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市富源县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3-17 曲靖市富源县统计局

2004年,全县70多万各族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紧紧围绕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发展目标,采取新思路、新举措,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全力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化发展步伐,抓住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因势利导开展各项经济工作,国民经济呈现出速度快、效益好的良好发展态势,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经济发展处在自建国以来最良好的时期,较好地实现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

一、综合

国民经济发展既快又好,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据初步测算,2004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352900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1.4%,是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增长最快的时期,人均GDP达到5081元,比上年增长17.6%。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01859万元,增长5.9%,拉动经济增长1.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46941万元,增长44.3%,拉动经济增长15.2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完成增加值106970万元,增长27.7%,拉动经济增长7.7个百分点,建筑业完成增加值39971万元,增长1.2倍,拉动经济增长7.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04100万元,增长13.1%,拉动经济增长4.3个百分点。非公经济蓬勃发展,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2004年全县非公经济创造的增加值为159700万元,比上年增长40.80%,非公经济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达45.30%,比上年提高4.5个百分点。经济结构得到合理调整,一、二、三产业比例为28.9:41.6:29.5,其中: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比上年下降3.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比上年上升7.2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占30.3%,比重上升2.4个百分点,建筑业占11.3%,比重上升4.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比上年下降3.5个百分点,全县经济继续向后工业发展时期挺进,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结构单一,增长方式落后,发展后劲尤其是农业有待加强;经济外向度不高,农民增收渠道依然较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影响经济社会的较快发展;微观经济运行活力不够强,部分行业经济效益较差;就业和再就业压力加大;难点、热点问题多;财政收支矛盾突出;低收入居民家庭生活水平仍较困难。

二、农业

2004年全县上下紧紧抓住中央出台“六项”支农强农的政策措施,进一步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围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目标,以结构调整为主线,科技进步为动力,着力打造大河乌猪和富源魔芋两大品牌,深挖农业内部潜力,农业效益明显提高,烤烟较之上年大幅增长,特别是农副产品价格普遍上涨,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取得显著成效。全县农业总产值达151675万元,比上年增长5.15%,其中:农业产值83880万元,增长9.21%;林业产值3163万元,下降11.24%;牧业产值60516万元,增长2.50%;渔业产值2100万元,增长12.38%;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016万元,增长2.87%。

农业结构继续得到有效调整。全年粮食种植面积56862公顷,比上年增长2.67%;烤烟种植面积16713公顷,比上年增长19.09%;蔬菜种植面积7980公顷,比上年增长8.60%,其中魔芋种植面积2587公顷,比上年增长90.40%。油料种植面积4505公顷,比上年增长20.80%。2004年,主要农副产品产量多数均增。

林业生产与造林稳步发展,林业生产取得较好成绩。全县造林面积533公顷,比上年下降86.4%;零星(四旁)植树263万株,比上年增长20.6%;年末实有封山育林面积37267公顷,本年新增封山育林面积600公顷。实有自然保护区1个,面积为1200公顷。退耕还林工作稳步推进,当年粮款兑现现金1032万元,当年兑现生活费86万元,当年粮款兑现涉及户数达20124户。

畜牧业、渔业生产持续健康发展。全县肉类总产量达63117吨,比上年增长7.51%,其中猪肉产量59260吨,增长6.72%。到年末,生猪存栏477989头、山绵羊存栏158360只、大牲畜存栏126571头(匹),分别比上年增长7.64%、6.29%、3.45%。水产品产量2100吨,比上年增长5.00%。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县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20030.43万瓦特,比上年增长36%,大中小型拖拉机达3457台,比上年增加482台。化肥施用量(折纯量)28845吨,比上年增长2.24%。农村用电量4154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3.96%。到年末,农业有效灌溉面积达12.9千公顷,比上年增长4.0%;旱涝保收面积为7.4千公顷,比上年增长2.4%;节水灌溉面积为6.41千公顷,比上年增长7.7%。全年共投入水利建设资金达4651.3万元,农田水利建设力度继续加大,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进一步增强。但是,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仍很脆弱,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工作任务仍很艰巨。

乡镇企业发展势头良好。2004年乡镇企业实现营业总收入401608元,比上年增长21.6%。完成总产值374532万元,比上年增长23.8%。实交各种税金6828万元,比上年增长36.6%。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发展步伐加快,总体运行质量明显提高,工业经济实现了速度与效益同步快速增长,成为带动全县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全县全部工业总产值达360144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39.36%,其中:国有及500万元以上非国有独立核算工业企业总产值达144506万元,增长39.66%;500万元以下非国有工业企业总产值达215638万元,增长39.77%。在全部工业总产值中,省属企业完成106978万元,增长56.58%;县属企业完成253166万元,增长33.46%。煤炭工业快速发展,2004年煤炭工业总产值达234388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45.00%,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65.10%,煤炭工业对全县工业乃至全县总体经济的推动作用日益明显。

在国有及500万元以上非国有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中,国有企业完成产值75487万元,比上年增长98.42%;集体企业完成产值2676万元,比上年增长61.16%;股份制企业完成产值42950万元,比上年增长75.22%;其它各种类型企业完成23393万元,比上年增长10.29%。

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国有及500万元以上非国有独立核算的18户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32482万元,比上年增长40.01%;实现工业增加值38319万元,比上年增长52.87%;实现利税总额19981万元,比上年增长2.35倍,其中:实现利润8716万元,比上年增长6.64%;亏损企业亏损总额达296万元,比上年下降87.38%。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生铁、原煤、焦煤和洗精煤增幅较大,其余工业产品产量有增有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