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清镇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3-17 贵阳市清镇市统计局

清镇市统计局

2006年3月20日

2005年,全市各族人民在中共清镇市委、市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视察我省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新阶段扶贫开发这两大机遇,积极推进结构调整,努力解决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国民经济呈现出速度较快、效益较好、结构改善、协调发展的良好势头,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综合

初步核算经贵阳市统计局评估认定,2005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447564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58985万元,比上年增长9.2%;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221239万元,比上年增长17.3%;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167340,比上年增长14.4%。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较快。全年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187261万元,比上年增长23.2%,高于全市经济增长速度8.1个百分点,占全市生产总值的41.8%,比上年提高4.6个百分点。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由上年的13.1:50.2:36.7调整为13.2:49.4:37.4,三次产业结构逐步优化。

全市人均生产总值为8582元,比上年增长14.5%,按年末汇率折算,约合1060美元。

二、农业

种植业取得较好收成。2005年,全市种植业产值完成45985万元,比上年增长9.04%。粮食种植面积为23670公顷,比上年下降1.33%,粮食总产量达到131184吨,比上年增长5.88%,是历史上最高年。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产量提高。其中,烤烟种植面积2713公顷,比上年增长28.5%,烟叶产量4350吨,比上年增长26.6%;油料种植面积7721公顷,比上年下降2.8%,油料作物产量10895吨,比上年增长3.2%。蔬菜种植面积4466公顷,比上年下降2.6%,蔬菜产量为80325吨,比上年增长9.9%。

表1:2005年种植业主要产品产量

指标名称 绝对数(吨) 比上年增长(%)

粮食 131184 5.88

稻谷 49571 5.5

玉米 56885 7.1

薯类 2859 11.94

油料 10985 3.2

花生 579 394

油菜籽 10368 0.1

烤烟 4350 26.6

水果 5635 8.63

茶叶 654 8.5

林业重点向生态环境建设转变。2005年,全市林业产值完成783万元,比上年增长0.7%。全年完成营造林面积1489公顷,其中,退耕造林面积607公顷。幼林抚育作业面积4122公顷,成林抚育面积800公顷。全市森林覆盖率为31.08%。

表2:2005年林业主要产品产量

指标名称 绝对数(吨) 比上年增长(%)

生漆 6.04 -3.1

油桐籽 104.13 -0.63

油茶籽 82.95 -3.94

核桃 52.38 3.89

板栗 58.58 7.94

花椒 28.32 15.75

畜牧业保持增长势头。2005年全市畜牧业产值完成29963万元,比上年增长9.5%。全年肉类总产量2.56万吨,比上年增长10.23%,禽蛋产量2739吨,比上年增长8.35%,牛奶产量1284吨,比上年增长14.75%。

表3:2005年畜牧业主要产品产量

指标名称 计量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肉类 吨 25639 10.23

其中:猪肉 吨 21068 8.93

禽蛋 吨 5515 8.35

牛奶 吨 1284 12.74

猪出栏头数 万头 20.29 9.27

家禽出栏数 万只 161.85 39.18

牛出栏头数 头 14348 9.0

羊出栏只数 只 8953 19.2

渔业生产稳定增长。2005年全市渔业产值完成5094万元,比上年增长14.86%。水产品产量5515吨,比上年增长9.7%。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克服煤电”瓶颈“因素制约,保持平稳增长。2005年,全市工业完成现价产值629551万元,比上年增长17.1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现价产值565339万元,比上年增长17.65%,市属规模以上工业完成现价产值166868万元,比上年增长80.83%。全市工业完成增加值178432万元,比上年增长15.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160097万元,比上年增长15.0%;市属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51775万元,比上年增长60.03%。市属规模以上工业发展较快,产值占全市工业比重达30%。

表4:2005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指标名称 绝对数(万元) 比上年增长(%)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160097 15.0

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 99337.4 -0.34

其中:集体企业 244.3 -26.01

股份制企业 85708.5 42.74

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 3689.5 65.5

其中:轻工业 18470.5 38.06

重工业 141521.9 12.77

主要工业行业增加值

其中: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53991.5 4.05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28210.2 12.15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21378.7 -1.92

医药制造业 13399.7 42.27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12807.6 -19.7

2005年,规模以上工业行业大类中,工业增加值在亿元以上的有电力、化工、冶金、医药和燃气五个行业。水泥、铁合金和中成药等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增长较快。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生产能源消耗总量为376.6万吨标准煤,能源加工转换产出130万吨标准煤,综合能耗246.6万吨,万元工业产值综合能耗为5.04吨标准煤。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生产消耗电量19.97亿千瓦时,消耗水量6169万立方米,消耗煤气6712万立方米。

表5:2005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

指标名称 计量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发电量 亿千瓦时 60.49 -9.11

煤气生产量 万立方米 37121 -9.43

焦碳 万吨 75.74 -5.22

炭黑 万吨 0.82

纯苯 万吨 0.44 23.02

甲荃 万吨 2.06 16.29

合成氨 万吨 16.82 3.96

农用氮、磷、钾化学肥料总计(折纯) 万吨 6.76 2.73

其中尿素 万吨 6.6 1.72

中成药 吨 324.07 31.53

大输液 万瓶 13463 3.07

水泥 万吨 86.8 53.63

生铁 万吨 3.49 69.8

铁合金 万吨 14.77 19.68

磨料 万吨 4.98 -12.92

炸药 万吨 2.08 15.56

工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全市独立核算的6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465580万元,比上年增长11.86%,亏损企业31家,亏损额12986万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11985万元,比上年增长7.47倍,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扭转亏损局面,2005年实现利润1153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