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市富源县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0-03-17 曲靖市富源县统计局

文化事业进一步发展。2004年,全县文化系统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馆(站)12个;公共图书馆1个;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1座;年末有线广播电视用户5375户、广播和电视综合覆盖率均达91.53%、电视发射机有292部、卫星收转站有297个。

卫生事业保持健康发展。年末有卫生机构57个,比上年增加17个,其中医院6所,拥有农村卫生院11所。共有病床771张,每千人拥有医院床位数1.1张;从业人员770人,比上年增长3.08%,其中卫生技术人员数635人,比上年增长2.92%。在卫生技术人员中有执业医师163人、执业助理医师119人、注册护士176人、药剂人员44人、检验人员27人、其它技术人员106人。

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发展。2004年,全县举办了2次县级运动会和7次乡镇运动会,参加人数分别为2800和5600人。

九、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城市建设水平明显提高,小城镇体系规划基本完成。2004年城市规划总面积为17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8.59平方公里,城市人口密度达到每平方公里3841人。城市设施水平进一步提高。人均拥有城市建设资金853元,人均日生活用水量为133.61升,用水普及率高达99.54%,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为0.92标台,人均道路面积为8.28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2.52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75%,粪便处理率达100%。

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进一步受到重视。据全县17个环境监测网点显示,2004年全县工业废水处理率为73%,比去年上升3个百分点,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为68.99%,比上年上升3.0个百分点,工业废气处理率、工业废气排放率、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工业废水重复利用率分别达到64.00%、57.00%、99.56%、96.47%,分别比上年上升3、3、33个百分点和下降8个百分点。但环境治理工作任务仍很艰巨。2004年的二氧化硫排放量、工业粉尘排放量分别为1950吨和148吨,分别比上年下降22.43%和增长23.33%,工业的快速发展与环境治理工作仍不协调一致。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控制人口增长取得明显成效。2004年全县年末总人口达716353人,比上年增加43520人,其中:农业人口达658339人,占总人口的91.90%。总人口中:男性人口373374人,女性人口342979人,性别比例为108.86(以女性为100),比上年下降1.97个百分点。2004年,出生人口为8867人,出生率为13.14‰,死亡人口为2760人,死亡率为4.09‰,人口自然增长率为9.05‰。

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2004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8593元,比上年增长12.40%,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6663元,比上年增长25.60%;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916元,比上年增长11.00%,农民人均消费支出1940.5元,比上年增长26.64%。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55.25%,与上年持平。

职工工资水平进一步提高。2004年全县单位从业人员(除个私经济、农村集体经济以外的单位)为22189人,比上年增长8.90%,从业人员劳动报酬26101万元,比上年增长10.70%。其中国有单位24518万元,增长13.20%,集体及其他经济类型单位1583万元,下降17.60%。从业人员年工资货币收入为11760元,比上年增长1.5%,其中国有单位12660元,增长4.00%,集体及其他经济类型单位8244元,增长10.30%。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11940元,增长2.50%。

劳动就业工作稳步推进。全年新增就业岗位1734个,劳务输出2.8万人,减免再就业税费106.7万元,城镇登记失业率继续控制在3.00%以内。

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强。年末全县参加基本保险人数为4751人。其中:在职职工为3256人,离退休人员1495人;参加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的人数均为1952人。农村参加养老保险人数9900人。

社会福利事业不断发展。城镇社区服务设施有7个。全县有各种收养性单位12个、床位183张,全年收养3.91万人次。全县得到最低生活保障人数6187人,全年累计发放保障金478.2万元。农村定期救济人数2232人,全年累计发放救济金58.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