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万源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3-16 达州市万源市统计局

工业经济效益不断提升。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收入22.56亿元,增长39.5%;销售率达99.6%。实现利税10624万元,增长47.1%;盈亏相抵实现利润4146万元,增长37.3%。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98.1%,比上年提高38.6个百分点。

建筑业平稳发展。全市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32199万元,增长13.0%。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实现利润9205万元。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5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0.5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全年有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施工项目113个,比上年增加19个。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98659万元,增长42.2%,其中,基本建设投资185794万元,增长52.6%;更新改造投资68290万元,增长24.6%;房地产开发投资18110万元,增长232.3%。

投资结构逐步优化。全年一产业投资31680万元,增长23.4%,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10.6%;二产业投资105600万元,增长13.3%,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35.4%;三产业投资161379万元,增长76.9%,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54.0%。基础设施投资185794万元,增长52.6%,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62.2%。

重点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全年5个在建的市重点建设项目实际完成投资23600万元,占投资总额的25.9%。

五、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业稳步发展。2007年,完成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业增加值11373万元,增长14.4%。全市全社会货物周转量13166万吨公里,下降5.5%;旅客周转量11796万人公里,下降3.1%。全年邮电业务总量1518万元,增长38.0%。年末全市固定及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176039户,比上年末净增18660户。其中年末固定电话用户72213户,净增6063户;移动电话用户103826户,净增12597户。 年末互联网宽带用户达8200户。

旅游收入再创新高。万源境内既有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又有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2007年紧紧依托红色旅游和生态旅游开发,促进了旅游业全面发展。全年共接待游客97.1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18亿元,同比增长21.0%。

六、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消费市场继续升温。2007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8824万元,增长17.2%。分城乡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49211万元,增长21.0%;农村消费品零售额79613万元,增长15.1%。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12911万元,增长17.1%;住宿餐饮业15913万元,增长18.7%。全市限额以上贸易企业零售额4764万元,增长24.4%,占贸易业的比重为4.2%,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

招商引资取得新成绩。近年,通过优化和改善投资环境,加大了招商引资力度,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新成绩。2007年,全市招商引资签约项目35个,实际到位资金63416万元,其中省外到位资金30080万元。据商务部门统计,2007年全市外贸出口92.6万美元,增长256.2%。

七、财政、金融与保险

财政收入增长较快。2007年,全市财政总收入21360万元,增长45.5%,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8002万元,增长33.1%。总收入中,国税完成9265万元,增长32.0%;地税完成7617万元,增长32.0%。全年财政总支出74863万元,增长29.0%。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71800万元,增长25.6%;财政支农支出4541万元,增长47.1%,科技经费支出416万元,增长70.5%。

金融运行平稳。2007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09614万元,增长23.3%;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22465万元,增长16.7%。 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30275万元,增长23.5%;其中短期贷款102133万元,增加2525万元;中长期贷款28137万元,增加6340万元。

保险事业稳步增长。全年保费收入7787万元,增长15.6%。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3237万元,增长50.0%;寿险保费收入4550万元,下降0.6%。全年各项赔款和给付支出2999万元,增长24.2%。

八、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

教育事业不断发展。按照“依法治教、科学管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工作思路,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加大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力度。2007年末,全市拥有各类学校358所,在校学生98503人,其中:普通中学42所,中等职业学校5所,小学311所。普通中学在校学生38542人,增长3.3%。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1328人,增长26.4%。小学在校学生58633人。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9.0%。有幼儿园31所,在园幼儿9339人。全市有教师4497人,其中:普通中学教师1980人,小学教师2361人,幼儿园教师156人。

文化事业稳步发展。围绕“建设川陕渝结合部经济文化强市”的目标,大力推进和谐文化建设。积极组织筹备参加了“中国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展演活动,为活跃和丰富基层群众文化生活,组织春节街头文艺宣传活动、《太平之春》春节文艺晚会、庆“七一”文艺晚会、欢庆党的十七大胜利闭幕送文化下乡文艺演出。积极为以“弘扬红军精神,建设美好万源”为主题的首届“红色文化活动月”营造红色文化氛围,为红色旅游聚集人气和商机。强化文化市场管理,加强对网吧的日常监管和专项整治,有效地整治了网络市场。

卫生事业平稳发展。年末全市卫生医疗机构(包括卫生所、医务室、护理站、乡镇卫生院等)61个,床位1138张;卫生技术人员1146人,其中:执业医师365人,执业助理医师237人,注册护士285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个,卫生技术人员43人;妇幼保健机构1个,执业医师和助理执业医师24人,注册护士6人。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的乡镇52个,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39.46万人,参合率达84.57%。

广播电视事业继续发展。全市拥有电视台1座,卫星地面接收设施56902个。电视人口覆盖率95.0%,广播覆盖率85.0%。全市有线电视用户62488户,增加4321户。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2007年 ,围绕“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为主题的全民健身活动在全市广泛开展。万源体育坚持因地制宜、地方特色组织开展篮球、足球、乒乓球、门球、登山、拔河、腰鼓、漂流、围棋、橡棋、钓鱼、信鸽等体育比赛,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了全民健身的意识,增强了市民的凝聚力,体育锻炼成为“科学、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九、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城市化进程加快。顺利完成了城市战略发展规划编制和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进一步优化了城市功能定位和空间布局,市政重点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全年共完成城建投资2.6亿元。全市城镇化率为24.9%,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城市载体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年末城市道路面积8万平方米。全年新安装路灯500盏。年末城市公共交通运营车辆6标台,运营线路网长度15公里。全年自来水供水总量1011万立方米,供水普及率99.0%。年末液化石油气用气普及率达到52.3%。年末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3平方公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