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市长宁县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0-03-16 宜宾市长宁县统计局

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电视综合覆盖率稳步提高,有线电视进村入户工作有序推进,高清数字网络电视节目覆盖全县。年末全县共有有线和无线广播电视台18个。转播和自办电视节目34套,有线电视用户数达20100户。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98.0%。

档案工作稳步推进。年末全县拥有综合档案馆1个,269个行政村全部建立和完善了档案管理,年末全县省三级达标单位13个全部验收合格。实藏档案资料37533件,其中向社会开放档案9225件。

卫生事业不断进步。公共卫生两大体系建设继续加快。县、乡(镇)、村三级防保网络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不断完善,新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强力推进。年末全县拥有卫生机构140个,其中医院24个,床位636床。卫生技术人员592人,其中执业医生336人(不含个体),县级疾病防控机构1个、卫生技术人员26人。妇幼保健机构1个,卫生技术人员16人。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2007年全县共参加市级以上的体育项目 15次,其中国家级残运会1次,获得金牌1枚。参加省级运动会比赛3次,获金牌4枚。参加市级运动会11次获金牌6枚,银铜牌12枚。举办县以上运动会 20次,参加全民健身经常性体育锻炼的人数约10万人次,其中小学生5.0万人次。

十、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力度加大,节能降耗成效显著。2007年全县环保工作紧紧围绕建设生态旅游经济强县的目标,狠抓育江河流域的水污染治理、县城生态屏障和旅游公路绿化风貌整治以及对全县工业污染跟踪监测和排放控制,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全年完成环境污染限期治理项目2个,投资总额1697万元。城区污水处理率达69%,比上年上升1个百分点,县城垃圾处理率达100%,工业烟尘排放达标率达到98.3%。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同比下降6.3%。环境监测控制力度进一步加强。环境监测机构1个,监测人员11人。

十一、人  口

2007年末全县公安户籍总人口43.8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8.80万人,非农业人口5.04万人。经市统计局审核认定,全县现有常住人口33.9万人。按居住地划分:城镇居民9.62万人,其中县城4.85万人,农村居住人口24.27万人。核定全县城镇化率28.4%。全县当年出生人数4440人,出生率为10.1‰。死亡人数3016人,死亡率7.0‰。人口自然增长率3.1‰,人口自增率持续低位运行。

十二、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加,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581元,比上年增加1281元,增长15.44%。其中工薪收入6837元,比上年增加1632元,增长31.35%。人均消费性支出7300元,比上年增加1003元,增长16.28%。其中:食品消费支出3103元,比上年增加291元,增长10.37%,食品消费占消费支出比重42.5%,比上年下降2.1个百分点。

农民收入继续增加。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287元,比上年净增607元,增长16.52%。从收入构成上看,工资性收入1361元,比上年增加190元,增长16.23%;家庭经营性收入2563元,比上年增加336元,增长1511%;财产转移性收入361元,比上年增加91元,增长33.88%。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768元,比上年增加326元,增长13.35%。其中:食品消费支出1671元,增加90元,增长5.71%。食品消费占消费支出比重59.9%。

年末全县城乡从业人员26.74万人,增长0.7%。其中城镇单位从业人员23344人,增长4.99%。全县年末在岗职工人数23244人,其中国有经济单位9516人,下降1.99%;集体单位1146人,下降19.92%;其它经济单位12582人,增长14.06%。在岗职工期末平均工资16769元,增长16.11%。全县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855人,登记失业率3.3%。

社区建设和福利保障快速推进。年末全县纳入城市低保人员7009人,城市低保资金支出758.3万元,纳入农村低保人数9631人,农村低保资金支出272.1万元。五保户救助人数2602人,支出资金366万元。年末敬老院18个,收养人员898人。优抚人数2823人,传统救助人数276人。

社会保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全年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5781人,其中离退休职工3837人,征缴养老保险费4196万元,征缴率98%。发放养老保险基金3151万元,养老基金社会化发放率100%。参加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2518人。征收失业保险金193.37万元,失业保险金征缴率达93%。支付下岗职工失业保险金129.1万元。参加医疗保险人数21202人,征收医疗保险基金1371万元。医疗保险资金覆盖率为100%。支付医疗保险赔付金1160万元。参加新农合人数312334人,征收新农合医疗基金1539.1万元,其中农民征收312.33万元、上级补助1226.3万元,支付医疗支出907.66万元,新农合参合率80.78%。

注:1、公报中各项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据,正式数据以上级审核反馈数据为准。

2、公报中生产总值及产值指标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