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东县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3-15 乐东县统计局

市场物价上涨较快。2007年,居民消费品格价总水平上涨3.5%,商品零售价格上张3.2%。

六、交通运输、邮电通讯业

交通运输稳定增长。全县交通运输货运、客运周转量有不同程度增长。2007年,公路货运周转量37921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9%,公路客运周转量35135/万人公里,增长10%。

邮电业务持续增长。2007年,全县邮电业务总量10555万元,比上年增长11.1%。其中,邮政业务量1725万元,增长16.9%,电信业务量8830万元,增长10%,年末全县固定电话用户52793户,比上年增长3.7%。其中,市内电话用户8485户,增长9.6%,农村电话用户44308户,增长2.7%,每百人拥有固定电话11部,固定电话普及率43.3%,年末全县移动电话用户51000部,移动电话普及率41.8%,已通电话的行政村100%。

七、金融和保险业

金融环境明显改善,信贷持续稳定增长。2007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46510万元,比上年末增长15.7%。其中,企事业单位存款余额55496万元,增长18.2%;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81683万元,增长14.4%,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72852万元,比上年末增长2.1%。其中,短期贷款余额41069万元,增长1.1%;中长期贷款余额31783万元,增长3.5%。

保险业务不断扩大。2007年,实现保费收入1386万元,比上年增长8.3 %。其中,财产保险收入466万元,比上年增长22.6 %,人寿保险收入920万元,增长2.2%。全年各项赔付201万元,下降12.6%。其中,财产保险赔付160万元,下降11.1%,人寿保险赔付41万元,下降18%。

八、人民生活

城乡居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人民群众共享经济发展成果。我县坚持以人为本,更加关注民生,在加快发展经济同时,积极扩大城镇就业,加大支农惠农力度,完善城乡低保制度,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2007年,全县单位从业人员人均年劳动报酬16314元,比上年增长24.3%。在岗职工人均年工资16908元,增长25.2%;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992元,增长19.8%;农民人均年纯收入3254元,增长15.7%。居民消费结构优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19.21平方米,与上年基本持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25.9平方米,增长3.1平方米。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持续发展。2007年,全县普通高中在校学生9723人,比上年增长4.5%;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117人,下降42.4%;全县初中在校学生30210人,增长1.7%,适龄少年入学率94.6%,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全县小学在校学生65990人,下降8.3%,适龄儿童入学率99.8%。全县幼儿在园人数3928人,增长32.4%。高考招生大专以上录取人数2403人,增长15.6%。

科学技术事业稳定发展。2007年,全县推广新技术、新成果17项,开发和应用新产品15个,切实抓好科技下乡63次,举办实用技术培训63期,培训农民骨干16300人次,设立实用技术培训服务点13个,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服务“110”指挥中心,及时为农民解决农业生产存在问题。

十、文化、体育和卫生事业

文化建设不断加快,文化产业持续发展。2007年,全县有歌舞团1个,文艺队4支,文化馆1个,文化站11个,文化室184间,图书馆1个,图书室184间,电影院1间,电影队7个,档案馆1个,档案室160间。县歌舞团获“全国文化先进集体”称号,县文化馆获 “服务基层服务农村先进单位”称号,县电影公司获“农村电影放映先进集体”,县文体局获“全国群众体育先进集体”和“全国国民体质检测先进单位”称号。

广播电视事业不断发展。2007年,全县有广播电视台2座,卫星电视地面接收站45座,镇广播文化站11个,广播覆盖率98%,电视覆盖率达95.6%,全县有线电视用户34000户。

体育事业取得新成绩。2007年,全县参加全国、全省体育运动会有61人,获全国比赛金牌2枚,银牌1枚;获全省比赛金牌14枚,银牌7枚,铜牌6枚。

医疗卫生事业有新的进展,公共卫生体系不断完善。2007年末,全县有卫生机构22个(含镇卫生院),病床位746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735人,其中,执业医师230人,执业助理医师84人,注册护士253人,影像技师36人,检验技师39人,其他卫生技术人员78人。农民就医条件日益改善,农村医疗参合人数达31.19万人,参合率达83.9%。全县农村改水(自来水)受益人口达144500人,受益率达39%,农村改厕达38167户,占农村总户数的46%。

十一、人口、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

人口再生产步入良性轨道,人口控制取得较好成效。2007年,全县户籍人口为501782人,比上年增加8534人,根据人口抽查、公安局和人口与计划生育局年报综合评估,全县人口出生率为13.04‰,人口死亡率为4.4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8.56‰。

劳动就业规模继续扩大,就业工作取得新的成绩。2007年末,全县就业人员237094人,比上年增长1.5%。全县在岗职工人数16120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210人,比上年增长33.8%,城镇登记失业率3.28%。

社会保障事业不断发展,社会救济体系逐步完善。2007年,全县共有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不含离退休人员)15688人,比上年增长2%,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含离退休人员)15361人,增长1%。城镇各种社会服务设施20个,建立起覆盖全县农村低保对象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年底全县农村低保人数达13722人,比上年增加4050人,增长41.9%。

十二、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生态环境保护进一步加强,文明生态村建设取得新进展。2007年,全县造林面积17134亩,其中人工造林面积16237亩,更新造林面积897亩,森林覆盖率达62.8%,尖峰岭被列为国家级森林公园。年末,全县共有自然保护区3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省级和县级自然保护区各1个。自然保护区面积14222公顷,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5714公顷、省级自然保护区面积8327公顷、县级自然保护区面积181公顷。

安全生产取得一定成效。2007年,全县发生各类伤亡事故57起,比上年下降19%。死亡(失踪)19人,比上年上升36%;其中,交通道路发生事故54起,死亡17人;城乡火灾事故6起,死亡0人:其他行业事故3起,死亡2人。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爆器材、水上交通和渔业生产等行业均未发生安全伤亡事故。

注:1、本公报数为初步统计数。

2、全县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和产值均不含农垦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