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水市钟山区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
2001年,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江泽民同志“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推进建设经济强区的步伐,全区各项工作按照“巩固煤炭、改造铅锌、发展市场、调整结构、开发凤凰”二十字发展方针进行。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克服经济发展中的困难,在“十五”计划实施的第一年,全区国民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健康发展。 一、综合 国民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发展。2001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为32.8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8284万元,比上年增长2.10%;第二产业增加值199226万元,比上年增长10.40%;第三产业增加值121195万元,比上年增长11.60%。整体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经济总量又上台阶,经济结构调整稳步推进,三产业结构比率为2.52:60.61:36.87。 发展与困难同在,我区目前面临的主要困难是:产业结构需进一步优化调整,城乡基础设施建设需继续加强,要努力提高农村居民收入,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等。 二、农业 2001年,全区认真执行农村政策,以农业增长、农民增收为目标,大力发展科技农业,特色农业,不断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条件,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稳步发展。2001年全区实现农业总产值15451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13%。 2、林业生产情况 造林、护林、育林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当年完成造林面积914公顷,封山育林面积1333公顷,当年育苗92200百株,退耕还林面积666公顷。 4、渔业生产情况:水产品产量101吨,与上年基本持平,内陆水域养殖面积为33公顷,比上年减少2公顷。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农业投入有所加大,我区投入以工代赈资金441万元,继续加强农村交通、水利、电力、坡改梯工程的建设。 全区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7.24万千瓦,年末农田有效灌溉面积466公顷,农村用电量902.71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7.84%,化肥施用折纯量2479吨,同比增长6.76%。 2001年乡镇企业经济持续增长。全区乡镇企业总户数达10611户,从业人员达5.06万人,实现乡企总产值255092万元,实现乡企总收入310389万元,比上年增长27.33%,纯利润31775万元,比上年增长18.11%,实交税金6271万元,比上年增长19.72%。 农村扶贫工作全面开展,农村贫困人口又有1850人脱贫,全年投入财政扶贫款91万元,共拨付“渴望工程”资金132.9万元,解决了农村11400人的饮水问题。 2001年,工业生产稳中有升,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523863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33%。实现工业增加值18278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40%。 交通运输业持续发展,运输能力不断得到提高,2001年全区公路货运量为370万吨,公路货物周转量为19980万吨公里,公路旅客发送量为127.75万人,公路旅客周转量为58440万人公里。邮电通信质量和邮政服务能力和水平都有明显提高,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9417万元,比上年增长22.20%,本地电话用户75351户,移动电话用户达63882户。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建筑业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发展,投资规模进一步扩大,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全年完成215782万元,同比增长43.69%,其中基本建设投资97433万元,同比增长12.59%;更新改造投资83674万元,同比增长106.87%;其他投资5943万元,同比下降24.44%;房地产开发投资15626万元,同比增长224.66%。建筑业生产经营持续快速发展,2001年共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1524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21%,实现增加值4828万元。 五、国内贸易和市场物价 2001年全区消费品市场繁荣,货源充足,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0077万元,比上年增长11.32%。从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52797万元,同比增长11.93%;餐饮业10519万元,同比增长10.04%;其它44079万元,同比增长18.50%。市场物价平衡,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0.9个百分点。 招商引资取得较好成绩,全年共引进项目47个,协议资金总额29.2亿无,实际到位资金5466万元,较上年增长5.3%。 六、财政、金融、保险 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全区财政总收入完成10006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7.58%。地方财政收入完成710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43%;地方财政支出为10519万元,同比增长21.94%。税收征管工作连上台阶,在地方财政收入中,各项税收完成6026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28%。 金融业运行平稳,存、贷款增加较快。年末,钟山片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541802万元,同比增长2.09%,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217542万元,同比增长17.27%;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463177万元,同比增长17.22%,其中农业贷款为26346万元,同比增长28.92%。 保险事业有较大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全年保险机构承担保险金额53亿元,保险费总收入0.66亿元。 七、教育、文化、卫生 区委、区政府积极实施科教战略,加大对教育、卫生经费的投入,实施的3个“义教工程”建设项目已投入使用,教育设施得到进一步改善。2001年学龄儿童入学率为99.41%,区各类学校和在校生人数分别为:大专1所,在校学生1965人,中等专业学校6所,在校学生4853人,职业学校3所,在校学生599人,普通中学48所,在校学生5881人,小学133所,在校学生55041人。 文化事业进一步繁荣,农村人口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98%,全年建成有线电视站10座,卫星地面收转站近600座,其中村级120座。 医疗卫生条件继续改善,年末拥有卫生机构45个(医院21个,卫生院24个,卫生机构床位2458张),卫生机构技术人员3184人,其中医生2448人。 八、人口与人民生活 全区总人口421328人,其中:女性197184人,非农人口251924人,人口出生率为14.78‰,死亡率为4.1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9.94‰。全年完成“四术”任务2415人,计划生育率达95.5%。 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全区城镇单位年末从业人员83932人,其中在岗职工80478人;全年发放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79745万元,其中在岗职工工资总额78307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46元,同比增长7.02%;农民人均纯收入1582元,同比增和3.6%。 社会保障事业得到加强,全区年末参加养老保险人数为5305人,参加医疗保险人数为66709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