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市苍溪县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2年1月25日) 2001年,我县遭受了42年来罕见的特大旱灾和长时期阴雨灾害,给全县人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了惨重的损失。面对严重的灾情,全县人民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团结一心,奋力抗灾自救,把灾害损失降到了最低限度,确保了社会稳定。但是灾害对我县整个经济的负面影响是巨大的,我县属山区农业县,工业和第三产业基础还脆弱,农村经济损失大,致使全县经济总量下降,农民收入减少。 一、综合 据初步统计,2001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14.07亿元,按2000年不变价计算,比上年下降13.4%,其中,完成第一产业增加值7.28亿元,下降24.9%;第二产业增加值2.13亿元,下降1.4%;第三产业增加值4.66亿元,增长6.4%。国民经济各产业结构比例为:第一产业占51.8%,比上年下降8.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占15.1%;比上年下降1.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33.1%,比上年上升6.5个百分点。劳动就业工作继续加强。年末,全县就业人员32709 人,其中:城镇单位从业人员23098人。再就业工作得以加强,有2100名企业下岗职工实现了再就业。劳动力市场建设取得了新的进展,全年为1600名失业人员提供了职业指导服务,指导安置城镇失业人员就业1090人。劳务输出人数明显增加。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得到了巩固和完善。全县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达12700人,比上年增加1046人;参保离退休人员总数为4410人,增加289人。失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的人数成倍增加。全县有16340人参加了失业保险,有5100人享受了不同期限的失业保险待遇,比上年增加1200人,支付失业保险金748万元,失业保险金支付率达100%,失业人员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在全县范围内全面实施,有25000人参加了医疗保险,有4337名职工获得医疗保险待遇,支付医疗保险费780万元。工伤、生育保险稳步发展。全县有5500人参加了工伤、生育保险。机关事业单位和职工养老保险覆盖面均达到100%;养老保险金征集量比上年增长16%;养老金支付率为100%。 二、农业 2001年,风灾、冻害、干旱、水涝等多种自然灾害,给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带来了极大困难,特别是持续四个月的特大旱灾,造成农业上的损失是巨大的。面对灾害,全县干部群众积极抗灾,努力发展生产,千方百计增加收入,农业发展基础得以保护。据初步统计,实现农业增加值7.28亿元,比上年下降24.9%。全年粮食产量17.5万吨,比上年下降52.2%;其中,小春粮食产量8.49万吨,下降9.2%;大春粮食产量9.01万吨,下降67.0%。主要经济作物中,油料产量1.38万吨,下降35.4%;烟叶产量65吨,下降73.4%;甘蔗产量270吨,下降61.9%;麻类产量18吨,下降80.7%;水果产量8.50万吨,下降22.7%。蔬菜产值达到12474万元,比上年增长24.7%。畜牧业和渔业平稳发展。全年肉类总产量6.38万吨,比上年下降11.6%;出栏生猪79.4万头,下降12.3%;出栏肉牛28.1 万头,下降9.9%;出栏肉羊4.9万只,下降15.8%;兔毛产量1150吨,增长4.55%;禽蛋产量0.93万吨,下降30.8%;蚕茧产量1303吨,增长1.0%。水产品产量3000吨,下降1.6%。造林绿化事业继续发展,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全县完成造林面积1667公顷;完成零星植树120万株;工程造林2667公顷;育苗155公顷;新封山育林576公顷;退耕还林458公顷;森林覆盖率提高1.5个百分点;森林病虫害防治率达到65%,杜绝了森林火灾。农业基础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以清淤、治漏、配套为重点,狠抓以治水为核心的农业基础建设。全县完成新修微型水利1100口,水库11座,完成渠水配套3万米,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1平方公里,新增蓄水能力150万立方米,新增有效灌面0.9万亩,工程汛末蓄水0.97亿立方米,解决了5500人饮水困难。年末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5.63 万千瓦,增长2.8%;农用拖拉机2030台,增长23.0%;农用载重汽车161台; 化肥施用量(折纯量)2.87万吨, 增长0.7%;农村用电量4176万千瓦小时。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01年我县工业企业继续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基础,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把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为重点,狠抓改制企业启动生产,使工业企业逐步走出低谷。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8753万元,比上年下降12.1%;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3245万元,比上年增长53.6%;完成产品销售收入11862万元,增长72.1%;实现利润64万元,资产负债率59%,比上年下降10个百分点;实现劳动生产率16858元/人,增长46.1%。 建筑业生产稳定增长 。全社会完成建筑业增加值12566万元,比上年增长7.8%。完成房屋建筑施工面积69.9万平方米,竣工面积46.78万平方米。建筑业亏损企业个数1个,比上年减少3个。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力度继续加大,投资环境进一步改善,多元化的投资格局逐步形成,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住宅投资速度加快。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54887万元,比上年增长14.2%。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2486万元,增长2.5倍;其他投资3515万元,增长74.1%。城乡居民个人投资22901万元,增长20.4%。在城镇单位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中,全年施工项目74个,其中,新开工项目44个。在新开工项目中,基本建设46个,更新改造9个,房地产开发3个。全年完成投产项目26个。新增固定资产14420万元。通过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新增的主要生产能力有:完成了6.5千米的天然气管道辅筑工程;开通了ADSL宽带网;完成了农网改造“一期工程”和县城电网改造工程;完成了五龙、东溪35KV输变电工程;完成了两河至龙王35KV、陵江至歧坪110KV和苍溪至元坝段17KM线路工程;完成改建县级公路102公里,乡级公路285公里;完成了新铺油路9公里,新建乡道或沥青路36公里;新改建村级公路808公里;辅设街道沥青砼路面5万多平方米;硬化街道7千多平方米;新建沼气池10060口。 五、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 交通运输业和邮电、通信业继续稳定增长。全年完成交通和邮电通信业增加值6173万元,比上年增长8.1%。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得到改善,运输业平稳发展。全年全社会公路货运量181万吨,比上年增长1.7%;货运周转量13400万吨公里,增长7.2%;公路客运量350万人,增长3.2%;客运周转量15100万人公里,增长2.7%。国、省好路率达到83%,综合值85;县道好路率达到75%,综合值76 。完成水运货运量12万吨 ,增长9.1%;水运货运周转量1520万吨公里,增长4.8%;水运客运量7.5万人,增长4.2%;水运客运周转量317万人公里,增长3.9%。邮电通信事业继续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收入4840万元,比上年增长12.6%,新增电话交换机总容量7744门,增长18.6%。城乡电话普及率大大提高,全县拥有电话39431部,比上年净增 加10030部,其中:城镇电话15841部,净增加1308部;农村电话23590部,净增加8722部。县城每百人拥有电话31.7部,农村每百人拥有电话3.3部。735个行政村,90%的组已通电话。拥有移动电话18700部,净增加11751部,增长69.1%。已有372户注册了国际互联网。无线寻呼业有一定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