亩,增加5452亩;烟叶99749亩,减少1351亩;油料19222亩,增加889亩;蔬菜28531亩,增加1005亩;万寿菊13594亩,增加2871亩。全年粮食总产量76500吨,增长3%,其中,小春粮食14499吨,占19%。实现了从2003年以来连续5年增产的可喜成就。全县收购烟叶13950吨,增长1.5%,收购总值1.78亿元,剔除出口备货均价达12.8元/公斤,烟叶税收增长10%,实现了烟农、企业、政府“三满意”的目标。 2007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单位:吨 产品名称 实际数 比上年增减 2007年 2006年 绝对数 % 粮食总产量 76500 74267 2233 3.0 #小春 14499 13899 600 4.3 大春 62001 60368 1633 2.7 水稻 21822 21770 52 0.2 玉米 20300 19806 494 2.5 薯类 14042 12906 1136 8.8 油料834 936 -102 -10.9 #油菜籽 633 731 -98 -13.4 水果6734 5214 1520 29.2 蔬菜50769 45935 4834 10.5 实现畜牧业产值23964万元,增长14.9%,对农林牧渔业的贡献率为50.5%。肉类总产量23045吨,增长14.9%。 2007年主要畜产品出栏和牲畜存栏情况 名称单位实际数比上年增减 2007年2006年绝对数% 肥猪出栏数头2000201802871973310.9 菜牛出栏数头100238027199624.9 菜羊出栏数只100121651453497653.7 家禽出栏数只60025035066524958571.2 年末生猪存栏数头165782151118146649.7 大牲畜存栏数头、匹79410787346760.9 #牛存栏数头4906451370-2306-4.5 山绵羊存栏数只1801181435973652125.4 林业、渔业生产稳步发展。实现林业产值4583万元,增长40.4%。实现核桃83吨,增长31.7%;板栗143吨,增长41.6%;花椒52吨,减少5.5%。2007年,全县造林总面积91800亩。其中:核桃66000亩。全民义务植树81万株,森林覆盖率达50.43%。新建农村沼气池2372口。全年水产品产量达2615吨,增长27.6%,实现渔业产值1649万元,增长5.5%。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提升。全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7146亩。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643亩。年末,全县农用拖拉机989台,机动脱粒机1661台,农业机械总动力6679万千瓦特,增长4.8%。 三、工业与建筑业 2007年,全县共有工业企业710家,其中:东光、小寨两个园区入住工业企业55家,占7.7%。全社会完成工业总产值251106万元,增长18.6%。全部工业增加值51166万元,增长2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3.2%,拉动增长8.6个百分点。 支柱产业支撑显著。2007年,全县工业增添了建筑建材、金属表面热处理等生产企业,为工业经济运行注入新活力。工业经济的主要行业是炼铁、炼焦和炼锌业,其中:炼铁业完成产值90199万元,炼焦业完成产值34174万元,炼锌业完成产值32069万元,三大行业累计实现产值156442万元,增长43.7%,占工业产值的62.3%。 企业盈利能力增强。全县17户规模以上企业实现总产值193360万元,增长24.5%,增加值45572万元,增长31.1%,主营业务收入212714万元,增长26.7%,累计现价产销率为102.4%,提高2.6个百分点,实现利税15480万元,增长15.2%,其中,利润2876万元,亏损面为35.3%,比上年下降3.6个百分点。 2007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单位实际数比上年增减 2007年2006年绝对数% 黄 磷吨622910316-4087-39.6 水 泥吨153231180114-26883-14.9 生 铁吨4801743989858118920.3 焦 炭吨398976182091216885119.1 精 锌吨1236215515-3153-20.3 发电量万度341319226.9 自来水生产万吨777522.7 农用薄膜吨12981530-232-15.2 砖万块96165000461692.3 建筑业稳定发展。全县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业企业4家,年末从业人员653人,完成建筑业产值10539万元,增长16.1%,建筑业企业实现利润1318万元,增长73.6%,实现增加值2874万元,增长24.4%。房屋建筑施工面积92425平方米,增长37.2%;房屋建筑竣工面积70120平方米,增长15.1%。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总量进一步扩大。2007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9997万元(不含国家、省、市项目投资7000万元),比上年增长31.7%。其中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35011万元,增长30.1%;农村固定资产投资7284万元,减少12.6%。在总投资中,国有投资20581万元,增长64.9%;其他投资29416万元,增长1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