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市珙县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0-03-16 宜宾市珙县统计局

十四、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生态建设进一步加强。2006年末,全县自然保护区已达5个,面积120公顷,占全县土地面积的1%。

环境保护取得积极成效。全年用于环境污染治理投入的资金2664万元,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控制,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3500吨,比上年增加900吨;工业废水排放量达标率97.6%,比上年提高1.4%,工业烟尘排放量达标率92.1%,比上年下降1%。 全年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50%。出境断面水质达到国家三类水域标准。巡场城区噪声平均等效升级小于55分贝,达到规定标准。

城市绿化建设全面推进。全年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90公顷,其中公共绿地40 公顷。年内建成巡场河大型公共绿地。全年新建居住区绿地1.2公顷。至年末,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13.4%,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3.3平方米。林业建设平稳发展,年内新增造林面积 40公顷,林木覆盖率达43.68%。

安全生产事故件数有所下降,伤亡人数有所增加。全年本县各类安全生产事故件数170件,比上年减少11%;伤亡人数287人,比上年增长24%;直接经济损失86.85万元,比上年增长7.5%。其中,工矿企业安全生产事故10件,死亡12 人,比上年增长33.33%,直接财产损失48万元;道路交通事故160起,造成 15人死亡,比上年下降11.76%,260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 38.85万元。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一是农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的难度加大。农业产业化进程不快,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不高,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还没建立;二是经济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主要表现为产业结构不够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投资与消费比例不够协调,服务业比重偏低,工业产品附加值偏低;三是调整产业结构、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任务依然艰巨;四是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依然尖锐,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得到根本改变,资源环境压力较大,如期完成“十一五”期间节能减排指标和保护生态环境,任务相当艰巨;五是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因素依然存在,社会发展仍然滞后于经济发展,人民群众对环境污染治理、稳定物价、看病就医、道路交通、教育收费等方面还有不满意的地方,部分城乡居民生活比较困难。

注: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人口数为公安部门统计的户籍人口数;

3、本文使用的增长速度,除“生产总值”和一、二、三产业“增加值”按可比价计算外,其余均按现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