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市隆昌县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名称 2007年度 比2006年±% 原煤(万吨) 350 37.8 纱(吨) 28310 16.5 白酒(吨) 2716 7.9 生丝(吨) 860 13.1 合成氨(吨) 70812 16.4 水泥(万吨) 40.5 20.4 日用玻璃 (万吨) 510 2.1 成品钢材(吨) 50150 2.2 工业经济效益显著提高。规模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47.9%,比上年高22.6个百分点;总资产贡献率30.32%,比上年高3.25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13.2万元/人,比上年高3.6万元/人;每万元产值综合能耗0.86吨标准煤;产品销售收入77.96亿元,增长40.4%;利润总额39441万元,增长43.2%;全部工业入库税金13129万元;利税总额70380万元,增长36.2%;亏损企业亏损额由上年的284万元下降到2007年的239万元,下降16.0%。 建筑业生产健康发展。全县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21个,期末从业人员达到16606人。全年实现产值8.95亿元,增加值3.72亿元,增长3.9%。实现利润总额5462万元,同比增长89.9%。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15.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0.2%,房屋建筑竣工面积9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0.8%。建筑企业自有机械设备3312台,机械总功率34647千瓦/时。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招商引资 固定资产投资稳步推进。全县共实施项目134个,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0089万元,同比增长24.0%。其中:12个市属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7亿元, 69个县属重点项目完成投资8.11亿元。从投资类型分析:基本建设完成投资37940万元,同比下降22.0%;更新改造完成投资69024万元,同比增长57.0%;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22016万元,同比增长6.1%;农户投资31109万元,同比增长83.3%。 重点围绕“工贸强县”战略,突出抓了聚壑石油液化气、鑫龙纺织纺纱生产线瑞丰农牧公司技改等73个工业项目,实现工业技改投入69024万元,同比增长57.0%;围绕新农村建设突出抓了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建设、金土地工程、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等13个农业项目,实现农业投资16126万元,同比增长39.1%;围绕“旅游新县”突出抓了南、北关石牌坊改造等5个旅游项目,实现旅游投资7080万元;围绕城镇化突出抓了南关2、4号安置房、隆昌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廉租房建设、垃圾处理场等8个城建项目,实现城建投资52362万元,同比增长19.3%。围绕“五年攻坚战”突出抓了付界路二期工程、通村公路标美路等交通建设项目,完成交通建设投资5928万元。 招商引资稳步推进。2007年,招商引资实际到位域外资金9.58亿元,同比增长52.8%,其中工业生产性项目实际到位资金7.5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0.7%。 五、交通建设和邮电通讯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全年完成投资5928万元,建成了“通乡公路”付界路二期改造工程(付家桥至云顶寨)9兣,新改建通村公路125.39公里,新建成公路桥梁5座,乡镇客运站3个,码头3个,修复油路罩面24885m2、修复坑槽9810m2、油路表处7780m2、清理坍方3732m2,翻修涵洞21座,实现省道好路率84.9%,综合值86.4,县道好路率73.4%,综合值75.9。 运输业健康发展,营运市场进一步规范。全县有6家运输企业评为A级、1家评为B级企业;全县新设标志标牌104套,刷标线25公里、设防撞墩1264个,示警桩580个;航务部门更换3艘玻璃钢游船,在古宇湖浅滩设置了禁航标志5处;客运企业更新客运车辆40辆,查处各类违章车辆210台。全年完成公里客运周转量47451万人公里,增长16.0%,公里货运周转量20322万吨公里,增长17.7%。 邮电通讯持续、快速发展。2007年末,全县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6423万元,完成邮电主营业务收入15509万元,增长12.2%。2007年末本地固定电话用户达到121490户,增长1.5%,其中住宅电话91949户,增长2.6%,电话普及率达到32.7%;年末移动电话用户150707户,增长37.7%,普及率达53.6%;国际互联网用户17704户,增长6.6%。 六、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城乡消费品市场日趋活跃。“万村千乡”工程成效显著,已建成66个村级“农家店”建设,有效地拓展了农村流通网点。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0397元,同比增长17.9%。其中,县的零售额86651万元,增长15.9%,县以下的零售额133746万元,增长19.2 %。按行业分组;批发和零售贸易业166416万元,增长18.0%,住宿和餐饮业49542万元,增长17.8%,其他零售额4403万元,增长17.8%;从经济类型分析,国有经济6246万元,增长16.3%,私营及个体经济194657万元,增长18.1%,股份制及其他经济14481万元,增长16.5%。 对外贸易稳定增长。全年实现外贸出口创汇2074万美元,同比增长30.4%,全年新增获权企业7户,新增出口实绩企业5户,实际利用外资342万美元,外派劳务716人。 七、财政、金融 2007年,全县财政总收入完成42157万元,同比增长42.2%;实现地方财政收入(含基金收入)22418万元,同比增长66.4%;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2446万元,同比增长27.4%;各项税收8793万元,同比增长28.3%。全县财政总支出86873万元,同比增长56.1%,一般预算支出75733万元,同比增长46.5%。 金融运行平稳。金融机构实现各项存款余额604847万元,比年初增长9.2%,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99765万元,比年初增长5.9%;实现各项贷款余额198643万元,剔除剥离因素,比年初增长8.8%。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全县共组织实施县以上各类重大科技计划项目32项,其中结转项目10项,新上项目22项;星火计划10项,科技成果推广计划5项,新产品试制鉴定计划6项,科技攻关项目11项,成功对接外智项目10响。其中,“水禽无公害生产技术集成、推广与产业化开发”项目已正式启动;全县共申请国家专利31件,实施专利项目13项,实现产值2亿元。 正式启动“双高普九”工作和义务教育示范县创建工程。全县有各级各类学校(不含幼儿园)168所,在校学生80635人,教职工5272人,其中专任教师4768人。有小学129所,招生7065人,在校学生 46559人,专任教师2480人,7—12岁正常儿童入学率达100 %,小学辍学率0.002%;全县有普通中学39所,招生12408人,在校学生34076人,专人教师2288人,13-15周岁正常少年入学率98.0%,初中升学率达79.3%,初中辍学率0.89 %;高中升学率为53.4%;小学毕业率为100%,初中毕业率为99.73%。15周岁人口初等教育完成率为99.87%;17周岁人口初级中学教育完成率为94.95%。15周岁人口文盲率为0.02%;重点上线299人,本科以上上线1837人。为69750名中小学生免除学杂费,为9070名贫困生提供了免费教科书,为4435名贫困寄宿生补助了生活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