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东县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5年是“十五”计划发展目标的最后一年。在这一年里,乐东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各族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观统领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始终抓住“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乐东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这一发展经济思路,团结拼博,扎实工作,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战胜了持续干旱和“达维”强台风等重大自然灾害,大力发展高效农业,不断提高经济效益,保持经济平稳持续增长,城乡居民生活继续改善,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 一、综合 经济保持平稳持续增长。初步核算,2005年全县生产总值(GDP)211399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6%,增幅提高4个百分点,经济总量首次突破20亿关,人均生产总值4770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4%。 产业结构调整成效较好。2005年全县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132382万元,比上年增长8.8%,按同口径计算,占生产总值比重由2000年的67.8%下降至62.6%;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14143万元,增长12.4%,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由8.5%下降至6.7%;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64874万元,增长7.2%,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00年的23.8%上升至30.7%。一、二、三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率是:第一产业贡献率为65%,拉动经济增长5.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贡献率为9.2%,拉动经济增长0.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贡献率为25.8%,拉动经济增长2.2%个百分点。 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仍然较低,特别是香蕉和瓜菜生产,经不起台风和洪水的袭击,产业和经济结构还不够合理;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企业所占比重和经济效益仍然很低,部分工业企业经营面临较大困难;第三产业发展仍然滞后,带税产业基础薄弱,税收财源不够稳定,地财收入总量较小,城乡居民收入仍然偏低,社会就业压力较大。 二、农业 农业生产平稳发展,农业经济持续增长。2005年全县农业增加值132382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8%。“十五”期间平均每年增长8.4%。农业内部结构得到进一步调整,热带绿色、高效、无公害农业越来越为社会所公认。水果特别是香蕉、芒果、荔枝、龙眼、禽畜产品、水产品、瓜菜等农业持续增长,粮食、橡胶等产品产量因受干旱和“达维”强台风等重大自然灾害的影响而出现减产。 农、林、牧、渔业中除林业下降外,农、牧、渔业都持续增长。种植业增加值88721万元,产值140985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分别增长15.7%和16.6%;林业增加值5633万元,产值8667万元,分别下降35.9%和35.6%;牧业增加值18129万元,31257万元,分别增长8.4%和12.6%;渔业增加值18873万元,产值29404万元,分别增长0.5%和2%;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1025万元,产值2150万元,分别增长5.9%和3.3%。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2005年全县农村用电量1613万千瓦,比上年增长3.6%,化肥施用量(折纯)29969吨,增长7.7%;农田水利有效灌溉面积205502亩,增长1.5%,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208536千瓦,增长7.5%,其中排灌排灌溉机械动力102382千瓦,增长19.1%,大中型拖拉机208台,增长10.6%,小型拖拉机2731台,增长48.6%,农用载重汽车1754辆,增长23.7%。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由下降转为增长。2005年,全县工业增加值5419万元,总产值17604万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6%和17.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874万元,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1545万元,分别增长21.3%和4.6%,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有增有减。原盐产量118486吨,比上年增加64986吨,增长121.5%;产值3922万元,增长159%;食糖产量1626吨,下降40.5%;发电量4853万度,下降22.5%;供电量12147万度,增长18.3%;自来水257万吨,增长1.6%;腰果仁、花岗石荒料、黄金等均下降100%。 建筑业持续增长。2005年,全县建筑业增加值完成8724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1%。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2005年,全县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36908万元,比上年增长4.7%,其中,基本建设投资16585万元,增长21.6%,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44.9%,农村集体和城镇个人投资20323万元,下降0.9%。按三次产业投资分类: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2179万元,下降4%;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1883万元,下降12.2%;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2846万元,增长42.4%。 城镇建设继续发展,基础设施不断加强。2005年,我县继续实施九所新区基础设施建设,以九所新区为龙头小城镇建设不断推进,完成农村电网建造,县城至番阳、县城至保国、县城至江边等公路改造,县小学、黄流中心小学、佛罗中学、冲坡中学、黄流中学等教学楼、学生宿舍楼、科学馆,以及县水务局特大防讯抗旱工程、望楼河工程、灌区改造配套工程、饮水工程,共投资16585万元。 五、国内贸易和市场物价 城乡市场保持活跃,消费品购销两旺。2005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5599万元,比上年增长13.4%,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7593万元,增长15.7%,农村消费品零售额28006万元,增长11.3%。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42559万元,增长12.8%,餐饮业零售额12149万元,增长15.7%,其他行业零售额891万元,增长10.1%。 市场物价平稳运行,价格指数稳中有升。2005年,全县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3.8,比上年上升0.3,总水平上涨3.8%。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为103.2,比上年上升0.4,上涨3.2%。 六、交通、邮电业 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持续增长。2005年,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增加值完成9767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9%。 交通运输生产持续发展。据不完全统计,2005年我县货运量518万吨,货运周转量33201万吨/公里,比上年分别增长4.8%和5%;客运量549万人,客运周转量30455万人公里,比上年分别增长4.4%和4.6%。 邮电通信业务总量较快增长。据初步统计,2005年邮电业务总量8576万元,比上年增长12%,其中,邮政业务量1286万元,增长20.9%;电信业务量7281万元,增长10.2%。年末全县固定电话用户42897户,比上年增长3.2%,其中,市内电话用户7498户,比上年下降1.1%;农村电话用户35399户,增长4.1%。每百人拥有固定电话9.2部,比上年增长3.4%。年末行政村固定电话通话率达60.9%。移动电话用户23000户,每百人拥有移动电话5.4部,全县小灵通10373户,增长13%。 |